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历史真相让你知晓后,大吃一惊?

木剑温不胜


谭嗣同大家都很熟悉吧,戊戌六君子之一,留下了“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这样绝命诗,企图以鲜血唤醒国人的志士。



然而,受限于时代的局限,谭嗣同曾经有过令人大跌眼镜的想法,那就是把新疆西藏内蒙古等地区全部卖掉。

这并不是我在乱说,而是真实的历史。

谭嗣同曾在给自己老师欧阳中鹄的信中曾这样写到:

益当尽卖新疆于俄罗斯,尽卖西藏于英吉利,以偿清二万万之欠款。以二境方数万里之大,我之力终不能守,徒为我之累赘,而卖之则不止值二万万,仍可多取值为变法之用,兼请英俄保护中国十年。

谭嗣同认为,新疆和西藏面积虽然大,但是非常贫瘠,会成为国家的发展的累赘。不如把新疆卖给俄罗斯,把西藏卖给英国,然后把用来的钱去偿还之前的赔款,而剩下的钱一方面可以用来当做改革的经费,一方面可以用来请英俄两国来保护中国。

放在今天的角度来说,国家的领土岂能随意变卖!哪怕是最贫瘠的土地,也是版图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但是在谭嗣同所处的年代,内忧外患不断,面对帝国主义的不断侵略,清廷只能不断的各地求和,确实无暇去估计西北方面的问题。再加上当时大部分都没有形成现代国家领土的概念,谭嗣同会有这样的想法其实也可以理解。阿古柏入侵新疆时,晚清名臣李鸿章也曾主张放弃新疆,集中全力搞海防。

不过,我们从谭嗣同的这个想法中,确实也能看出一些问题。类似于谭嗣同这样的热血青年,有满腔的报国之心,却缺乏战略眼光,甚至可以说有些书生气了。

一旦新疆卖给俄罗斯,西藏卖给英国,这不是让这两国能够更容易的侵略吗?所幸,我们还有左宗棠这样的有识之士,坚持收复新疆,保住了16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

而戊戌变法的领导人康有为则更夸张,他认为这个世界上白种人是最优秀的,想要让中国强大,必须要改造中国人的基因,要引入白种人的血统。

此外,康有为还提出,中国要和美国日本一起组建一个联合政府,统一管理三国事务。


胡史乱翔


在这里我就说几个关于清朝、在我知道真相后曾经让我感到大吃一惊的事情。

清兵入关后的扬州10日

虽然我们一直都说明朝是被清朝所灭亡的,但如果我们认真探究历史的话,我们就会发现明朝实际上是被李自成给摧毁灭亡的。

在李自成灭了明朝之后,因为李自成的手下在这个过程中抄了吴三桂的家,所以后来吴三桂放弃了向李自成投降的选择。

吴三桂当时为了避免遭受到李自成军队的消灭,他就向山海关之外的多尔衮投了降,然后打开山海关的城门,把战斗力强悍的清军给放入了关内。

在清军和中原地区残存下来的各大势力争抢对天下的掌控权时,他们杀了很多人。

在清朝攻打扬州的时候,他们遭受到了史可法和南明部队的强烈抵抗,而在他们打下扬州之后,为了报复这些人曾经对他们的抵抗,他们当时就对扬州进行了惨无人道的人口灭绝。

根据相关资料的记载,曾经繁荣无比的扬州在清兵过后变成了一片人间地狱,后来扬州城内被和尚们收敛的尸骨就达到了80多万具之多。

当然关于这方面的事情在正史中是没有记载的,没有任何一位古代君主会把自己曾经的残忍事迹记载在自己历史中。

在原本的时候,清朝还有一些关于这方面的记载,但是在乾隆皇帝派人修撰《四库全书》的时候,这些所有有关于他们的负面事件都通通被抹除在了历史之中,直接被乾隆给清档删除掉了。

