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悲鸿让中国美术倒退了50年,杨先让说我不承认,大家怎么看?

其实生活有点假


艺术评论往往有一个特点,就是为了证明自己很有见解,很有学问,往往抛出的观点非惊世骇俗不可。

于是,就有了徐悲鸿让中国美术倒退50年的说法。

有人诋毁自己的老师,作为学生的杨先让肯定不承认,也不答应。

作为徐悲鸿生命中最后五年时间里受教于他的学生,杨先让至少比后来的那些所谓的批评者更有发言权。


杨先让认为,徐悲鸿不论是爱情或者事业,一生都是坦坦荡荡的,别人学画画是为了自己,徐悲鸿则为了国家。

这一点,作为后来的旁观者,我觉得可信。

这一点,从徐悲鸿的遗嘱也可以看得出来,他将毕生抢救性收藏的过万幅字画、古董献给了国家,试问,今天的那些批评者,有几个能够做得到!


我们再从徐悲鸿引进油画教育这一行为的本身来看,我认为也是没有问题的。

自晚清到民国,当时的政府早已积贫积弱,国际政治经济地位的低下也决定了文化地位的衰微。

不可否认的是,油画由于其具备世界性的语言,油画走进中国已是历史大势。

即便是当时崛起的日本也没有抵挡或者拒绝油画的进入,相反,他们以国家的名义还收藏了不少西方的油画,比如梵高的《向日葵》,就被日本人以国家的名义给予了高度的追捧。


实际上,徐悲鸿做的事情也不仅仅是将油画引进大学课堂,他不是也邀请了齐白石到大学传授国画技艺吗?

经过这几十年的发展,国画、油画都有了充分的发挥空间,是不是厚此薄彼,不是哪一个人起的作用,而是历史的选择。


我倒是认为,徐悲鸿将中国的美术往前推进了几十年。即便是当年油画没有被徐悲鸿引进课堂,在改革开放之后,也必然要被引进。

而现在的情形大家也可以看到,国画的属于国画,油画的属于油画,中西融合的却已有了新的形势和新的天地。


天下大势,浩浩荡荡。

艺术大势,也是浩浩荡荡。

没有一成不变的艺术形式,也没有一成不变的万古至尊。

这个世界,唯一不变的就是永远在变。


布谷公社


毕加索曾对张大千说:“在这个世界上谈艺术,第一是你们中国!第二是日本,而日本艺术又源于你们中国,第三是非洲黑人。白种人根本无艺术!真不明白为什么这么多中国人来巴黎学艺术?”白人没有原创的艺术,这也是普通美术史研究家所不知,更不敢道的。

徐悲鸿挽救了中国美术,使中国画昂首重新成为领先于世界美术的最高画种!

徐悲鸿(1895-1953年),汉族,先后任教于国立中央大学艺术系、北平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和北平艺专美术系院长。1949年后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美术学院第一任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第一任会长。徐悲鸿被尊称为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奠基者,他主张发展“传统中国画”的改良,立足中国现代写实主义美术,提出了近代国画之颓废背景下的《中国画改良论》。

诽谤污蔑抹黑徐悲鸿,如同美国污蔑抹黑中医和中国文明,抹黑造谣否定中国历史英雄人物和现代伟人一样,是美国安排的汉奸刻意为之,另有一些人则是出于自私嫉妒而为之。如此重视徐悲鸿的影响力,由此可以看出徐悲鸿实际上是中国美术史第一人。

衡量一位大宗师的标准,不仅是看他的绘画艺术造诣,更要看他对民族美术教育事业的贡献及影响力。徐悲鸿画的马大大超越古人前人,至今无人能接近其水准。当代首席中国美术史学家及艺术评论家陈传席说:徐悲鸿书法为近代第一!

