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开国建立汉朝,刘秀完成中兴,为什么有人说刘备不能再兴大汉?

查伯


诚邀,如题。小编以为“时势造英雄”可以解释这个问题!

换句话说,刘邦,刘秀,刘备这所处的环境不同,结果也不同!

刘邦很幸运

刘邦争天下时,秦末大乱,六国贵族纷纷复国,于是楚汉相争时,刘邦要面对的其实只是西楚霸王一个集团,其它几个国家对于项羽胡乱分封也是很不满,终于田荣杀田安田市自立齐王,刘邦乘着项羽北上伐齐,兵出汉中,联盟各诸侯夺得了楚汉相争的胜利。

再说刘秀,刘秀的对手也是更始帝,黄眉军等敌人,这些人并不是一个稳定的集团,刘秀也得以各个击破,最终中兴大汉。


那么刘备呢?

刘备的起点不行,注定了他的终点也不高。汉末诸侯争雄时,刘备不过一小小平原令,是兵不过三千,粮不盈千斛,没有条件为自己打下根据地来,等到他有了荆州后,北方曹魏,东方孙权都已经是稳定是几十年的集团,同心同德,百姓只知有魏,吴,不知有汉了,这时候想要一统天下,难了!


电视剧里看历史


刘邦、刘秀、刘备分别是西汉、东汉、蜀汉王朝的开创者。刘秀和刘备都是刘邦的后代。三人都在乱世中,建立了不朽的工业,开创了自己的王朝,属于不世出的英雄人物。刘邦开国建立汉朝,刘秀完成中兴,为何刘备却不能再兴大汉呢?我觉得还是个人能力和运气的问题。

首先说刘邦。刘邦的打仗水平,是挺一般的。韩信说他最多只能统率10万军队。事实上确实是这样。刘邦能够第一个攻入关中,灭掉秦朝,首先是靠项羽在巨鹿吸引了秦军主力,其次靠张良出谋划策。楚汉争霸的时候,刘邦率领五路诸侯、56万大军,趁项羽在齐国打仗的机会,抄了项羽的都城彭城。项羽临危不乱,带领3万精兵孤军深入,星夜赶回彭城。刘邦和将领们还在彭城吃喝玩乐呢,项羽已经打过来了。刘邦军队大败,几十万人被杀,父亲和妻子都被俘虏。刘邦为了摆脱楚军的追击,逃跑途中三番两次将儿女踢下车子。后来刘邦与项羽在荥阳对峙,也是败多胜少,全靠彭越在梁地骚扰项羽的补给线,才能勉强维持。荥阳被攻破,部下假冒刘邦投降项羽,刘邦才能逃走。再后来,项羽败局已定。刘邦与韩信、彭越相约共同围攻项羽。但二人没有出兵,刘邦又被项羽打败。与匈奴对战的时候,匈奴设计,以老弱病残迷惑汉朝使者。刘邦中计,带兵冒进,被围在白登七日七夜。靠陈平之计,才得以逃脱。从此汉朝只能靠和亲来换取和平。刘邦一生的征战史,实在是惨淡。靠着善于用人、运气也不错,刘邦才能取得胜利、开创西汉王朝。


而皇叔刘备,打仗水平同样不咋样。刚出道的时候,皇叔在徐州与吕布作战,多次被击败,老婆两次被吕布俘虏。靠着曹操的帮助,才打败吕布,讨回老婆。后来刘备脱离曹操自立。曹操带兵攻打皇叔。刘备听说曹操来了,顾不得家人,仓皇出逃。这次,不仅老婆被捉走,关羽也被曹操生擒。再后来,曹操征讨荆州。刘备带领家人、部将撤退。曹操带领五千骑兵追击刘备。刘备顾不得妻子孩子,带着诸葛亮、张飞等几十人逃走。全靠赵云英勇,刘备的妻子孩子才脱离险境。后来孙权偷袭荆州,杀死关羽。刘备为关羽报仇,带兵讨伐孙权。这次又被陆逊打败,病死于白帝城。纵观刘皇叔的一生,他的战绩跟刘邦一样,也是惨不忍睹。不论是刘邦,还是刘备,都是政治能力出色,善于结交英豪,善于用人。但他们都不是出色的军事家。