后来是在清末时期,有人从日本带回了清朝初年流传到日本的《扬州10日记》,人们才了解到了当年历史的残酷性。


清朝妃嫔们的长相

在现如今各种清宫剧的轮番轰炸下,想必大家对清朝皇宫妃子们的长相都已经留下了一个自己的想象,在曾经我年少不经事的时候,我也曾幻想过这些清朝妃子们的美貌模样。

但是在后来我无意中看到了清朝妃子们的照片之后,我却改变了之前我的想法。

接下来我们可以从几张清朝妃子们零星流传下来的图片和画像中看出这些清朝妃子们的长相。






关于清末变法人士的真相

在不了解历史事实的时候,很多人对康有为、谭嗣同等人都是非常敬佩的。

但是我觉得如果大家了解过当时谭嗣同和康有为等人提出的变法主张,那大家对他们的印象可能就会发生180度的大转变。

谭嗣同、康有为等人当时的变法行为虽然是一件很积极的事情,但是他们的某些主张却有些让人不敢苟同。



比如谭嗣同和康有为都曾经提出过要变卖边远省份、获取金钱支持变法的主张。

在说到如何获得促进清朝变法的钱财时,他们二人都有说过要把西藏、蒙古、新疆、东北等省份、地区卖给列强们之类的话。

如果大家想要了解关于这方面的细节,大家可以去看一下《谭嗣同书简》和《我史》这两本书。

其中《谭嗣同书简》是欧阳中皓的孙子通过整理自己爷爷和谭嗣同的书信整编出来的,《我史》是康有为自己给自己写的自传,都有着一定的可靠性,里面就有着相关的记载。



所以说这就是清朝让我大吃一惊的历史真相,因为篇幅有限的原因,所以我们在这里就只介绍这几个清朝的例子,如果有机会的话,再和大家说一下其他朝代的例子。


孤客生


最让人吃惊的就算是《半夜鸡叫》里面的周扒皮了,历史真实人物和小说人物的反差达到了天壤之别。



清朝初年,清政府为了开垦东北,所以号召一部分汉人到了东北垦荒。当时很多山东人响应了清政府的号召,其中就有一户姓周的人家,他们成为了最早一批闯关东的人。

当时满清八旗的王公贵族正在跑马圈地,也就是骑着马跑一定的时间,这段时间跑多远,他们就能占据多少土地。也因此当时的辽东根本没有多余的土地,无奈的山东人开始了垦荒,慢慢的这些人也逐渐的安定了下来。



清朝灭亡后,周家人出了一个叫周春富的人。当时的家中也不算富裕,但周春富有一定的能力,同时也非常努力的想改善家庭状况。当时他认为所有的浮财都是一些过眼云烟,只有土地才能才能保障一家人的吃喝,结结实实的让家人过上安稳幸福的生活。而且土地还可以传承给子孙,保证每一代人的生活。

在这种思想下,周春富这个精明的农家子弟开始省吃俭用的攒钱买地,他的节俭甚至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从吃的、穿的各个方面节省,认识他的人都说腰带坏了也不舍的买,只用几条破布条搓成绳子系在腰上。甚至吃完饭后发现锅里还有几根粉条,也会捞出来晒干,等到下次食用。



终于,功夫不负苦心人,在周富春的努力下,周家攒下了一份比较大的家业。其中包括240亩地,还有油坊、磨房、染坊、粉坊和杂货铺各一个。当时的周富春虽然有了一定的资产,但依然也没有改变节俭到抠门的脾气,对待子女也必须让他们自食其力。所以5个儿子也非常的勤快,在家里也能挑起大梁。

周富春虽然对待子女比较苛刻,但对待自己手底下的雇工和长工却非常好。根据他们家的帮工说,旧社会的地主富农虽然大多数都是乡绅恶霸,但周富春确实是难得的另类,因此这些帮工的生活水准甚至超过了他的家人。

1947年,让周富春做梦也没有想到的事情发生了,曾经周富春省吃俭用积攒下来的240亩地和四大坊成了他的包袱。本应该被称为创业先锋和节俭模范的他,却因为这些财富被划分成了地主富农。之后他遭到了多次批斗,最终在这次浪潮中于1948年1月被打死。



