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命的黄昏恋!75岁蒋梦麟不顾胡适死劝娶了拜金女,终致晚景凄凉

“一段得不到世人祝福的婚姻,会有好结果吗?”如果,将这个问题抛给民国的名人蒋梦麟,他的答案绝对会是否定的。

蒋梦麟是近现代著名的教育家,也是北大在任时间最长的校长,在民国教育史上,他曾做出过突出贡献,其地位仅次于蔡元培。

此外,蒋梦麟还曾在政界担任要职。这样出色的蒋梦麟却在感情上被称作“一塌糊涂”,他的凄凉晚景也与他的感情有着莫大关系。

1958年,蒋梦麟第二任妻子陶曾谷去世后,蒋梦麟一直与女儿女婿一家生活在一起。原本,他打算就此终老,毕竟,此时的他已经是个古稀之年的老人。

蒋梦麟是高职位退休的老人,且才华横溢,于是他失去妻子后的最初两年,不断有媒人上门为他提亲。但蒋梦麟虽身处寂寞之中,却始终不为所动。

然而,当1960年,蒋梦麟在台湾圆山饭店的一次宴会上遇见徐贤乐后,她就像着了魔一般地失控了。

徐贤乐是名门之后,初遇蒋梦麟时虽已年过50,却依旧风韵犹存。她曾嫁与北伐军参谋长、前"国府驻苏联大使"杨杰,由于种种原因,相伴多年后,两人离了婚。

对于这个比自己年轻22岁,且颇有风韵的女子,蒋梦麟心动不已。他在写给徐贤乐的一封情书中写到:

“在我见过的一些女士中,你是最使我心动的人……”

被点燃的蒋梦麟诗性大发,他还一度用金边皱纹水色纸书写五代艳词高手顾琼的一阙《诉衷情》:

“永夜抛人何处去?绝来音,香阁掩,眉敛月将沉,争忍不相寻?怨孤衾。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

字里行间,无不浸透着蒋梦麟对徐贤乐的爱慕之情。

人说,老房子一旦着了火,不烧成灰烬是绝不罢休的。

蒋梦麟这所老房子被半老徐娘徐贤乐点燃后也是如此,仅仅三四个月后,蒋梦麟便对徐贤乐难舍难分了,期间,他更是透露了要与徐贤乐结婚的意愿。求婚成功后,蒋梦麟决定与徐贤乐“闪婚”。

就在这个节骨眼上,听到消息的蒋梦麟好友胡适蹦出来了。没错,他是来“棒打鸳鸯”了。

作为老朋友的胡适闻讯后,即便此时人身在医院,他也提笔给蒋梦麟写了“劝退信”,在信里,胡适写到:

“她(徐贤乐)在这十七八年里对待许多男朋友的手法:在谈婚姻之前,先要大款子,先要求全部财产管理权,结婚后则闹得男家‘一文不名,六亲不上门’。“

胡适冒着生命危险写这样一封不讨好的信,显然不是”吃饱了撑着“,而是这位徐贤乐确实有“前科”在先。胡适继续写到:

“这小姐的手法,完全是她从前对待前夫某将军的手法,在谈婚姻之前,先要大款子,先要求全部的财产管理权。孟邻(蒋梦麟)先生太忠厚了,太入迷了,决不是能应付她的人。”

蒋梦麟做梦都没想到的是,最后的一切竟会完全按照胡适的预想发展。

徐贤乐贪慕虚荣、爱财如命,这几乎是人所共知的。

蒋梦麟的其他好友闻讯后,也纷纷焦急地投了反对票。蒋梦麟的好友纷纷劝告他:徐贤乐看中的是你的名气和钱财,须得小心为上。

男人一旦用下半身思考,脑子往往就只动感性不动理性了。其实,当时的蒋梦麟只要静下心来稍加思考,便会知道胡适和朋友们所言不虚。

因为,在刚刚相爱一段时间后,徐贤乐就向蒋梦麟开口要了20万,但蒋梦麟只给了8万,其中6万是买订婚戒指,2万是做衣裳,徐贤乐便对此很不满意。

很明显,这个叫徐贤乐的女子多少是冲着钱来的。但陷入热恋的蒋梦麟却丝毫看不清楚,所谓当局者迷,大抵如此。

在徐贤乐的百般献媚下,蒋梦麟竟对胡适说出了“自己与她是真爱”的话来。

胡适见自己的“劝退信”未起作用,便只得另想法子。想了几天后,操心的胡适终于为好友想到了好招,他对蒋梦麟说:

“我万分诚恳地劝你爱惜你的余年,决心放弃续弦的事,放弃你已付出的大款,换取五年十年的精神上的安宁,留这余年为国家再做五年的积极工作。这是上策。万不得已,至少还有中策:暂缓结婚日期,求得十天半个月的平心考虑的时间。然后在结婚之前,请律师给你办好遗嘱,将你的财产明白分配。“

胡适的这个策略显然是经过深思熟虑,胡适认为,蒋梦麟最好的方式是不要再续弦了。毕竟,自己已经70多了,能否看见明天的太阳都不好说,何苦折腾来去。

如若万不得已,也应该做好财产分配再结婚,这样,至少可以避免日后纠纷。

但蒋梦麟呢,听到胡适建议后,竟还在事后为徐贤乐反驳说:

“人人都觉得徐贤乐是贪图我的钱财,其实她的钱财比我还多呢?”

