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神奇布局退敌兵,奇思妙想,别人称赞为东汉“及时雨”

东汉永平十六年,北匈奴大举进犯云中(内蒙古托克托县一带)。当时,廉范任云中太守,手下兵员不多,他仍带兵奋起反抗。

按照规定,如果来犯匈奴兵的人数超过五千,当地长官就得向邻近郡守告急,请求增援。由于这次北匈奴进犯战线拉得很长,攻击面很宽,沿边一带烽火连天,廉范难以确定匈奴攻击重点是否就是云中,怕影响邻郡防务,没有请求增援。

然而,匈奴这次进攻重点正是云中。随着敌兵攻势越来越猛,云中兵力很快难以支撑。

一天夜里,廉范命令军营里所有士兵都点燃火炬。通常火炬都是一头点火,一头手持,廉范发明了“十字火炬”,一头手持,三头点火。他让士兵们分散开来,这样,匈奴兵远远望去,廉范手下士兵一下子增加了两倍。匈奴兵以为对方增援部队已到,十分恐慌,攻势顿时减弱。

天亮时分,匈奴兵开始撒退。廉范趁机发起进攻,匈奴兵没料到汉兵会反击,一时手忙脚乱,争相逃命。在汉兵猛烈追击之下,匈奴兵大败而逃,从此不敢再犯云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