更让他没有想到的是,他去世几年后,一部《半夜鸡叫》让他成为了全国最著名的地主恶霸代表人物周扒皮。


我是越关


读完高晓松的这套书,我的9个历史观被颠覆了

“很多历史都是素颜的,没有化妆的。但是,因为太素颜了,让自己感觉历史观整个都颠覆了。”

今天博库君给大家推荐一套书《鱼羊野史》:这是摘自高晓松“晓松说”的未删减版本,观点新颖、有趣,希望看到的你,能涨涨新姿势。

—01—

凌叔华,知道吧?才情堪比林徽因的民国偶像,但她竟然是一个“妒妇”!

这要牵扯到林徽因和徐志摩的恋情。

凌叔华跟林徽因一样,都喜欢过徐志摩。志摩飞机失事前,他的很多日记都由凌叔华保管,里面就有一本关于林徽因的日记。

志摩出事后,林徽因很想得到这本书稿。但凌叔华无论如何也不肯给她。后来,徽因只能出动胡适当说客,可凌叔华还是仅答应把徐志摩的日记拿出来整理编成合集,其中独少了林徽因的那一版。

高晓松对这个事件的解答是:凌叔华在吃醋。因为里面记载了徐志摩对林徽因的爱,所以,凌叔华怎么也不肯拿出来给林徽因看。

更加不可置信的是,直到临终的时候,凌叔华还在说,我就不拿出来,我就不把徐志摩怎么爱林徽因的这一本日记拿出来,它就是跟我一起进棺材,我也不让别人知道。

一个女人吃醋到这种地步,也是没有谁了。

—02—

周作人知道吧?汉奸啊!那你知道他为什么当汉奸吗?居然是因为怕老婆。

其实博库君很喜欢周作人的作品。不得不说,他虽然是个汉奸,但更是一个才子。

本来便好奇,为什么嫉恶如仇的鲁迅先生会有这样一个在民族大义面前,立场不甚坚定的弟弟。

看到晓松老师的解释后,完全释然了。在战火连天的民国,日本人都打进北京了。几乎所有的知识分子都逃到了南方。他们的打算是即便不能上前线抗敌,但至少要为国家守忠,绝不沦为汉奸。

可两个大师级别的人物却没有走。一个是周作人,另一个就是张爱玲。

一些与周作人交好的大师,便给周作人写信,大意就是大家都到了,你怎么能留在北京当汉奸呢?

但是,周作人写了一封回信,信中说,我老婆是日本人,这我应该怎么算?我又怕老婆。我要背叛我老婆的那个国家,还是背叛我自己的这个国家?