徐悲鸿在中国画艺术保守停滞的情况下力挽狂澜,大胆革新,承前启后,使中国画一扫萎靡颓废之风,重新焕发生命力。

他率先提出教育救国,倾家荡产积极投身抗日捐款中,以钱财、教育等多种方法,直接和间接帮助过的弟子上千人之多,这些人日后均成为优秀的艺术家!艺术上只吸收西洋画的优点部分,融入中国画中为我所用。

徐悲鸿挽救、革新、丰富、推进了中国美术,使中国画当之无愧的昂首重新成为世界第一画种艺术,并为中国美术奠定了方向。他的学术影响着几代人,旗下弟子何止千人,间接学生不计其数。

徐蒋(兆和)体系依然是当今中国最实用最先进最准确的美术教育和学习体系,其最核心的思想是牢牢扎根于中国画的传统根基功底,并适当吸收西画中的部分特点……当然,改开后那些以钱财虚名为利益核心目的的学画者是不会认可的。

徐悲鸿的时代是中国产生最多真正的大师级及优秀美术家的时代,中国现代美术由此呈现出不拘一格,百花齐放,丰富多姿的美术盛世时代。对比而言,近四十年中国没有出现过一位大师级画家就很能说明徐悲鸿的重要性。说徐悲鸿是中国美术史上第一人一点都不为过,也唯有他才配得上这个荣誉!

附:徐悲鸿大师和他的部分弟子:傅抱石、蒋兆和、吴作人、李可染、靳尚宜、叶浅予(帮助过的)、董希文、李苦禅,滑田友、吕斯百、王临乙、冯法祀、孙多慈、沙耆、陈晓南、张安治、费成武、张蒨英、艾中信、文金扬、戴泽、韦启美、孙宗慰、李斛、吉梅文、屈义林、岑学恭,马萧萧,李桦、周令钊、李宗津、古元、宋步云,萧淑芳、张安治、宗其香、李斛,谭勇教授。 后一拨弟子有李天祥、侯一民、梁玉龙、曾善庆、刘勃舒等等,旗下弟子何止千人、间接学生不知其数、所以徐大师一生为中国美术奠定了方向、他的学术引响着几代人。

蒋兆和是中国现代水墨人物画的开创者鼻祖。

王临乙是中国现代雕塑艺术和现代雕塑教学的开拓者之一。

徐悲鸿爱才、识才、惜才、护才的秉赋心性,以及在教育上具有可操作性的训练方法与写实体系。齐白石老人就是他发现并且三顾茅庐真诚的请去北平大学艺术院讲课,才渐渐被世人认可的。当徐悲鸿乘坐四轮马车来到齐家时,齐白石为其诚心而感动:“我一个星塘老屋拿斧子的木匠,怎敢到高等学府当教授呢?”“你岂止能教授我徐悲鸿的学生,也能教我徐悲鸿本人啊!”徐悲鸿说,“齐先生,我徐某正要借重您这把斧子,来砍砍北平画坛上的枯枝朽木!”白石老人有言:“生我者父母,知我者悲鸿”!很明显,徐悲鸿有着卓越的艺术大眼光大视野,炙热的艺术情怀,忠诚的民族心,无私谦虚的大胸怀!他一旦看准了专业上的好苗子,就会想方设法,通过公私渠道,搞到费用、名额,将其送到国外留学,不能送出去的,也留在较好的教育岗位上给予重用;他参观学生、同事的画展时,会率先贴红条预购,以示号召,借此在经济上帮助学生、同事。

徐悲鸿的这些弟子在受聘任教的同时,大多也得到徐悲鸿的提携惠助,有的捐助出国深造,有的撰文力推其艺术造诣。比如他看中吴作人西北写生透露出的中国文艺复兴曙光,褒扬冯法祀以及行军作法对抗战题材的把握,推崇孙宗慰走向西北开拓胸襟眼界的抱负,支持文金扬准谙学理的教学法研究,引蒋兆和为开辟新国画之豪杰,赞艾中信多产质优而寄以希望,期许戴泽、韦启美百尺竿头更进一步。郭味蕖启蒙于上海美专,进修于故宫博物院,后来也是徐悲鸿请进中央美术学院的。