言语中,无不透着蒋梦麟满满的自信和对徐贤乐的袒护。

胡适和朋友们见蒋梦麟已经着了魔,便开始放绝招试图阻止他们的结合。

蒋梦麟政界朋友陈诚直截了当地告诉蒋梦麟:

“我的太太接到蒋夫人(宋美龄)——第一夫人的电话,她坚决反对你跟这位徐小姐结婚,我的太太也反对,都要我转告于你。如果你一定要和她结婚,那么我们以后不能见面了,至少,你的夫人我们是不能见面了。”

陈诚把权威宋美龄都搬出来了还不算,还直接告诉蒋梦麟:如果你跟她结婚,我们就绝交。

面对所有人的激烈反对,蒋梦麟似有犹豫,在一次去医院探望胡适时,他一进病房便对胡适说:

“孩子不听话,医生要你住在城里,你不听医生的话,又搬回南港了。你给我的信,我已听了你的话了。”

当天,蒋梦麟信誓旦旦地对胡适说“自己会取消婚礼”云云,胡适开心极了。

然而仅仅一个星期后,胡适就收到一条让他震惊不已的消息:蒋梦麟居然举行婚礼了!

1961年的7月18日中午,蒋梦麟不顾所有亲朋好友的反对,毅然与徐贤乐在台北举行了婚礼。婚礼上,证婚人、介绍人一应俱全。

新婚后的蒋梦麟与徐贤乐(右一二)

据说,婚礼上,蒋梦麟满面出风,俨然爆发“第二春”的态势。他还异常兴奋地对老朋友说:

“我专门到医院作过体格检查,一切正常,绝对不会害人(早死)。”

然而根据胡适的说法,蒋梦麟的身体其实并不好。有人猜测,徐贤乐这个年仅50多岁的女人之所以嫁个这个老头子,就是因为看中了他身体差,眼看就要不行了(可以继承财产)。

事实果然应了这个说法。

与徐贤乐结婚后不久,人们就发现了一个极度反常的现象。

平日里,喜欢僻静、不喜应酬的蒋梦麟竟然频繁出席饭局。蒋梦麟先前的同事们发现:只要有饭局,蒋梦麟必定随传随到。

事出反常,必有鬼怪。很快,同事们发现了其中的“鬼怪”。

原来,两人结婚后,徐贤乐就掌控了家中的一切财政大权。蒋梦麟所有的钱,都悉数交给到了徐贤乐手中。

把住财政大权的徐贤乐规定:蒋梦麟每天的饭钱限定在二十元以内。1960年,20元台币的生活水准,还比不上当时社会的一个打工仔。这个数额,对于一个需要营养补充的老人来说,显然很少。

娶了“贤妻”后的蒋梦麟,生活水准一下子从“资产阶级”掉到了“平民阶层”,如此大的反差,他自然不乐意了。随即,蒋梦麟多次与徐贤乐交涉,但一个70多岁的老人,怎么争得赢一个中年壮女子呢。

交涉终以蒋梦麟的失败告终,蒋梦麟在怨恨和愤怒中慢慢察觉出了异样。他开始意识到:徐贤乐这种所谓的“省钱”,很明显是为自己省,而不是真为这个家省。

但此时的蒋梦麟要回头已经来不及了,因为如若真的要离婚,承受非议不说,因为婚前未做财产公证,自己的一半财产势必要分给徐贤乐,这显然不是蒋梦麟所愿。

骑虎难下,勒马不及,这便是古稀之年迎娶半老徐娘的蒋梦麟此时的处境。

同事们在了解到蒋梦麟的情况后,考虑到蒋梦麟爱面子,便也不当面戳穿,只经常有事没事请蒋梦麟吃饭,以此为他补充点营养,使他不至于因营养不良而猝然倒地毙命。

这些“土法子”终究不是长久计。

1962年12月6日,胡适去世九个多月、蒋梦麟结婚一年多后的一天,蒋梦麟在赴台中出席“四健会”年会,因心情郁闷导致精神恍惚,不幸失足折骨,急送台北荣民总医院救治。