—03—

《红楼梦》知道吧?你要知道后四十回是怎么来的,或许,你再也不想看后四十回。

看到这一部分的时候,首先想到了张爱玲的“三恨”:一恨海棠无香,二恨鲥鱼有刺,三恨《红楼梦》未完。

张爱玲是不认可高鹗续写的后四十回《红楼梦》的。当然,自己看的时候,也发现后四十回的一些奢华场景,是完全逊色前八十回的。

据说,高鹗续写《红楼梦》的时间非常短,他只是把前八十回看了一遍,然后,提笔就写了后四十回,挣了点钱就走了。

林黛玉与贾宝玉

估计那时候,他纯粹就是为了挣钱才写的。写的时候,也是急匆匆的,因为他还要赶路呢。并且,古代的文人觉得写小说,并不是一件高贵的事。

或许,如果不是恰巧高鹗需要钱,估计都不会动笔写。

—04—

岳飞知道吧?其实他背上压根就没有“精忠报国”这四个字。更可怕的是《满江红》和《武穆遗书》貌似也不是他写的。

小时候听《岳飞传》,总是对这位“踏破贺兰山缺”的民族英雄敬佩不已。一直认为他就是精忠报国的代表,更感动于“岳母刺字”。

不得不承认,即使是金庸这样的大师,都是敬佩岳飞的,因为岳大英雄文武双全:不仅有着重拾旧河山的气魄,还精于诗词文书。

岳母刺字

看过这首《满江红》、听过那部《武穆遗书》的人们,无一不佩服岳飞的气概和才华。

但是,很多史料表明,岳母并没有在岳飞背上刻字,而《满江红》和《武穆遗书》貌似也不是岳飞的著作。

博库君需要,一个人静一静。

—05—

中关村,我们大家都耳熟能详吧?你知道它的前身吗?是太监的墓群。

大家都知道北京的中关村吧,现在是电子科技的圣地。

然而,它的前身太让人震惊了——竟然是太监的墓群;而它的原名是——“中官村”。

旧时中关村

大家都知道太监是没有子嗣的。他们老了之后,没有人养老;死了之后,也没有人送终。于是,太监们想想自己以后要暴尸荒野,觉得太悲惨了。

他们就商量了一下,集体攒钱买下了中关村这块地,作为死了之后的归所。这块地就是,现在的中关村。

—06—

圆明园毁了,大家都知道的。但是,放火的是列强,毁园子的却是自己人。

本来的观念里,圆明园绝对是被列强毁掉的。

但是,《鱼羊野史》第二卷却说,你太天真了。列强虽然烧了圆明园,但很多房子都还在,没有倒塌成我们今天看到的这样。

塌毁的圆明园

根据旧照片显示,圆明园之所以成为这个样子,是中国人自己监守自盗的。那时候治安不好,皇帝跑了,八旗兵和老百姓看到这么大园子没人管,全都跑进去搬东西了。

如果历史真是这样的,那确如高晓松老师所说的,这是国耻。

07—

1958年4月9日这一天,全北京的人都出动了,却只为了干一件小事:消灭麻雀。

其实,博库君一直在怀疑这个事件的真实性。

全北京的人都出动了,竟然只是为了消灭满城的麻雀。那该是怎样一个难以置信的时代啊。

大跃进前期抓麻雀

但高晓松老师说,是他妈妈亲自描述的。人们都站在树上、房上,看见麻雀降落就敲敲打打。导致全城的麻雀都一直飞来飞去,不敢落下,最后都累死了。到了傍晚,地上都是麻雀的尸体。

不敢想象,万物有灵,这是多大的罪过啊。

08—

看过《杨家将》吧?那里面让人恨得牙痒痒的潘仁美,在历史上其实是一个忠君爱国的猛将。

《杨家将》里的大奸臣潘仁美是一个大反派。

但其实,历史上的潘仁美是个忠君爱国、骁勇善战的好将领的。况且,他也不叫潘仁美,而是叫潘美。

大将潘美

可小说在塑造人物的时候,总是为了突出主角而抹黑配角,潘美就是其中之一。

在此,呼吁大家不要把真实的历史人物跟小说里的历史人物完全对号入座。因为,小说跟历史真的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世界。

09—

其实埃及艳后并不是一个水性杨花的女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她还是一个比较有情的女子。

提起埃及艳后,大家都觉得这一定是水性杨花的女人。因为一个能把自己赤裸地送到男人面前的女人,该是怎样的大胆和放肆呢。

但是,知道她最后的遗言竟然是要跟自己的丈夫安东尼葬在一起,瞬间对她的感觉就不一样了。一个女人能让凯撒和安东尼这样的大英雄爱上,又怎么会是太肤浅的女子呢。

其实,她也不过是为了自己的国家牺牲了自己。当她感觉最后再也无力改变现状的时候,她选择了自己的爱情,选择了与自己爱的人葬在一起。

无论这个女人曾经有多么让人诟病,但至少在她死前,有过觉悟。她没有别的要求,金钱利益权势都不重要了,她只希望跟爱的人“生当同床,死当同寝”。

-END-

想看看这套神奇的图书吗?