曹庆晖说,如果没有徐悲鸿,这些人的艺术人生或许将是另外一番样子。艾中信说,徐悲鸿“在二十多年持续不断的教育工作中,培养了五辈人才,绵延于今日,实际上形成了一个人数众多的美术教育学派。”而这个学派,后来被我们称为“徐悲鸿美术教育学派”,深刻地影响着中国美术史的走向。往大范围讲,徐派就是中国美术半个世纪历程的主干。

1953年9月26日,徐悲鸿因脑溢血病逝,享年58岁,艺星陨落,一代美术大宗师因积劳成疾英年早逝,悲哉痛哉!按照徐悲鸿的遗愿,夫人廖静文女士将他的作品1200余件,他一生节衣缩食收藏的唐、宋、元、明、清及近代著名书画家的作品1200余件,图书、画册、碑帖等1万余件, 全部捐献给国家。











星沈枫


李苦禅之子李燕在评价,徐悲鸿,让中国美术倒退50年,这个说法的时候说了一个特别有意思的观点。

艺术什么是先进,什么是落后呢?有什么评判标准吗?

再者50年在美术史上只不过是短短的一挥间,从象形文字开始,甚至没有象形文字以前只是图形的时候,大概也就成了艺术的开端,后世的一切技巧,不过是从这种基础上建立来的。



如果引进西方文化融合到中方文化就是落后,就是倒退,那么我认为中国最不落后,最先进的时候应该是清政府闭关锁国那段时间,至于引发了什么后果,是个中国人都是清楚的。

我觉得徐悲鸿先生,看到了我们中国当时那种人心鼎沸、国难当头的现状,他希望能从国外引进一些能够为我们的时代服务的艺术。这样的画拿进来,不管是国画,是创新的国画还是油画,不需要解说员,观众都能看得懂。

世界文化艺术的发展史,首先是纵向的,然后是横向的,紧接着由横向在转为纵向。

如果徐悲鸿从纵向走向横向,是一种倒退。那么我们今天所有的美学成果,都是一种倒退。

艺术的先进或倒退是没有办法量化的,但是有人觉得可以量化。

经济上贫穷和落后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思想落后,更可怕的是无知无畏。

有一种地方永远是没有先进和落后的,那就是与世隔绝的地方,没有信息流通的地方。

这个地方里的人以为这个地方就是全世界,他们所创造的艺术就是全世界的唯一,就是全世界的标准。

所以还在肆意批判艺术的先进与落后,那只能证明这个人是一个思想狭隘,没有共容性的人。如果批判的还是一位大师,那么目的纯与不纯就并非我们能判断的了,也只有当事人最清楚。

既然下了定论是倒退了50年,那么50年的标准是什么?如果按正常的发展状态,50年的成果又该是什么样的?

这些都是问题,都是建立在这个结论观点上的问题。

民国这个时代,大师们都是有争议的。即便是近现代最伟大的文学家鲁迅也会被批判朝三暮四,感情不一。

好事者终将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始作俑者,一部分只是吃瓜群众。

艺术上的对与错是没有绝对性的。

难道黄公望的一幅富春山居图就能让艺术进步50年吗?

换而言之,以黄公望一人之力就可以让艺术进步50年吗?

我不知道是如何进行判断的,后世如果没人学黄公望的话,那么又以什么来判断黄公望对时代艺术的发展影响呢?

当然黄公望只是一个例子,任何伟大的艺术家都可以当这个例子。

既然成为艺术家,如果你的东西没有人学习或者一部分人有选择性的学习。

那一个人的成就有如何能够影响当代的发展呢?

显然历史上是没有任何一个艺术家,能做到这一点的没有一个人可以凭一己之力影响当代艺术的发展。

腿是长在自己身上的,脑袋也是架在自己肩膀上的,学谁与否,认为谁对与错,都可以通过自己的主观判断来决定。

并没有谁要求徐悲鸿在这只能学他不能学别人,既然徐悲鸿有追随者,那么一定是有内在的价值。旁人又如何能去评论呢?

