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国际化(特大城市)建设有哪些优势条件?

有错要改


襄阳国际化(特大城市)建设有哪些优势条件?

襄阳官方明确提出国际化城市建设始于2012年,当时的新闻对外宣称至2030年建成区域性国际化城市。

该市提出建设特大城市要早于国际化城市,后来并未提及,个人分析主要原因如下:

一、国家层面颁布新的城市规模划分标准,襄阳城区至今只有200多万人口,而特大城市的底线是500万人口,相差太大,不是十年时间能够达成的目标。

二、襄阳全市人口约600万,但大部分分布在三县、三县级市。若城市规模划分标准不调整的话,襄阳有可能在十年左右的时间实现。
根据国家印发的《关于调整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的通知》
得知,成为特大城市需要500万以上的城区常住人口,意味着襄阳一时半会达不到这个标准。

虽然襄阳暂时无法成为特大城市,但可以依据自身情况打造国际化城市,优势在于东津新区和中国(湖北)自由贸易试验区襄阳片区,这两个区域都有高层次的规划,拥有国家级、省级政策扶持,最重要的是规划层次高于大多数地级市。



襄阳已规划唐白河东津湾大桥,从命名方式就可看出东津新区国际化氛围浓厚,国内外有许多国际化大都市都以“湾”命名,诸如东京湾、杭州湾等等,由此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东津新区就是襄阳建设国际化城市的先行区,也是优势所在!


中国城镇发展研究机构


襄阳人回答襄阳问题!大家好,我是襄阳章甜!

既然说国际化特大城市,那就按国际的标准来执行,联合国通常将10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划定为特大城市,襄阳市目前城区人口接近200万人,已经是联合国定义的特大城市了。但是按照我国的标准城区常住人口500万以上1000万以下的城市为特大城市,襄阳市目前仅仅能成为大城市(国务院规定城区常住人口100万以上500万以下的城市为大城市)。暂不说这些,我们来看看襄阳市的情况!

近日,湖北省下发文件对襄阳市的定位为:省域副中心城市、鄂西北及汉水流域现代化区域性中心城市、鄂豫陕渝毗邻地区区域性中心城市;全国重要的汽车及零部件生产基地、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航空航天产业基地、优质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基地,区域性旅游集散地和目的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可以看出定位中没有提及特大城市,襄阳市区2020年人口规划仅仅为200~500万人,远远达不到我国对特大城市的定义,短时期内襄阳市无法成为我国定义的特大城市。但是襄阳市的发展却有很多优势!特别是湖北自贸区襄阳片区的成立更是为襄阳接轨国际提供的便利条件。襄阳市的正努力“精耕‘试验田’,打造‘新高地’,试出最好‘发力点’,找到真正的‘话语权’。”襄阳片区将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以可复制、可推广为基本要求,积极探索与内陆开放型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新体制、新模式和新途径,对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努力打造汉江流域协同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新高地。

希望襄阳市发展的越来越好,欢迎大家关注襄阳章甜!


襄阳甜


首先襄阳建设特大化城市应该指的是老的标准。根据最新特大城市标准,还差的很远。要理性看待问题。2014年11月,中国国务院发布《关于调整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的通知》,其中规定:城区常住人口500万以上1000万以下的城市为特大城市,目前只有武汉能达到这个目标。


近期特大城市标准

根据《通知》,以城区常住人口为统计口径,将城市划分为五类七档。城区常住人口50万以下的城市为小城市,其中20万以上50万以下的城市为Ⅰ型小城市,20万以下的城市为Ⅱ型小城市;城区常住人口50万以上100万以下的城市为中等城市;城区常住人口100万以上500万以下的城市为大城市,其中300万以上500万以下的城市为Ⅰ型大城市,100万以上300万以下的城市为Ⅱ型大城市;城区常住人口500万以上1000万以下的城市为特大城市;城区常住人口1000万以上的城市为超大城市。