下载“博库图书馆”APP

免费借阅高晓松《鱼羊野史》。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博库图书馆(ID:bookuuread)


博库图书馆


上世纪60年代初,一起罗布泊失踪案传的沸沸扬扬,怎么说的都有,彭加木也因此成了热的发紫的名字,倒不是说他又多厉害,而是说他有多神奇。

彭加木原本就是一个普通的植物学家,研究植物病毒很是在行,在中国他的这个职业可是不太好出名,在中国一般出名的都是那些娱乐明星。但是人家彭加木也没有就此默默无闻一辈子,他成了神奇类的八卦明星,一时间里老百姓茶余饭后都爱讲他的传奇故事。

他带领一个考察队第三次进入罗布泊考察,令人没有想到的是,他竟然从此销声匿迹,活不见人,死不见尸,就连寻找都一点影子摸不到。

据说在他失踪的不久前,他身上一直带着一枚充满神秘色彩的双鱼玉佩,为什么说这玉佩充满神秘色彩呢?

当然是因为这玉佩的来历非同寻常了。这枚玉佩是彭加木调查一个考察队所有队员都离奇死亡的案件中发现的,就在这一队人感染植物病毒的现场。荒郊野岭的人都少有,哪里来的玉佩呢?更重要的是证明不了这枚玉佩和一队人的死没有关系。

据传这枚玉佩还有一个神奇的功能,就是采集一个人的所有特征,复制出一个完全一样的人来。而彭加木也正是害怕这枚玉佩惹出神秘事情来,就一直随身带着它。

彭加木失踪的种种传说:

1,在1957年,彭加木体检发现了身体长有恶性肿瘤,当时的医疗水平没有什么特效药,就是手术也难有效果,说白了就是离死不远了。他自己年纪轻轻的,自然惜命,很是着急,四处想办法。这个时候,他就在民间得到了一种偏方,说是一种植物服用下去就可以消除肿瘤。

管不了真的假的了,只能去试试了。这个植物偏偏就罗布泊才有,所以他拖着病带人进入了罗布泊。但是没想到的是,病魔太着急了,不等到他找到那神奇的植物就把他带走了。队员在恶劣的环境里自顾不暇,等她们发现彭加木不见了,也真的是无从找起了,彭加木就这样死在了一个无人知的角落。

2,有人说罗布泊那种地方几乎没有人,完全就是野兽的天下,彭加木因为身体劳累跟不上队伍,就坐在后面休息一下,他还来不及去追队伍就被野兽一口吞下了,根本没有来得及呼救。

3,不小的一部分人走选择了更为神奇的穿越,说彭加木被神奇的玉佩穿越成了王莽,根据就是王莽的改革很超前,很不合时局,什么废除奴隶,国土公有,这些类似的政策都是彭加木那个年代中国刚兴起不久的。

4,也有人说他一直都是日本潜伏在中国的特务,觉得在中国采集的信息差不多了,自然就找机会回去了。在日本有属于他的姓名和职业,那个假的他消失了,真的自然就又回归了,很难有人知道他到底是谁,自然也不会找到了。

一个偶然发现揭秘事件真相:

人们常说,解决不了的,就交给时间吧!这句话确实是有道理的,事件可以给我们很多答案,很多时候我们耐心等待,事情总会有浮出水面的时候,无论他有多神奇。

2006年4月15日一支考察队在库木塔格意外发现了两具干尸,因时间太久,尸体变质严重,无法辨认,也不好处理,于是把尸体送到了专门机构。

也不能不明不白的就随便处理了尸体,这不符合中国人对死者的尊重,于是验了DNA。这个时候就有人想到了彭加木,虽然有点不可思议,但也不是完全没有可能,于是联系了彭加木的家人,与此尸体的DNA做了对比,结果奇迹真的出现了,这就是彭加木本人。

当时出人出力的大力寻找了很久也没有小说,一个偶然居然就找到了他。这个时候人们也发现,尸体上有大大小小的伤口20余处,很明显这是死于他杀。到此一切猜测和神秘都被打碎了。


小小清新2018


我们都知道美国有一个关塔那摩基地,这个基地里还有一个有名的关塔那摩监狱,这在美国的很多电影里都有体现,因为虐囚丑闻,也被世人所了解。关塔那摩监狱是世界上最可怕、最昂贵的监狱,有治外法权,建于2002年,关押的大多是恐怖分子、战俘,罪犯到了这里基本就要把牢底坐穿了。

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关塔那摩美军基地竟然在古巴境内,在古巴的东南部。这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这怎么可能,美国和古巴是长期处于敌对状态的,古巴怎么可能允许美国在自己领土驻军?