艺术没有对错,没有好坏。虽然有高低之分,但是到一定高度之后通常都以喜好区别。

可以不喜欢,但是没必要去说别人对或错,尤其是在论证结果这么不清晰的情况下,更显得苍白无力。

杨先让是徐悲鸿的学生,诋毁恩师,这仇怨固然不小,出来反驳固然是情理之中。


梁宇航


我发现头条里有一批人专门黑对中国历史或文化发展有贡献的人,名义上打着还原历史或文化批判的愰子。我呸!

徐悲鸿先生以毕生精力推广美术在中国的发展,其把西画引入中国美术界,对中国美术改良的积极意义,被一些人以西画“形而下”不如传统“形而上”的言论抹杀,并大言不惭说徐悲鸿使中国美术倒退了五十年。我呸!

说徐使中国美术倒退的人,咱们来看一看俆先生的教育主张。徐悲鸿是主张绘画现实主义,但徐在举荐人才时是博采众长的。徐提携的齐白石难道会素描是写实派;徐的学生李可染创作的中国画难道意境不深远,也“形而下”了。徐的另一个学生,吴作人先生,其艺术造诣,西方也是承认的。1984年法国政府文化部授予他“艺术与文学最高勋章”,1985年荣获比利时王国王冠级荣誉勋章。吴作人先生是把西画技法融入国画的杰出代表。

抹黑徐先生者贡献者一方面说中国绘画落后西方艺术,又一方面说是徐先生引进推广西方写实使中国美术落后世界了五十年。快拉倒吧,中国传统绘画除中国以外的人有几个能看懂,难道能说中国传统绘画已经达到顶尖水平外国人欣赏不到的地步。太可笑了!

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文化标志,古体诗在中国宋代已经达到高峰,西方古典会画,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也是一个高峰。徐悲鸿所处的时代急需有中国文化精神的旗帜来唤醒人觉悟和引导人的精神导向,徐正是扛起中国美术界大旗的人物。徐悲鸿喜欢画马,但不像古人那样热衷于画鞍马,他喜欢画野马,喜欢野马的自由和那豪放不羁的气质,更便于抒发自己的情怀。徐悲鸿所画的奔马,桀骜不凡,自由奔放,观之令人惊心动魄,在写实之中充满了浪漫主义的风格。画家不仅把骏马作为自己绘画风格的象征,更是一种精神的追求,是对自由和激情的赞美和讴歌。徐画的马受到推崇,是推崇这种热情奔放的精神。有强烈精神内涵的作品,就是很伟大的作品。就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小说你如果从文笔,内容结构去解析其文学性显然是片面不符合逻辑的。没有精神内涵的作品,只靠技法是不能打动人的。

散步徐先生使中国美术倒退五十年的人,居心叵测,比汉奸都可怕。

我只知道徐悲鸿是中国现代美术的奠基者,我还知道现代人的审美与美学教育是分不开的。至于近四十年没出所谓的大师我只能说:没有英雄的年代是和平年代,没有大师的年代是文化多元化的结果。说中国近些年没有绘画大师的,站出来说说国外有什么大师。国外的粉笔圈圈都能拍卖二亿美元,抹黑徐先生的人你们怎么看。


贰哥奇石


徐先生的时代,西洋美术在中国就是零,学习了就有开端和发展,没有功过之说。这里要讨论的是中国画在徐悲鸿之后有没有和古人不同的面貌。

先说说徐悲鸿尽力提携的二位大师,傅抱石和齐白石,我们就明白徐先生的美术教育理念并不是我们现行的美术教学理念,现行的美术教学理念已经被曲解或者说已经和徐先生的理想已经背道而驰了。傅抱石的山水是前无古人的新面貌,齐白石的花鸟画更不用说了,同样,徐悲鸿的马也是空前的创新。





徐悲鸿本人的国画花鸟画是属于传统的,中国人物画方面,比如“愚公移山”,他结合了西洋画人物解剖,是对中国人物画的新尝试。中国画开始有了全新的水墨人物画,这是新方向。传统的人物画仍然存在,但已经画了千年的中国人物画传统题材的仕女,钟馗,布袋和尚也该出现新的题材了,出现新题材和新的绘画程式并且正在完善它,这就是一种新发展。




我们再比较台湾的美术,国立师范大学美术系,相对少受徐悲鸿的影响吧,结果台湾出国画大师了吗?台湾美术进步50年了?

