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检时发现肿瘤标记物升高,是不是意味着得癌症了?

MissDing1232506425


在筛查和诊断癌症中,肿瘤标志物检测是一个很好的辅助。

很多肿瘤标志物升高,即使病人并没有什么症状,也能提醒医生高度警惕,有目的地去筛查某种癌症,有利于早期发现。比如甲胎蛋白显著升高,需要重点检查肝脏和胚胎性肿瘤。

可是肿瘤标志物升高,一定是得了癌症吗?

不一定!肿瘤标志物是有假阳性的。

比如癌胚抗原(CEA),是特异性比较高的肿瘤标志物之一,如果两次以上的复查均显著升高,患癌的风险就很大了。

但有几种情况会例外!

比如下图这位中年男子,咳嗽咳痰胸闷,癌胚抗原升高6倍,CT发现左肺阴影,难道是肺癌了?

影像科医生观察到:这个阴影呈树枝状,与血管伴行,符合支气管扩张并粘液栓,结合病人有哮喘病史,最终诊断为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

经对症治疗后病变吸收,癌胚抗原也下降到正常值。

上图这位女士也是相同的疾病,癌胚抗原50(升高10倍),并不是肺癌,经抗真菌和对症治疗后病变吸收,肿瘤标志物也降至正常:






某些炎症性因素会导致肿瘤标志物升高,还有脓胸穿刺也常伴有癌胚抗原显著升高,并不提示肿瘤。

有些癌症,不伴有肿瘤标志物升高

我们在临床中发现,很多确诊的中晚期癌症病人,肿瘤标志物仍然可以正常。

下图这位确诊的肺腺癌病人,肿瘤标志物正常:



简单总结来说,肿瘤标志物升高,不一定是癌症;肿瘤标志物正常,也不能除外癌症。

有读者可能绕晕了,既然这样,化验肿瘤标志物还有什么意义呢?

通常情况下,病理是癌症诊断的金标准。而肿瘤标志物检测是一种辅助手段,可以协助诊断,有时还能指导预后。

比如小细胞肺癌,促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RP)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肿瘤标志物。

小细胞肺癌患者初次治疗时,该肿瘤标志物水平越高(大于913),提示预后越差;而在治疗一周期后,如果该指标显著下降(小于89),则提示该患者治疗效果好,可能有更长的生存期。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同样的小细胞肺癌患者,治疗效果却会差异很大。

最近几年,人们逐渐认识到整体医疗和多学科会诊的重要性,就是希望能更精准地掌握病人整体状态,发挥多学科优势,谋求更高的治疗效果,医学,要讲究整体,不宜单打独斗!

我是影像科豪大夫,谢谢阅读,欢迎关注我!


影像科豪大夫


1. 肿瘤标记物不代表肿瘤

很多朋友都会因为体检之后肿瘤标记物有一项升高而抓狂,在网上查了一下更是吓死了,例如“CA125”提高提示卵巢癌,“NSE”提高说明有小细胞肺癌……

其实在这些肿瘤标记物当中,最靠谱的就是CEA,叫做癌胚抗原。

肿瘤标记物的目的是为了把可能得肿瘤的患者都筛出来,所以它必须要定一个标准值,其实这些肿瘤的标记物不止是肿瘤会分泌,我们人体的细胞也一样会分泌,特别是在感染等情况下,正常细胞分泌的不比肿瘤细胞少,所以当肿瘤标记物高的时候,我们只需要做相应的体检就好,例如您的NSE很高,我们刚刚做完的胸部CT什么事儿都没有,这就说明NSE对您来说,是不够准确的,用它的高低来衡量肿瘤不科学。肿瘤标记物不代表肿瘤,一切还是以照的片子为准。

2. 适当简化肿瘤标记物的检查

对于很多患者我都建议把肿瘤标记物尽量简化,一些并不能很好反映肿瘤的标记物已经逐渐被淘汰。但现阶段,因为肿瘤标记物的检查存在一定的利益,因此大部分体检机构都会以肿瘤标记物更加全面,来吸引很多老百姓选择更昂贵的肿瘤套餐。其实套餐的昂贵很多时候并没有实际的价值,反而会因为查出很多增高的肿瘤标记物,让老百姓陷入紧张的情绪里。

靠谱的肿瘤标记物很多,这里就不一一描述,因为很多肿瘤标记物的使用也会根据每年指南的更新而发生变化。但是各位读者只需要知道,肿瘤标记物并不代表肿瘤,只是提示我们做进一步的检查,如果检查没事,我们不要去过分地在意,注意规律的生活即可。

本文摘录自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肺话》一书,作者为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杨跃教授和王兴医师(狼医生)。

肿瘤学狼医生


不是

肿瘤标记物是指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特殊结构,预示有肿瘤形成,如常见的癌胚抗原,ph染色体等。

但大部分肿瘤标记物不够专一,即它们不仅见于肿瘤患者,也见于良性疾病患者,如癌胚抗原AFP常见于肝癌患者,但也见于良性疾病如肝炎,肝硬化和肠炎,孕妇也可一时性升高。