正是这一次意外,让蒋梦麟彻底看清了妻子徐贤乐的真面目。

人说“患难见真情”,殊不知,患难也最见“薄情”。

蒋梦麟骨折后,本是急需亲人照抚的时候。妻子徐贤乐却在蒋梦麟最需要照顾的时候,表现出了极大的冷漠。

如果此前克扣蒋梦麟生活费还不明显的话,那此番骨折后,徐贤乐的真实意图就昭然若揭了。

蒋梦麟骨折后,徐贤乐第一时间逼迫蒋梦麟搬到了小病房。原因很简单:大病房花销大。

紧接着,徐贤乐还以医药费无着为由擅自向石门水库借了一万元。

再紧接着,徐贤乐以农复会一把手自居,逼迫蒋的同乡、同僚加至好、农复会元老沈崇瀚夫人迁离宿舍……

病房里的蒋梦麟得知一切后捶胸顿足,羞愧难当的他甚至当场痛哭、气晕了过去。

清醒过来的蒋梦麟决定实施反制,他赶忙叫来几个谋士成立“征讨徐氏谋略团”,密商对策。

走到这一步,显然是蒋梦麟做梦都没想到的,但如若不如此,蒋梦麟接下来的人生不知还会有怎样的遭遇。

1963年1月23日,蒋梦麟拖着一条石膏固定的残腿走出荣民医院,但他并没有回家,而是按照商量的对策秘密躲起来了。

随即,一封措辞激烈的讨徐檄文便交到了徐贤乐的手中。

信中,蒋梦麟痛斥了徐贤乐的一系列错误和罪过,提出自己愿意每月支付徐贤乐3000元青春损失费,以了断两人的关系。

这徐贤乐早就已经在前夫那儿见识过这种场面,关键时刻,她岂会怯场。

当即,徐贤乐就开始了反攻。她知道蒋梦麟是名人,名人必定有“名人效应”,既然你要撕破脸,那就来啊!谁怕谁!赤脚的还怕穿鞋的吗?

很快,徐贤乐便以个人名义召开记者招待会,并亮出蒋梦麟给她的情书、艳词等信物,以证明蒋、徐原极恩爱,完全是别人挑拨离间,才使蒋“丧心病狂”地向自己下了战书。

招待会上,徐贤乐也明确表明了态度,那就是:绝不离婚,誓死与蒋梦麟斗争到底。

徐贤乐此举,无疑是摆明了要拼个鱼死网破啊。

徐贤乐多聪明,这场撕战,无论结局怎样,她都会是受益者。

即便没捞到钱,也顺带出了名啊。再者,闹到这种境地,蒋梦麟能不给自己钱吗,人都是爱面子的,何况如蒋梦麟这样的文化界、政界名人?!

这场撕杀一直持续了整整一年,期间垂垂老矣的蒋梦麟所受的身心折磨可想而知。徐贤乐毕竟年轻,经得起耗,如果能一并耗到蒋梦麟气绝人亡,那也是相当不错的结局:毕竟,那样财产就归徐贤乐自己了。

厮杀期间,蒋梦麟与徐贤乐各自在报纸上公开发表各种声讨文。其中,尤以3月14日徐贤乐发表的《徐贤乐覆蒋梦麟书》一文,最为火药味足、看点多。

在这种损耗下,蒋梦麟的声名受到了极大的损害。此时,76岁的蒋梦麟面临着来自身体和心理上的极大考验。

蒋梦麟个人隐私的极度被曝光,让他苦不堪言,他甚至近乎哀求地请求外界:

“对我个人私事无须太注意,只期待冷静解决问题”。

在一次接受记者采访时,腿伤一直未痊愈、身体孱弱的蒋梦麟在回答记者问时,一度声音哽咽、眼泪汪汪。

中国有一句土到不能再土的古话叫: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当时的蒋梦麟对于这句古话,必定深有感触。

1964年1月23日,蒋梦麟最终在国民党元老陶希圣和大律师端木恺出面调停下,得以与徐贤乐达成协议离婚,协议规定:

一、由蒋梦麟付出赡养费五十万元与徐贤乐。

二、徐贤乐现所住之农复会房屋应迁出交还,一切家具留下。

三、徐贤乐所拿去之股票及存款,均应交还蒋梦麟。至首饰等物,则归徐女士所有。

到这时止,这段婚姻仅仅维系了两年多,其中,有一年多还是在“互撕”。而这段婚姻里,蒋梦麟却不仅失去了养老钱,还失去了晚节,也失去了健康甚至生命。

《三国志》中司马懿对最后一次兵出祁山的诸葛亮说:

“食少事繁,岂能久乎?”

这话,在蒋梦麟身上应验了。

在与徐贤乐的连续攻守防御战中,因为整日思虑,加上愤懑至极,蒋梦麟患上了肝癌。离婚案仅仅几个月后的6月10日,78岁高龄的蒋梦麟就住进了荣民总医院治疗。

仅仅9天后的6月19日,蒋梦麟就病情告危溘然长逝。

回到最初:一段得不到亲人朋友祝福的婚姻,多半不会有好结局。因为,世间,从来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恨。

在情爱的世界里,任何时候,为爱不管不顾固然让人钦佩,但全然不管不顾的结局,多半是毁灭!多一份理性,是对情感负责,也是对自己和他人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