关塔那摩海湾是古巴东南部的天然海港,呈马蹄形。那么美国是怎样获得这块117平方公里的军事基地的?

美国在古巴建立军事基地,绝对是一种霸权行为。这要追溯到19世纪末,当时古巴和菲律宾都是西班牙的殖民地,西班牙人对殖民地的统治十分残暴,导致当地人民的反抗,美国就介入了古巴、菲律宾的事物,希望古巴、菲律宾能够独立。

于是西班牙向美国宣战,当时的美国是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家,西班牙已经没落。最后的结果是西班牙战败,请求停战。

古巴、菲律宾被美国控制,古巴成为美国的被保护国,1903年,美国从古巴政府永久租借了关塔那摩部分土地。就是因为如此,古巴后来虽然建立了社会主义政权,也无法收回关塔那摩这块土地,十分的无奈,由此也可以看出美国人玩的很高明。

这个租借日期是1903年2月23日,租金是每年2000美元。要想结束租借,必须要古巴、美国政府都同意,这决定了古巴是很难收回这块土地了。

由此可以看出清朝政府虽然腐败无能,但是在被迫向英国租借香港的时候,租期是99年,这就为收回保留了可能性。如果签的是永久租借,收回来的难度就大了。

古巴在建立社会主义政权后,认为关塔那摩租借是非法的,不肯接受美国的租金。古巴还切断了对关塔那摩基地的淡水供应,但是美国在基地自己建了发电厂、淡水处理中心,一切都能自给自足。

因为虐待囚犯的丑闻,美国总统奥巴马曾试图关闭关塔那摩监狱,但是在后来因为需要又重启。想把它彻底关掉,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龙涛的海阔天空


朱熹,儒家代表人物地位极高,与孔子、孟子、王阳明均称为圣人。宋朝理学家,帝师,极富盛名。提出了著名的思想理念“三从四德”和“存天理灭人欲”

历史上朱熹的丑闻也不少,喜欢纳妾,众小妾中尼姑不少见,自己私生活复杂,却反对朋友的妹妹改嫁,用“饿死事小,失节事大”逼别人守节。做人也非常狭隘。朱熹和同朝为官的唐仲有政见不同,唐仲有看不惯朱熹道貌岸然,又说朱熹要报复唐仲有和自己在政治上针锋相对。朱熹终于抓到唐仲有一个把柄,找到和唐相交甚密的一位女性朋友,名叫严蕊的青楼女子。为了诬陷唐仲有,朱熹动用酷刑逼迫严蕊承认他们之间有不道德的男女关系。谁知严蕊骨头硬,任你严刑拷打,也没有屈打成招。严蕊最终保住的性命,但也吃尽苦头。

朱熹最终遭到监察使的上表弹劾,多种丑闻被曝光于天下,对于他的罪名他也一一承认,他的学说被当朝宣布为伪道,门徒和拥趸者瞬间解散,人人避之不及。直到200年后的明朝,为了禁锢民众的思想又从新启用了朱熹的学说,把朱熹光鲜亮丽的包装成成功人士。中国广大妇女从此受封建思想荼毒如坐牢狱一般。





孙小美YZS


剧情反转,永远让吃瓜群众乐此不疲——只要有实锤,尽情招呼就好了!

很多历史故事的背后,都是不为人知的真相,大多都是黑白颠倒,让人瞠目结舌

奸臣从不贪财、忠臣贪得无厌;圣人净干些偷鸡摸狗的事儿,地痞流氓也有真性情

总之,让人大吃一鲸,如果能吃得下......

口口声声存天理灭人欲,自己个儿却反其道而行之!