而汉光武帝刘秀,却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天才军事家。

刘秀是汉景帝之子、长沙定王刘发的后代。王莽篡汉后,刘氏宗室失去爵位、封地,社会地位水平大幅下降。刘秀在家务农,与平民无异。王莽末年,天下大乱,刘秀和哥哥刘縯一起起兵。

刘秀第一次大显身手,是在昆阳之战中。当时,刘秀与几位绿林将领同在昆阳城。王莽的侄子王邑和王寻带领42万军队,号称百万大军,向昆阳方向进军。他们更有巨人和猛兽相助。昆阳城中,只有七八千军队。绿林将领看到敌军那么多,想逃跑。刘秀首先力劝众人留下。然后,带领13人,冲出重围,邀请附近的盟军前来助阵。王莽百万大军,对小小的昆阳城发动了进攻。他们站在云梯上,对城中射箭;城中军民出行,必须背负着门板。他们又挖地道,破坏昆阳城墙。绿林军顶不住了,请求投降。而王寻、王邑觉得,昆阳马上就要攻下了,受降的话,就没有军功了,所以拒绝受降。绿林军只好坚守。刘秀带领一千多人,出城迎敌。王寻派数千人对阵。刘秀身先士卒,英勇杀敌,打退了敌军。其他将军收到鼓舞,也派兵来助阵。几路军队一起向前。当时,刘秀的哥哥刘縯,正率主力军队围攻宛城。刘秀假称刘縯已带领大军前来支援昆阳。刘秀军队士气大振,而王莽军队则士气低落。诸将继续进军。刘秀带领三千敢死队,冲击王寻、王邑的军阵,王寻被杀。王莽军队因失去指挥中枢而崩溃,向后退却。此时,下起了暴雨,河水暴涨。王莽军队十余万人溺死于水中。汉军大获全胜,而王莽则失去了自己的主力军队。很快,长安城发生政变,王莽被杀。

昆阳之战,是刘秀的代表作。此后,刘秀招抚河北地区。在这里,他消灭王郎势力,打败铜马、青犊等农民起义军。后来,刘秀又亲征赤眉军,降敌十余万。历次战争中,刘秀都有着出色的发挥,堪称是百战百胜。

刘秀不仅是杰出的将领,还是一位出色的统帅。刘秀继位后,很少再带兵出战了,常常是坐镇京城,指挥部将。他根据部将的优缺点、对手的实力,派遣合适的将领去征讨。将领们将作战计划呈递刘秀,刘秀给与指导。如果部将听从的刘秀的建议,往往能打胜仗。如果没有听从,往往战败。刘秀是第一流的军事家。毛泽东称赞刘秀是最能打仗的皇帝。

在乱世中厮混,军事能力是很重要的。三国中,最能打仗的是曹操,所以他的地盘最广、势力最大。刘邦不擅打仗,就压制不住韩信、彭越、英布等大将;最终杀掉了他们,给自己留下了屠戮功臣的恶名。而刘秀善于用兵,很轻松的统一了天下。而且也不用担心部将谋反,功臣们都得以善终,刘秀也留下了忠厚之名。刘备不擅长打仗,大半辈子四处奔波,最后也只占据了四川这个弹丸之地。


胖波侃历史


在古代,总会有一些预言式的话得到印证,譬如说“代汉者当涂高”、“杨花落、李花开”之类的。这叫谶语,大概是蜀国的某位大臣(是谯周还是谁?),说过蜀汉不能复兴汉朝。其实,当时能看出蜀汉政权不可你能有大的作为,并不算太难,原因大概有下面几点:

一、蜀汉的实力摆在那里。蜀汉的刘备虽然自称宗室,但他在三家里面的起点是最低的,而后蜀国的实力也是最弱的,不管是军事力量和财力,蜀汉都不能和魏国比。

二、天下的形势摆在那里。刘备入蜀时,曹操已经基本统一了北方,而孙权在江东的势力也很巩固,那时候,刘备甚至还没占领汉中。有人认为,刘备后来占领汉中,与刘邦当时当汉王的情形有些像,却不知道,刘邦当汉王时,天下因为项羽的分封,蕴藏的大乱。特别是项羽将三个秦朝的降将故吏封为三个秦王,这简直就是给刘邦打回关中留下了最好的机会。他们力量分散不说,秦人对这三个叛徒又很是厌恶。而蜀汉数度出子午谷争夺关中都不能成功,那是因为那时候曹魏在那里早已经是铁板一块儿了。《隆中对》两路争夺中原的计划固然高明,但也不是说肯定能成功,何况关羽丟了荆州,关中又是铁板一块儿,几乎注定蜀汉不可能在中原取得战果。

三、蜀汉的地形摆在那里。蜀汉被群山围绕,利于防守,不利于进攻,从中国古代战争来看,除非能迅速夺取关中,出关以争天下,依靠蜀汉的地理条件几乎不可能,为什么?因为粮运太艰难,诸葛亮就吃这方面的亏。而且,蜀汉历来不产强兵,兵士能不能作战,在古代战争里有时候比带兵将领还重要。因为蜀汉的气候所决定,蜀汉本地兵的作战能力是比不过高大强壮的北方兵的。因此诸葛亮曾说他屡次北伐的理由之一,是怕刘备从各地收集的那些好兵全都死了,而自己还没出兵。

四、古人所信仰的天命摆在那里。这种东西对古人的心理影响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大,刘秀建立东汉,应了“刘秀发兵捕不道,四七之际火为主”的谶语。因此他即位后,大力推行这些东西,进行思想控制,说明东汉是受命于天的,因此当时的人都信这些。但汉家四百年的流言已经流传很久了,很多人信这个。显然西汉加东汉已经四百年了,于是有人把刘备和刘禅的名字拿来说事儿,认为蜀汉不可能复兴汉朝,这是和古人的知识结构和信仰有关系的。


星火辰


刘邦能建立汉朝,是因为扰乱天下的是秦朝,刘邦打着诛暴秦伐无道,为民请命的旗号,被天下人拥护,所以能建立汉朝。

光武帝刘秀能中兴汉朝,是因为扰乱天下的是王莽,当时人心思汉,厌恶王莽,刘秀乘民意起兵,所以能中兴汉朝。

刘备不能复兴汉朝,是因为扰乱天下的是汉朝本身,而不是别人,这就使汉朝这个招牌的号招力下降了许多。特别是汉桓帝汉灵帝,重用宦官,政治腐败,民不聊生,引发黄巾起义,更让汉朝在民心中失去了吸引力。桓灵二帝作恶太多,让刘备在光复汉室难度增加,这也是为什么刘备和诸葛亮聊天时总是叹息痛恨于桓灵了。能不恨吗?给自己找了多少麻烦。刘备诸葛亮曾经也想找人背锅,把汉朝的旗帜洗白,所以就把天下大乱的罪过推到宦官身上,董卓身上,王郎这样的无耻官僚身上,甚至往曹操身上推,想要曹操背锅。曹操吓了一跳,赶忙辩解“假如天下没有孤,不知当几人称王,几人称霸”,没有我,称王称霸的更多,天下更乱,这锅我可不背。曹操对刘备诸葛亮深恨之!大骂他们两个是无耻小人。

因此,刘备虽打着兴复汉室的旗帜,但归服的不多,中原的人心都归服了曹操,江东的人心都归服了孙权,刘备占据蜀地,只能三分天下,不能统一天下,大汉失去人心,刘备也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不能再恢复往日荣光。


小杜笑看风云


因为刘备之前的仁义道德,失去了很多机会。庞统不死刘备大业可成


装修小尚


主要毀自和孙权的比翼,两人互不相让,都爭。


用户9450977780495


因为后人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