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15升级以下方面,性能有多大提升?

无疆行者YDL


此时,一位有经验的长者说了这样一句话:修改原始设计,要慎之又慎!

这并不是什么段子,而是对于战机整体设计的一种尊重。老设计师都知道,现代战斗机不是高度尖端完美结合体,而是各种高端航空技术的妥协体。因此,题主所说的把所有现金技术来改造歼-15,本身就不现实。而且,由于歼-15的原始设计并不是完全由我方设计,因此再进行升级改造等同于从新制造一款舰载机,性价比也不划算。

再说回现实层面,现在对于歼-15来说,需要的不是技术改进而使大规模产量的提升。如果我们的003航母真的如外界预料的是采用电磁弹射,那么现在的歼-15弹射型就应该开始在陆上基地进行模拟弹射训练了。可至今位置为什么一点消息也没有?此刻并没有跑题,你产能不足哪有空间来改进啊!歼-10A、歼-10B、歼-10C累计总数都已经超过200架了,这才有了飞控实验平台,相控阵雷达改进,还有一堆新型技术的结合并最终形成型号。

因此,歼-15指望性能提升,还不如改进生产工艺提升产能,确保一艘航母36架歼-15的(24+12模式)满编状态。在这个基础上,再进行子系统的性能提升,才是最终解决之道。不过,题主你确认这么砸钱给歼-15有必要吗?毕竟未来我们要面对的是F-35A/B/C的全面围剿,还是及早规划五代舰载机才是真正的出路!

以上为个人对这个问题的粗浅的认识和资讯整合,仅供抛砖引玉,欢迎更多深入讨论。

军事天地


歼15作为我国第一款舰载战斗机,当其从航母甲板轻轻一跃飞向天空的时候,我们大家都为之而高兴。评价一架战斗机的性能如何的技术指标很多,但是更多的主要取决于平台的性能和装备的发动机的性能好坏。


虽然歼15目前装备的发动机并不具备矢量推进技术,但是如果给歼15换装具有矢量推进技术的发动机后,歼15的机动性是会有很大提升的,而这一切都归功于矢量喷口所赋予战斗机平台的机动性上的提升。但是反过来讲,矢量喷口虽然是好,但是对于现有的歼15并不是什么好事,相反有可能会搞砸。因为矢量喷口的重量至少也有几百千克,歼15是双发舰载机,给歼15换装具有矢量推进技术的发动机后,等于是提高了歼15舰载机的整机空重,如果发动机推力没有进一步的提升,这多出的重量就会成为缺点,再加之歼15是滑跃起飞,换装矢量发动机意味着该舰载机在航母甲板滑跃起飞的时候所携带的弹药和油料肯定要减少,而这对于战斗机的性能是有极大影响的。


雷达的性能越先进意味着其看的更远、看的更清晰明了,特别时现在主流的有源相控阵雷达更是具有电子战、侦察搜索等功能,所以歼15能够换装性能更先进的机载雷达肯定是好事了,对于战斗力的提升也是有明显意图的。虽然现在的歼15装备得还是机扫雷达,但是鉴于我国的歼11/16都开始换装更先进的有源相控阵雷达,所以歼15换装先进雷达在技术上应该不是什么问题,可能后续为国产航母建造的歼15会换装更先进的有源相控阵雷达吧,而且歼15已经发展出了专用的电子战型号,那普通的歼15就可以节省出宝贵的挂架可以挂载更多的弹药或者副油箱。




从四代战机开始,采用电传飞行控制系统已经是行业标配了,由于电传飞控系统要比机械式飞控系统响应速度更快,所以战斗机的机动能力肯定是又很大提升的。但是电传飞控系统也不是没有缺点,虽然是用电缆取代了机械拉杆,但是这些电缆的重量比空心拉杆重的多,这无疑增加了战斗机的空重,所以更先进的光传飞控系统正在研发之中,光传飞控系统比电传飞控系统响应速度更快,而且最重要的是受干扰的因素很少的同时传输光缆的重量更轻。但是后期给歼15换装光传飞控系统的技术难度不亚于重新设计一架全新的舰载机,所以给现有的歼15换装光传飞控系统的技术难度很大,况且现在光传飞控系统的技术并不成熟,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光传飞控系统比电传飞控系统虽然响应速度更快,但是这个对于战斗力的提升效果并不明显,但是付出的改装难度却极大。


再一个是升级光电系统,现在战斗机侦察远处的目标除了机载雷达外,还可以使用光电观瞄系统来看的更清晰,光电系统也可以说是为机载雷达补盲来了。所以很多没有装备机载光电系统的战斗机后期都加装了机载光电观瞄系统来提升战斗机的作战能力。而歼15从一开始就在前风挡前面装有一部光电系统,这对于战斗机的作战能力提升和提高战斗机的隐身能力是很明显的,比如战斗机可以在关闭机载雷达的时候采用光电系统来侦察目标,就可以避免机载雷达在开启时被敌方探测锁定目标。
良好的人机交互是提高战斗力的关键,所以拥有一个优秀的座舱是非常有好处的,其实我们看现在歼15的座舱就可以看出其采用的是一平三下的座舱布局,虽然不如歼20上的一整块显示屏幕高端,但是并不落后,我军现役的歼10/11/16都是这种座舱布局,再加之歼15整体气动布局和歼11/16相似,采用同样的座舱布局设备既可以降低换机飞行成本也可以降低后勤运营成本。其实战斗机的座舱采用一块大屏幕,还是两三块小屏幕对于战斗力的影响并不大(只不过操作哼房产快捷),F22的座舱还是一平三下能说F22打不过采用更先进座舱的F-35吗?
总的来说,以上这些改进的确可以提高战斗机的战斗力,但是提升空间并不大,比如在上面这几项改进中,除了更换更先进的机载雷达和光电系统外,其余的并不是很重要,比如光传飞控系统,现在技术还不成熟,可能技术成熟了下一代隐身舰载机早已服役多时,而且给一架旧战机更换全机飞控系统的难度不亚于重新设计一架全新的光传飞控战机。而矢量发动机对于舰载机来说并不是那么重要,普通的滑跃型号虽然可以借住矢量推力缩小起飞距离,但是这个矢量喷口存在死重大、寿命不长等缺点的映衬下,其矢量推进技术对于战斗力的提升并不大,而弹射型又不需要,而且过大的整机空重无疑增加了舰载机降落甲板的冲击力,对于甲板和舰载机本身更为不利。


魑魅涅槃


除了相控阵雷达和光电系统以外,其他设备的作用大多数是简化了操作量,飞行员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做更多的事情,对提升工作效率,提升战斗力有相当的贡献。但是如此也开始受制于平台的落后。像歼16不就是升级了雷达和操作界面么?

我更对飞机的安全系数产生质疑,像三轴四余度电传,沈飞不是没做过,安全系数还不如原版。而且如此改进下来,沈飞的工作效率实在是让人担心,一个电子战飞机就能做那么长时间,以上这篇改动,2025年也看不见试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