作为程朱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已经跻身中国历史上的圣人之列,与孔子、孟子一样被人尊称为朱子,经过格物致知的顿悟,朱熹完成了“今日格一物、明日又格一物,豁然贯通、终知天理”的重大突破,是成功的理学家

可问题是,打着“存天理、灭人欲”旗号的朱熹,私生活却十分糜烂不堪,不仅妻妾成群,里面还不乏尼姑之流。这本来就与其理念背道而驰。甚至说他为了强占亡弟的家产,不惜视伦理为无物,强行纳其弟媳为妾。可问题是他竟然以“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理论要求朋友的妻子守节,不准其改嫁!

话说作为理学家,应该无欲无求,每日修身养性才对,可他却利欲熏心,为了打击政敌不惜严刑拷打其政敌唐仲有的相好,任谁也想不到,作为中国历史上知名的教育家、理学家,朱熹的真实面貌竟然是这样的,让人瞠目结舌之余,更多的是不屑与唾弃

睁眼看世界的变法维新领袖,实则鼠目寸光还贪财好色

作为维新变法的领袖人物,谭嗣同和康有为是曾出现在我们历史课本中的,公车上书的豪言壮语还历历在目,只是在“老佛爷”慈禧太后的镇压下,宣告全面破产,但问题是如果真的让他们完成政变,干掉老佛爷,清朝就有的救吗?

先不说他们个人身上的历史局限性,单纯从其变法思路上就是大错特错,因为他们竟然为了维新变法的顺利实施,打算卖掉几个偏远省份给列强以换钱,这种做法无疑于杀鸡取卵。很难想象,如果这俩人真的上位了,现在的中国会是怎样?是否还能拥有960万公里的辽阔国土,还真是个未知数

既然是维新变法的领袖,自然要从上到下、从下往上进行全方位改革。口口声声提倡一夫一妻制的康有为,可是对别人要求严格、对自己十分放松的代表性人物。他不仅生活奢侈、妻妾成群,而且十分“专一”!无论是他三十多、四十多、五十多甚至说六十多的时候,都喜欢娶年方二八的少女,典型的老牛吃嫩草综合征

这就是维新变法的领袖,这就是睁眼看世界救大清的变法人,着实让人无法接受

平时袖手谈心性,临末却道水太凉的东林领袖、文坛翘楚

明朝是个有骨气的王朝,尤其是君王处理气节的问题上面。无论是被俘的朱祁镇、还是亡国的崇祯,无一例外都是拒不投降,无论是侥幸生还还是以身殉国,都展现了一个皇族应该有的心性

反观臣子,有坚守气节的史可法、也有力竭身死的孙传庭,但也有诸如洪承畴、左良玉之流。但任谁也不能跟明末清初的诗坛领袖、东林领袖钱谦益相提并论

钱谦益曾在仕途不顺时选择隐居,就不说他五十多岁高龄硬是迎娶名妓柳如是的故事了。明朝灭亡后,他曾投奔南明并身居高位,可是在南京城破的前夕,他竟然不如一介女流有气节。当柳如是拉着他投河殉国时,本来就磨磨唧唧不愿前往的钱谦益,竟然以江水太凉为由,拒绝投河,拉着要投河的柳如是非常利索的投降了清朝

这还不算完,投降后的钱谦益日子过得不错,也很受待见。为了仕途更进一步,他竟然以头皮瘙痒出去洗头为由,把头发给剃了,口口声声说凉快舒服。这一举动不仅成功的向清朝统治者献媚,也成功的恶心到了所有人

不得不说,钱谦益有才又有钱,但他却不是个值得尊敬的人,哪怕他曾主持编修《明史》,文坛上的名气也很大,但一句水太凉、头太痒,注定要将他钉在耻辱柱上

有的时候,真相往往不那么重要,因为凡事我们都要看他积极的一面嘛

毕竟,陪伴我们漫长少年青葱岁月的铁齿铜牙纪晓岚,是个性瘾患者你敢信?而留下脍炙人口诗句的郭沫若同志,也曾经化身为大喇叭,留下“铁骨铮铮”的笑称

至于民国一大批名士、大师、领袖们的复杂的感情史,那更是让人瞠目结舌了!

所以,还是置身于黑白之间吧!