再看看香港新加坡,美术也不见得好到哪里去。

最后,49年前后有一大批有资质的中国画画家出洋,海外中国画进步了吗?

所以,所谓的徐悲鸿让中国美术倒退50年就是个伪命题。再说,徐悲鸿也没那个本事和超级影响力。前辈留下产业,后辈不思进取,败了家业,怎么就怪前辈入错行了呢?可笑之极。


水心不惑


尊重历史、尊重经典,其实就是对我们自己的尊重,对未来的尊重。而今,徐悲鸿的马已成为经典,家喻户晓,《愚公移山》《九方皋》等创作也成为绝唱,时间证明了这一切!

经典作品不仅承载着艺术创作的高峰,也是民族文化自信的体现!当前,调侃经典作品、抵毁英雄人物、愚弄历史记忆,既超出了娱乐的边界,也亵渎了艺术的神圣!





听雨堂艺术观察


中国美术史第一人……徐悲鸿!

徐悲鸿挽救了中国美术,使中国画昂首重新成为领先于世界美术的最高画种!

徐悲鸿(1895-1953年),汉族,先后任教于国立中央大学艺术系、北平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和北平艺专美术系院长。1949年后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美术学院第一任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第一任会长。徐悲鸿被尊称为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奠基者,他主张发展“传统中国画”的改良,立足中国现代写实主义美术,提出了近代国画之颓废背景下的《中国画改良论》。

诽谤污蔑抹黑徐悲鸿,如同美国污蔑抹黑中医和中国文明,抹黑造谣否定中国历史英雄人物和现代伟人一样,是美国安排的汉奸刻意为之,另有一些人则是出于自私嫉妒而为之。如此重视徐悲鸿的影响力,由此可以看出徐悲鸿实际上是中国美术史第一人。

衡量一位大宗师的标准,不仅是看他的绘画艺术造诣,更要看他对民族美术教育事业的贡献及影响力。徐悲鸿画的马大大超越古人前人,至今无人能接近其水准。当代首席中国美术史学家及艺术评论家陈传席说:徐悲鸿书法为近代第一!

徐悲鸿在中国画艺术保守停滞的情况下力挽狂澜,大胆革新,承前启后,使中国画一扫萎靡颓废之风,重新焕发生命力。

他率先提出教育救国,倾家荡产积极投身抗日捐款中,以钱财、教育等多种方法,直接和间接帮助过的弟子上千人之多,这些人日后均成为优秀的艺术家!艺术上只吸收西洋画的优点部分,融入中国画中为我所用。

徐悲鸿挽救、革新、丰富、推进了中国美术,使中国画当之无愧的昂首重新成为世界第一画种艺术,并为中国美术奠定了方向。他的学术影响着几代人,旗下弟子何止千人,间接学生不计其数。

徐蒋(兆和)体系依然是当今中国最实用最先进最准确的美术教育和学习体系,其最核心的思想是牢牢扎根于中国画的传统根基功底,并适当吸收西画中的部分特点……当然,改开后那些以钱财虚名为利益核心目的的学画者是不会认可的。

徐悲鸿的时代是中国产生最多真正的大师级及优秀美术家的时代,中国现代美术由此呈现出不拘一格,百花齐放,丰富多姿的美术盛世时代。对比而言,近四十年中国没有出现过一位大师级画家就很能说明徐悲鸿的重要性。说徐悲鸿是中国美术史上第一人一点都不为过,也唯有他才配得上这个荣誉!