早期特大城市标准


2010年城区人口10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有140个,按照旧的标准,都是特大城市。按照新标准,特大城市是指城区人口500万以上的城市,按照2010年的数据就只有16个。可见当时有不少城市要建设特大城市湖北的宜昌,黄石都在其中,不过宜昌和黄石的中心城区面积和人口规模远远不如襄阳,要建设特大城市目标还比较遥远。





十二五末目标

2015年,襄阳将建成1个200平方公里、200万人口的特大城市,两个50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枣阳独立建成大城市,谷城、老河口组团发展成大城市),两个中等城市(宜城、南漳),1个小城市(保康),宜城市、南漳县城与中心城区对接,形成市域都市圈,保康建成襄阳的后花园。

目前现状

2014年襄阳中心城区建成面积为187.62平方公里。(城区面积和建城区面积不同,城区面积范围更大,建城区面积更准确)目前襄阳大力建设的是4个襄阳建设(文化襄阳,产业襄阳,绿色襄阳,都市襄阳),建设特大城市好久没在新闻上看到了。


科技零食工


襄阳国际化建设并非空穴来风,众所周知湖北襄阳成功创办国家自贸区。

襄阳自贸区在功能定位方向明确指出:

1,中部区域国际货贸及配套服务产业基地。

2,中部区域国际“互联网+”服务基地。

3,中欧班列中重要的现代铁路物流基地。

襄阳凭借优势地理条件和传承至今的历史光芒,行成了南北商贸中转中心的格局,逐渐成为鄂、豫、陕三省以及重庆毗邻区中心城市。

襄阳国际化建设的功能定位必须超前,提前对接国家战略,并加大努力力争成为现实。



襄阳自贸区规划目标:

1,中西部内陆对外开放合作先行区。

2,鄂豫陕区域自贸改革创新引领区。

3,湖北承接产业转移及升级示范区。

睁开双眼,展望未来。眼光长远,中国巨星。辐射中西部,带动鄂豫陕,服务全中国。襄阳目标远大,力争上游,结合实际稳步前进,改革开放引领创新!



依据自贸区发展建设要求,结合周边区域产业功能组织需求,规划自贸区整体空间结构为“两核六区”。

两核:1,自贸区综合服务核。

2,襄阳综保区服务核。

六区:1,襄阳综合保税区。

2,铁路物流园区。

3,高端装备制造区。

4,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产业区。

5,汽车产业区。

6,生产线服务区。



襄阳自贸区还将定位为中国重要的高端装备制造及出口基地。

可见襄阳未来前景巨大,渴望早日建成并服务鄂豫陕渝毗邻区,成为中部地区新的增长级,打造为区域新兴特大城市并吸引带动周边群众就近务工,避免远走他乡的格局。



襄阳建设特大城市的优势:

1,早在上世纪本市已被认定为大城市,因此有往上升格的基础,并非随口一喊的空口号。

2,取决于本地都市圈的构建成果,棚户区改造、东津新区、宜城全市城镇化建设、自贸区扩展以及樊西新区的开发力度。短期内若能实现,未来襄阳跻身全国四十强绝不是一句梦话。

3,襄阳航空、铁路、航运、地铁以及水电格局的规划完善与执行,将助力推动襄阳都市区整体效果和规模,间接成为建设特大城市的要素之一。



三年时间,我相信襄阳自贸区必定取得优异成绩。协同襄阳高新、襄阳经开一齐成为中西部创新创业及就业务工的首选地之一!

三年时间,也是摧城拔寨的最佳时机,凭借汉江流域生态经济带晋入高规格规划战略,力争成为新的经济支撑带。


民间查访专员


年终到,一些网民对GDP比较关心.GDP的奥妙这里就不必要讲了.全国都一样.但是,就襄樊目前的发展状态来看, 六大优势确保襄樊在湖北省率先进入特大城市行列却是不争的事实.

地利优势.襄樊地处南襄盆地,除了西南有少量山地以外,东,北,南都是平原,这为发展特大城市提供了便利条件.特别是2009年内环路,汉江三桥,汉江五桥的规划建设,襄樊市的主城区面积已经达到了175平方公里,与规划的2020年的目标已提前了十年实现.