如果喜欢我的内容,不妨点个赞或者关注一下吧!我是置身黑白的精彩,因为只有置身事外,才能看到黑白之间的精彩!


置身黑白的精彩


唐朝时期,有一位官员叫李绅。李绅喜欢吃鸡舌,当官以后生活更是奢侈,一餐就要杀300多只活鸡。我们小时候背诵的一首唐诗《悯农》:锄禾日当午,汉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就是他写的,为此李绅还获得了“悯农诗人”的称号,了解之后,瞠目结舌。


空城


1901年,李鸿章人生的最后一年,也是他最虚弱、最痛苦的一年。

此时的大清国,刚刚经历了八国联军的铁蹄摧残,奄奄一息,慈禧和光绪还远在西安,不敢回京,而八国联军也依然驻扎在北京城,非要等着条约签好、赔款数额确定了才肯撤兵。

在混乱的日子里,吐血越来越严重的李鸿章,抱着78岁的病老身躯,一个人呆呆地坐在院落里,看着远方的落日,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他的日子不多了。

过去一年发生的事情,让这个晚清老臣是老泪纵横,面对慈禧的宣战诏书,他拼死抗命,带头组织“东南互保”,以保东南半壁不陷入混乱中。

这位汉臣的头牌,更是被各地督抚推举为带头大哥,拟定了“李鸿章大总统”方案,万一老太后与皇上死于非命,到时就推举李鸿章出任中国“总统”主持大局。

随着大清国战败,惊慌失措的慈禧不得不放下姿态,一封一封的紧急电报拍给李鸿章,命他担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任命他为“全权大臣”,北上主持战后的大局。

因为马关条约,李鸿章已经被骂了多年的“汉贼”,“逆臣”,他的下属们也苦劝他再也不要蹚这个浑水了,不然又是一生的骂名。

车马劳顿几个月,李鸿章还是在1900年10月,到达北京,开始收拾这个烂摊子。

一路上的舟车劳顿和感染风寒,李鸿章还是病倒了,眼瞅着李中堂时日无多,八国联军也沉不住气了,他们也怕大清国真没人再能收拾这个局面了。

经过艰苦谈判,1901年1月,李鸿章和庆亲王奕劻在“议和大纲”上签字。很自然的举国声讨又起:卖国者秦桧,误国者李鸿章!

又经过7个多月的艰苦谈判,李鸿章几乎就一直在病榻上指挥着谈判,把10亿两赔款减少到4.5亿两,所有谈判的屈辱,李鸿章背了。

终于到了《辛丑条约》签字的时候,李鸿章和庆亲王奕劻参加了条约签字仪式,按照官衔,庆亲王奕劻无疑是留守在北京城里官职最大的,毕竟是亲王级的。

庆亲王奕劻正准备提笔签字,李鸿章说:天下最难写的字,就是自己的名字。你才60多,还年轻,以后的路还长,这卖国条约,让老臣来签吧。

李鸿章接过庆亲王的笔,颤抖着把自己的名字写成了“肃”字模样,这三个字叠在一起,看起来是那么的悲苦。

这一天,是1901年9月7日。

签完条约,李鸿章的病情急转直下,此时他的生命已经不足60天。

11月7日,李鸿章生命的最后一天,在李鸿章的病床前,几个沙俄的公使来找麻烦来了,他们拿了一份条约逼李鸿章签字,强迫清政府承认沙俄在中国的利益。

俄国人态度蛮横,要求立刻签字,李鸿章颤颤巍巍地签完字,然后大口大口的吐血,上气不接下气。

身边的下属见状大哭:中堂大人放心,俄国人说了,中堂走了以后,绝不与中国为难。

李鸿章依然双眼炯炯有神,似乎在期待着什么,身边的下属们说道:中堂大人放心,未了之事,我辈可了,请公放心!

听到这句话,李鸿章闭上眼睛,与世长辞。

李鸿章去世后,清廷晋封其为一等侯爵、谥文忠,在原籍和立功省建祠10处,并在京师建祠定期祭祀,成为大清国唯一一个在京师建祠的汉族官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