附:徐悲鸿大师和他的部分弟子:傅抱石、蒋兆和、吴作人、李可染、靳尚宜、叶浅予(帮助过的)、董希文、李苦禅,滑田友、吕斯百、王临乙、冯法祀、孙多慈、沙耆、陈晓南、张安治、费成武、张蒨英、艾中信、文金扬、戴泽、韦启美、孙宗慰、李斛、吉梅文、屈义林、岑学恭,马萧萧,李桦、周令钊、李宗津、古元、宋步云,萧淑芳、张安治、宗其香、李斛,谭勇教授。 后一拨弟子有李天祥、侯一民、梁玉龙、曾善庆、刘勃舒等等,旗下弟子何止千人、间接学生不知其数、所以徐大师一生为中国美术奠定了方向、他的学术引响着几代人。

蒋兆和是中国现代水墨人物画的开创者鼻祖。

王临乙是中国现代雕塑艺术和现代雕塑教学的开拓者之一。

徐悲鸿爱才、识才、惜才、护才的秉赋心性,以及在教育上具有可操作性的训练方法与写实体系。齐白石老人就是他发现并且三顾茅庐真诚的请去北平大学艺术院讲课,才渐渐被世人认可的。当徐悲鸿乘坐四轮马车来到齐家时,齐白石为其诚心而感动:“我一个星塘老屋拿斧子的木匠,怎敢到高等学府当教授呢?”“你岂止能教授我徐悲鸿的学生,也能教我徐悲鸿本人啊!”徐悲鸿说,“齐先生,我徐某正要借重您这把斧子,来砍砍北平画坛上的枯枝朽木!”白石老人有言:“生我者父母,知我者悲鸿”!很明显,徐悲鸿有着卓越的艺术大眼光大视野,炙热的艺术情怀,忠诚的民族心,无私谦虚的大胸怀!他一旦看准了专业上的好苗子,就会想方设法,通过公私渠道,搞到费用、名额,将其送到国外留学,不能送出去的,也留在较好的教育岗位上给予重用;他参观学生、同事的画展时,会率先贴红条预购,以示号召,借此在经济上帮助学生、同事。

徐悲鸿的这些弟子在受聘任教的同时,大多也得到徐悲鸿的提携惠助,有的捐助出国深造,有的撰文力推其艺术造诣。比如他看中吴作人西北写生透露出的中国文艺复兴曙光,褒扬冯法祀以及行军作法对抗战题材的把握,推崇孙宗慰走向西北开拓胸襟眼界的抱负,支持文金扬准谙学理的教学法研究,引蒋兆和为开辟新国画之豪杰,赞艾中信多产质优而寄以希望,期许戴泽、韦启美百尺竿头更进一步。郭味蕖启蒙于上海美专,进修于故宫博物院,后来也是徐悲鸿请进中央美术学院的。

曹庆晖说,如果没有徐悲鸿,这些人的艺术人生或许将是另外一番样子。艾中信说,徐悲鸿“在二十多年持续不断的教育工作中,培养了五辈人才,绵延于今日,实际上形成了一个人数众多的美术教育学派。”而这个学派,后来被我们称为“徐悲鸿美术教育学派”,深刻地影响着中国美术史的走向。往大范围讲,徐派就是中国美术半个世纪历程的主干。

1953年9月26日,徐悲鸿因脑溢血病逝,享年58岁,艺星陨落,一代美术大宗师因积劳成疾英年早逝,悲哉痛哉!按照徐悲鸿的遗愿,夫人廖静文女士将他的作品1200余件,他一生节衣缩食收藏的唐、宋、元、明、清及近代著名书画家的作品1200余件,图书、画册、碑帖等1万余件, 全部捐献给国家。

……


松风雲





白面书生之上官青云


中国艺术需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不同风格的艺术作品不存在谁高谁底。徐悲鸿美术教育的革新有效促进了中国写实绘画进步和现实主义题材表现技法。李燕的老爹李苦禅也是徐悲鸿的学生,没有徐悲鸿的李苦禅就是个拉洋车的,身无分文,很难进艺专进行深造,就这一点,李燕应该有些感恩之情。我们现代人有个恶习,就是把现社会不满和问题怪罪到前人身上,确从来不自我反省,刻苦努力,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 ,想办法去改变现状。这就是自己若过的不好,都怪自己老爹,爷爷,甚至太爷爷。黑孔子,黑岳飞、黑袁崇焕,黑刘胡兰,黑一切在中国历史上有过贡献的英雄人物,想尽一切办法摸黑他们,这是当前社会上一群人的丑恶嘴脸。在当今画坛,李燕没什么名气,也没有过硬的作品,不提李苦禅,谁也不知道他是谁,品评攻击一个品德高尚有民族大义的人,一个帮助过自己父亲的徐悲鸿,却不应该。


中都平原


“中国的美术落后于非洲!”