经济优势.襄樊的地域生产总值在湖北处于第三,从2005年以来一直比宜昌落后十几到二十几个亿.但是,襄樊如果除去县域经济,那么襄樊市城区的经济总量在湖北省占绝对优势,也是除武汉以外城区经济总量最高的城市.

科技优势.目前襄樊是湖北省仅有的两个国家级高新区之一,另一个在武汉,而且襄樊的高新区经济发展速度和科技实力在全国50个国家维高新区中不断前移.同时,襄樊还是多门类的高新产业生产基地,除了生产多类汽车以外,还生产航空航天,火车零配件制造等.这为襄樊今后大发展持下了坚实的基础.

城建优势.襄樊的城建有着十分便利条件,地处平原,城建容易,成本低.前些年襄樊不太重视城建,给外人的印象既土又破,与周围的宜昌,十堰无法相比.然而,几年过去,如今的襄樊城建可以说是日新月异.襄樊的城建已超过过去一些比襄樊强的城市,并吸引来了房地产巨头__万达的进入.

交通优势.襄樊的交通优势是襄樊快速发展的助推剂.在公路交通上,襄樊有二广,福银两条国家级高速公路,这在湖北省地级市上是少有的,也是省,地级干线高速公路不能相比的.在铁路交通上,汉丹,襄渝,焦柳这些铁路均是经济大动脉.以后随着汉丹沿长.荆岳修建,随信的建成,襄樊的铁路交通优势更加突出.也同样是很多地方不能相比的.(为了锦上添花,也可以说襄樊今后的铁路交通优势不存在,以争取更多的铁路项目),还有飞机场等不一牧举.

市场优势.襄樊城区总人口218万,城区现有人口125万.人口多也促进了社销大增.襄樊的社销多年来一直排在湖北地市前列.所以,襄樊吸引来了国美,苏宁等大型商业集团.商业的繁荣,使襄樊变得更加和繁华.

金融优势.由于襄樊近年来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对金融业多种类的需求大增.国内外众多知名金融机构纷纷抢滩襄樊,如交通银行等等,为襄樊大踏步跨越式发展提供了金融支持.


浅_谈320


区块链的运营模式不应该越来越简单粗暴,而是应该越来越精细化、成熟化、精炼化、便捷化、快速化。

区块链按分类可分为一维微型线型区块链、二维小型关联区块链、三维大型网格互交“立体区块链”、大型大分子结构的多“立体区块链”结合型区块链、超级区块链。

“一维微型区块链”好比点与线,一个产业或两相关产业中各程序为点,完整程序为线。

“二维小型区块链”好比直线与直线之间的一个交点/相交线,或曲线与曲线间的多个交点或相交线。

“三维中型网格互交区块链”就需要大型平台或金融机构将小型区块链进行拼凑了,把多相关领域通过支付平台、证券发售、股份、国家贸易分支机构、商城等这些元素的加入及链接作用形成。

“大分子结构的多‘立体区块链’结合型区块链”就好比一个国家,这是一个大型区块链,这样的区块链是需要国家参与其中,并起到总领作用的。

而超级区块链,就是中国的吸附能力,将其它国家或团体建成大型、中型、小型区块链,并收为己用。

传统行业线型区块链化,实际上就是整合第一产业与第二产业,即农业与加工工业。线型区块链的作用就是精简传统行业多余的程序,使传统行业从生产到出品再到消费者消费,效率化、可控化、品质化、直销化、减废化、集成化。

一个传统行业线型区块链集团中,应该有一个研发部门/选育部门、一个土地整改及土地供应部门、一个生产设备安装的工程部门、一个技术宣传部门、一个农/林/牧/渔品生产部门、一个生产数据收集及发布部门、一个技术监测部门、一个深加工及包装部门、一个出品品质管控部门、一个成品仓储部门、一个消费数据收集及发布部门、一个贸易数据收集及发布部门,一个综合信息整合发布的数据平台,一个成品运输部门、一个产品零售部门、一个对外贸易部门、一个区块链整体监督部门、一个司法部门、一个公安部门除此之外还需要第三产业的其它服务行业提供生活区配套设施及服务。

