每天有规律地静坐冥想,会达到舒畅的境界吗?

欢乐调调


每天有规律地静坐冥想,会达到舒畅的境界吗?实话说本人未理解所说的是何状态,但与冥想相关的有几种情况。一是瑜伽功所指的冥想,闭目养神,以求通络血液。

二是道家所言的练功方法,庄子在《大宗师》、《人世间》分别提到过两种至高境界,一为坐忘,二为心斋。两种境界都是摒除杂念,使心境虚静纯一,而明大道。

三是佛家也讲清修,而宁静致远为中国文化共识,并由此生发的气功功法,也是入静练气,导引奇经八脉运行。

这样看,按照题主所言,每天能坚持有规律地静坐冥想,心无杂念,一定会对身体有好处,至于能到什么境界,应全凭个人造化。


手机用户山丁子


修习禅定有一个前提就是注意力必须高度集中。很多人注意力是“散”的,像闪光弹一照一大片,集中不到一个点。有些人的注意力保持不住,像猴子一样,刚安顿下来,很快又跑掉了。



修习禅定有三种主要途径:(1)把自己内心作为观照对象,集中心念以达到禅定;(2)把身心活动作为观照对象,关注内心活动以消除妄念;(3)把外部事物作为观照对象,通过扩大心量消融自心和外部世界的界限。



第一种途径就是一般人常说的入定或入静,修得好可以产生真气即三昧真火,是强身健体非常猛利的方法,更是修炼内丹不可或缺的杠杆,人们常说的老僧入定就是指第一种途径而言。第二种途径就是严密关注自己每一个身心活动,是非常霸道的修心途径,修得好可以看穿生死证入涅槃,前提是修行者必须对自己绝对真诚,不论看见内心何种真相都不粉饰不逃避,反而穷追猛打、探究到底直至彻底看穿看空看破,从而消融内心所有妄念。第三种途径就是冥想,修得好可以提升种姓并达到开悟,但前提是内心必须高度专注而且比较纯净,心无旁骛,一步一步稳扎稳打,不贪多求快。



我修习禅定主要是通过第二种和第三种途径。第一种途径对内心专注的要求最苛刻,如南传佛教的“四禅八定”,否则无法入定。网友罗曼瑜伽的修定经历属于这一种,有兴趣读者可阅读他的讲述。第二种途径就是佛法中“四念处”所讲的观心无常、观法无我。

想了解更多瑜伽资讯,关注【罗曼瑜伽】


罗曼瑜伽


现代科学研究,冥想的确可以改变大脑结构。增加灰白质,让人更快乐。

哈佛大学最新研究,在麻省医院的哈佛研究团队,在最近的一项研究表示 ”冥想”八个星期以後,参加实验的人 ,脑的结构都产生了变化。这是第一次科学家研究实验,证明冥想可以导致大脑结构的变化,此项结果让一些有经验的神经学家都觉得非常的惊讶。

研究者利用的MRI,记录了医学史上第一次, 冥想如何造成脑部灰白质极大的变化: 此研究有16名参与者,在两周前及冥想八个星期以後,研究人员对他们大脑进行扫描然後分析, 同一个时间有一组没有参加冥想(对照组)他们的大脑结构也在同一个时期被扫描。

研究者发现这8星期的冥想已经发现海马体的灰白质密度增加了,海马体被认为是主管”学习及记忆”的重要部位,是人的自我意识,同情心和自我省思有相关的大脑结构。

八个星期以後,打坐的人都报告压力减轻了,研究人员也发现他们的”杏仁核” 灰白质减少 ,杏仁核被认为是一种产生焦虑感和压力的脑组织结构, 而没有参加冥想的人,并没有发现有任何脑组织改变。

此次的研究 是由 麻省总医院,精神科神经影像学家Sara Lazer 领军,

她说: “ 虽然冥想被以为 是一种放松身体的运动, 但是冥想者早就表示冥想还有其他”认知”及”心理上”的好处。我们的研究也证明当人们花时间放松冥想,不只心里感觉更好,而且大脑的结构都有实质性的变化”。


解离未知


会的。我不说大道理只谈一点自己的感受。冥想和道家的养生内丹或佛教的禅定其实道理都相通,甚至道家的养生功法比冥想还要好,只是外来的普遍受推崇,瑜伽功利化太重,在国内瑜伽基本脱离了他的核心,沦为挣钱的工具。瑜伽教练只会教体式,而对于冥想基本弃之不顾。要知道一切的体式训练,调身,调吸,都是为能够进入冥想而做的准备工作。而只有进入了冥想之中的静定状态,才能修复身体,气血通畅。从根本上强化身体细胞能量,让身体健康,少生病或至不生病。

至于禅定的喜悦,一定会有。但刚开始指定没有,刚开始静坐只有痛苦,没有喜悦。看你能否坚持下来吧,让他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想坐稳,心得稳,想心稳,身得稳。身要想稳,腰腿不能痛,想要不痛就得慢慢来练,练到双盘一小时身体不痛了,这样心才能稳,才会经常生起喜悦。人不能静主要是心乱,要降服其心,必先降服其身。

一般入初禅生喜悦,忘了时间和空间,离欲界,离生喜乐。


福军25


静坐冥想是会有一个很舒服的一个感受。我们不能说它是一个境界。因为在禅定当中,很冥想,它是一个很浅层次的。除此之外还有禅定,禅定当中还要分四禅八定。我们如果想达到舒畅的一个感受的话,我们可以练习数呼吸。我们也把它叫做“安般法门”。我们把呼吸放在一吸一呼之间,在呼吸当中有一个止息,我们尽量把这个停止呼吸,这一段拉长。通过不断的练习,就可以达到一种,很殊胜的状态。


杨万宗


禅定的境界有很多层次,你说的喜悦的感觉只是其中的一个阶段。打坐禅修,观呼吸是很好的方法,我也是主要用这个方法。末学修行尚浅,还没有更深的境界。如果方法正确,再精进努力,修为是会逐渐增加的。不过我认为学佛修行还是不要去追求那种禅悦的境界为好,金刚经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楞严经也有对修行过程中会遇到的五十阴魔的描述,所以修行还要以一颗无所得的心来修才好。阿弥陀佛🙏🙏🙏


来去的修行


静坐,入门就会有对应的身体感觉。每个阶段不同。\n刚开始练习,首先练习入静。也就是身心放松。\n身心放松,身体开始出现轻松的感觉。大脑放松,就会有清凉感觉。\n身心放松有感觉了,会出现另一个特殊体验:意识变清醒。\n心理学一直找意识本体,这个体验就是。每个人独一无二。清清楚楚。根本不存在什么神经堆积的东西。意识清醒的体验,直接,没有中间产物。\n意识清醒,杂念会减少,这个时候,就要开始观察。观念非我。不再把想法当自己,看清楚了!这个是内省。\n这个时候,感觉习气在脱落。很多东西不再在意了!豁达了,宽广了,更自由了!


一元心理


每天打坐,是人生乐取,当然自己要有条件,首先要有静室,要有时间,要有爱好打坐的兴趣,最好有一个好老师帮您!打坐其乐无穷,身体会好,精气神充足,要是信佛更好!归依佛门,受戒,您会更加前进,缘份很主要。信佛,念佛,未来作"佛"!


马志坚修表佳佳好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454b000849c7b2c82b6e\

金光布袋戏


喜悦,是发自内心的一种感觉。每天有规律的打坐冥想,变化的绝对不仅是身体,更为主要的是自己的心灵。这种心灵的变化也绝对是积极的阳光的淡泊的。我想禅定喜悦,应该也是让人向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