但也有专一性肿瘤标记物,如ph染色体,即费城染色体,为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的标记染色体。其它的如肿瘤特有的突变基因,包括遗传性乳腺癌的突变的BRCA1和BRCA2,遗传性非息肉病性大肠癌的突变的DNA错配修复基因等。


基因与健康


肿瘤标记物有很多种,一般最常见的就是cea、AFP、ca125、ca199,ca153、ca724,还有前列腺癌的PSA。

体检时候如果肿瘤标记物升高,病人及家属都会非常紧张,都会以为是不是得癌症了!其实不是,一般如果检查的值稍微高于正常值,绝大部分都是炎症引起

像cea正常是0-5,偏高不多的,一般是肝硬化、肝炎、肺气肿、肠道憩室、直肠息肉、结肠炎等

AFP正常值0-25,偏高不多的,一般是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值小于400.

ca125正常值0-25,偏高不多的,一般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卵巢囊肿、胰腺炎、肝炎、肝硬化等。

ca199正常值0-37,偏高不多的,一般是急性胰腺炎、胆囊炎、胆汁淤积性胆管炎、肝炎、肝硬化等。

ca153正常是0-28偏高的,一般肝脏、胃肠道、肺、乳腺、卵巢等非恶性肿瘤性疾病

PSA正常值是0-4,偏高不多的,一般是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炎、肾脏和泌尿生殖系统的疾病

偏高不多的,一般是高于正常值十几、都不要太担心。如果高于正常值有几十、几百的,那患癌的危险性就大大的增高,一般是要结合影像学检查来确诊,如果影像学查出有肿块,边界清晰的,而肿瘤标记物又非常高的,患癌基本都能确诊。


今幸乐乐



发现肿瘤标记物升高,不代表一定得了癌症,肿瘤标记物全部正常,也不代表一定没有癌症。

1.什么是肿瘤标记物?具体种类有很多,但总体也就是两大类,一类是由肿瘤细胞直接产生的特性物质;一类是人体正常细胞应对体内环境变化而生成的特性物质。出现在血、尿、粪便、体液当中,正常人也有,只是水平比较低。所以,一般进肿瘤科检查,首先就会抽血,采集尿和粪便。



2.肿瘤标记物的功能。第一条中已经说明了肿瘤标记物产生的原因了,从其生成机理就不难看出它的作用功能:其一,可以辅助诊断可疑肿瘤,常规体检可能做不到面面俱到,我国的癌症治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就是做不到早发现、早治疗,发病通常都是中晚期,很难治愈,但通过体检筛查肿瘤标记物,对绝大多数癌症患者都是敏感的,标记物超高,可以提示患者引起重视,做进一步详细的检查排查。其二,能为制定肿瘤治疗方案提供参考,确诊的癌症患者肿瘤标记物高,可以反应出癌细胞活动的特性,能为医生制定治疗方案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其三,能反应肿瘤活动性和治疗效果,简单的说,如果肿瘤患者,治疗前标记物高,经过化疗后,标记物显著下降,说明治疗有效果,肿瘤细胞活动性下降,反之则提示化疗药物不敏感,可能需要调整方案。其四,可以检测肿瘤复发和评估预后,肿瘤患者经过根治性手术或化疗后康复出院,在医学上公认的复发危险期两年和定期检测期五年内,需要经常去医院进行检查评估,不可能每个月都做ct核磁等检查,筛查肿瘤标记物就成为最重要和最经常使用的手段。


3.对肿瘤标记物的误读。其一,不能用于健康人群的大规模筛查,肿瘤标记物不是万能的,健康人群也不需要做此类筛查,所以也没有列为常规体检的比要项目。其二,不能涵盖到所有的癌症类型,很多癌症目前还没有找到特异性明显的理想标记物。其三,不能因肿瘤标记物升高而确诊癌症,人体正常细胞在应对炎症等体内环境变化时,也会导致部分标记物升高,甚至是超高,但不代表就得了癌症,等炎症消退就自然下降了,只是如果体检发展标记物升高,加上个体身体有感觉,就应该去医院做进一步的检查,通过超声、CT、活检病理等手段来确诊或排除。其四不能应肿瘤标记物正常而排除癌症,有很多癌症患者标记物是不敏感的,所以如果身体有异常反应或感觉,但标记物正常,还是得通过超声ct等手段来判断。


4.标记物的种类。目前,医学上临床常规使用的标记物有很多种,对应关系也挺复杂,就不一一列举了,有兴趣的可以看下图,对号入座,不能部位的癌症可能对应的敏感肿瘤标记物。


小邱牙医也有大情怀


【 编号WD399】

肿瘤标志物是一个让人担心让人愁的物质,低、正常值以内排除不了癌症,高、不正常,这可咋办呢?是谁都不能平静吧,尤其是体检这些偶然、意外发现异常升高的情况,该如何正确认识、看待呢?