这是曾游历过世界各国的吴冠中先生,对我国美术教育现状的“当头棒喝”!肺腑之言!

虚与委蛇的“程式”夸赞,即便堆成“大粪村”也不足以挽回,“西画”对“国画”的降维打击“颓势”!

幸好有林风眠老师,虽没有固守陷溺于粗陋的“现实主义画法”,但略微挽回了传统艺术的神韵,找到一些艺术靠谱的“门径”,虽也不太成功。“积粪”百年的“奥吉亚斯马圈”啊!谁愿意当这个劳动模范呢?

积极精准的批判即是“刮骨疗毒”,庸俗的美化坏死足致“病入膏肓”!

高人指点、批判才是真正的对话、深层次解读。

“讳疾忌医”还要温柔的哄骗下去吗?


1.

任何艺术上的权威“独尊”都足以阻碍艺术的创造力!方向一旦“带偏”后果很严重。

徐悲鸿先生,可以称得上国内乃至亚洲绘画大师,特别是东西方文化交汇之际,应该有一个代表性人物完成这一文化交融或“冲突”。他幸运的“生逢其时”,注定成为“一代宗师”!

艺术之所以有价值就是她不是科学,而且不在“功利境界”。“诗言志”、“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澡雪精神”、“独抒性灵”、“师法造化”等等,中国传统文论、礼乐诗教,属于“形而上”之道,从来未有下流、落于“形而下”之器。这是中国艺术的精神与操守!

但是,近代经过西方文化“精神殖民”后的文化艺术,完全被“肢解”、“阉割”,失去文化“自主性”,没有“话语权”!这一种“降维打击”往往以“科学”的名头出现,很有隐蔽性、欺骗性,民众没有不被忽悠了的!

可以说,“固守”西方十八九世纪的绘画“科学”法则,使中国油画和国画双双“残废”,更别提所谓不土不洋不中不西的“结合”了,风马牛不相及!

作为一个绘画爱好者、艺术鉴赏者,近三四十年,我确实没发现伟大的油画或国画作品!其他敢称“经典”的艺术品,就想都不能想,也许只有张大千、黄宾虹除外!但也没有什么“现代性”启示!

反思一下,我们的人民艺术家不可能都不努力吧,那么问题出在哪儿?

2.

只能是:问题出在艺术导向上,一边丢失了“传统”,一边对西方“科学”法则“照猫画虎”式的盲从!对华夏民族艺术精粹的彻底“抛弃”!自掘“根脉”!

比如,素描对“透视法”的“绝对服从”,造型“几何形体”化,这里,错的是艺术“理念”,丢失的是艺术精神、灵魂。人文的毁灭!

现在看来,那是一种“死寂扭曲”的幻觉,严重违背生命灵性的艺术创造精神!

所有报考美院学习素描“法则”的学生,都得先“死”一次,“门外汉”、“半路出身”到有可能是“幸存者”!

英国当代画家大卫•霍克尼,他从古岩画、宋代山水画汲取灵感,毕加索曾对非洲原始木雕艺术迷恋、学习,这些难道不值得我们反省我们的艺术理论吗?

3.

既然艺术早“丢了魂”,失去灵性生命,结果只能是“功利成了当代艺术的唯一目的!”

何况现在已是,到了高度商业化的“后现代主义”时期,已失去艺术本可以参与“国际对话”、良性发展的最佳时机。

美术、绘画本身落后世界水平不可怕,现在是我们的艺术观念、素养“固化”、“浅搁”在另一个时空而不自知!

那就为我们精致的利己主义傲娇吧!

艺术看中的只是“升值”,徐渭、梵高们多傻多可怜啊!

乐活一家之言!共勉!

关注乐活,聊聊艺术,一起吃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