肿瘤标志物敏感性大小不太一样,总体来说很差。消化道肿瘤常用的各种糖类抗原,比如CA125、CA199、CA724敏感性基本就40-50%;浆液性卵巢癌占85%左右,CA125敏感性就要高些;乳腺癌较好的标志物是CA153,敏感性大概也只有60%左右;原发性肝细胞癌标志物甲胎蛋白AFP敏感性有80%以上;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其敏感性可以达到95%左右,但是假阳性率也不少。针对敏感性差,采取以联合检测标志物的措施以提高肿瘤发现率。

肿瘤标志物特异性大多也很差,一种癌症可有多种标志物异常,一种标志物也可能出现在多种癌症中。老牌标志物CEA几乎所有的癌症里都可能升高,再比如CA125吧,在胃癌、食管癌、结直肠癌、胰腺癌、胆囊癌都有可能升高,卵巢癌阳性率也是很高的。肺癌可有NSE、CY211、SCC、CEA、CA199、CA125等等标志物异常。特异性相对较高的就是甲胎蛋白(原发性肝细胞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前列腺癌)。


肿瘤标志物异常升高时存在良性疾病的可能,比如肝炎、胰腺炎、胆道梗阻时甲胎蛋白AFP可能有升高,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时可有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升高,老烟民的CEA可能有些升高,七八十岁的老年人可能存在CA125、CA199这些糖类抗原升高,这些良性疾病肿瘤标志物升高大多是轻度升高,如果明显升高就要小心、警惕了!

体检发现肿瘤标志物升高,判断其相关肿瘤有哪些,其他标志物什么情况,有没有异常症状、体征?需要行相关影像、内镜等进一步检查,以排除问题,2-3个月后再次复查肿瘤标志物,持续地增高、没有降低或正常,我们是必须重视的!

我是 ,感谢您的阅读!如有问题请在评论区!


刘永毅医生


肿瘤标记物是肿瘤在发生和发展的过程中,由肿瘤细胞合成、释放或者机体对肿瘤细胞反应而产生的一类物质。通过对肿瘤标记物的检测,可以早期预警或辅助诊断、分析病程、指导治疗、监测复发或转移、判断预后等。

需要明确指出的是,肿瘤标记物在正常组织及良性病变中也可表达,特别是单项指标水平的升高不代表就是患了癌症,需联合检测多种指标并结合临床相关检查综合判断。





磨影斗士


段医生答疑在线🌟聊聊肿瘤标记物🌟


肿瘤标志物的检测实际是一个很尴尬的存在,既不能诊断肿瘤,也不能排除肿瘤。在很大程度上,它的作用更倾向于反应复发,或仅仅给予提示。

那为什么还要查呢?就是因为患癌是一件耗费巨大(包括财力、人员、精神等)的事情,人人都想早发现、早治疗。

1.首先,先明确肿瘤标志物是什么?

肿瘤标志物人体内的一种生物活性物质,它是由肿瘤细胞或是机体对异常组织做出反应而产生的。 当人体处于感染、某种应激状态(大的创伤、手术等)、大量吸烟、使用某些药物等时,也会产生大量的肿瘤标记物。根据来源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①肿瘤细胞的坏死物质;②机体对肿瘤细胞所造成的反应性物质;③肿瘤细胞的代谢产物;④处于分化紊乱的细胞基因产物。

2.它真的能够作为肿瘤的诊断指标吗?


我们临床中所得到的血清肿瘤标志物虽然在来源上各有不同,但是任何的标志物只能起到指示作用,而不能作为确诊依据。我们在临床检查中会通过某项标志物的升高来确定一下该病人的重点检查方向,然后有针对性做进一步的筛查、诊断和治疗。当然,如果某项标志物不高,我们也不能完全排除该病人就不会有相关性肿瘤的发生,如果确实存在可疑临床症状,我们还得借助其他辅助检查及时加以排除,不能因为肿瘤标志物低而麻痹大意、延误治疗。所以它的出现对肿瘤有一定的指示意义,却达不到确诊的程度。

3.影响因素及重点开展对象

当人体处于感染、某种应激状态(大的创伤、手术等)、或是某些药物的影响,会造成检验结果的准确性降低。所以遇到肿瘤标志物异常时,正因为还有这些影响因素的存在,我们才提出根据患者临床情况综合判定、全方位考虑。当然,针对临床症状可疑的高危人群(有某些部位的明显不适、已治疗的癌症患者、家族有患癌史等等),我们是可以进行针对性的肿瘤标志物检测,不能因为它不能确诊就全盘否定它,毕竟它还存在着创伤小、操作简单、具有指示性等优点。

4.针对性检查的标记物,前提一定结合临床医生意见

肝癌——AFP;

前列腺癌——PSA、PAP;

卵巢癌——CA125;

胃癌——CA724;

乳腺癌——CA153等等吧。


目前,根据专家共识:单一的肿瘤标志物检测因为敏感性和特异性不高,所以只有指示意义,还不能作为肿瘤诊断的依据。临床中,有了标志物的升高,我们必须还得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评估、检查,才能得出确切的诊断!

关注段医生答疑在线,更多健康科普天天见!


段医生答疑在线


我得胃癌指标已经到零界点很多年了。我如果得癌症就把家里得钱先给儿子安排好,然后让老婆继承我得养老保险。把房子全部过户到儿子名下。好后事交代好了。一顿乱吃


上下85


有可能,需进一步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