就拿单一的农产品来说,新型农业只需要①土地改革后的大型农场②种子仓储中心③种苗选育基地④机械化播种、灌溉、采光控制、病害防治⑤机械化收割—仓储一体化⑥配套运输设备⑦产品深加工工厂⑧购物平台⑨物流配送⑩消费者。

再看看传统行业,眼花缭乱的广告、散户的选种、不科学种养、仓储、多次运输造成的“降品质”、中间商的层层抬价及过期抛售,等等多余程序让生产者货美价廉,而消费者却天价买得平常物。


襄阳东津新区撰稿人


素有“一江春水穿城过,十里青山半入城”美誉的襄阳,早在2012年时任襄阳市长别必雄就提出打造襄阳特大城市,国际化说不上,只能说是国内和省内特大城市,武汉定位是超大城市,一般省会和直辖城市才能够的上国际化定位,例如上海,天津,武汉,南京等。当然目前的情况是,武汉才是特大城市,而襄阳是大城市。

我们从《湖北省城镇化与城镇发展战略规划(2010-2030)》中可以了解到,湖北省对襄阳这座城市定位是特大城市。襄阳目前不仅要要加强、加快湖北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建设。到2030年襄阳要成为武汉、郑州、西安、重庆四大城市群中的特大中心城市,汉江流域核心城市。有人就疑问了,武汉、郑州、西安、重庆那个不能秒杀襄阳,还建设中心城市,其实这是对定位没搞清楚,襄阳是定位这4个城市圈中心的位置建设特大城市。上图说明。既:襄阳市联通关中城市群,中原郑州城市群,武汉城市圈,成渝城市群。在这4个群圈中打造一个特大城市中心。

同时襄阳定位汉江流域中心城市,体现城市大格局和汉江流域的核心主导位置。襄阳这座城市“承载两千八百年几度辉煌之荣光,复兴三千里汉江流域中心城市”从最近几年城市宣传定位,可以看出襄阳打造特大城市的决心和信心,最近一年GDP更是突破4000亿大关,城区中心人口由过去2013年不足200万,到2017年人口超过200多万(襄阳市总人口605万),城市规模2013不到200平方公里,到2017年已经超越200平方公里达到368平方公里,预计襄阳到2050年城市面积将达到400平方公里以上、城区人口达到500万规模以上,真正意义上实现中部特大中心城市。

襄阳商贸项目最近几年正在逐渐发挥强大的动力 ,2017年湖北省第四家保税物流中心获批,位于襄阳市高新区,面积0.281平方公里。

同年,中国(湖北)自由贸易试验区襄阳片区揭牌仪式在襄阳高新区举行,规划建设21.99平方公里。

另外襄阳的基础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大力开发建设,襄阳在2018-2020年为期三年的棚户区改造项目,计划总投资32亿元,需征收房屋共计4336套、建筑面积约40万平方米。目前该项目已经启动。同时襄阳的东津新城建设已经初具规模,规划面积218平方公里,在该区的襄阳高铁站2019年建成通车,该高铁站是湖北省仅次于武汉站的第二大高铁站。未来的襄阳必将发展强劲,打造特大中心城市,和汉江流域核心城市,已然不是梦想而是会发生的现实,腾飞吧,襄阳!


怡阅荆楚


襄阳国际化(特大城市)建设优势如下:

①依托国家级保税物流中心着力提升进出口贸易,引导境内企业实施外向型转变,启动特色商贸跨国贸易中心的建设。

②围绕国家自由贸易试验区开展产业化纵深工作,打造鄂豫陕毗邻地区经济增长极。切实巩固地区工商企业现有实力的基础上,支持做大做强并冲出国门。

③结合汽车产业基地以及现有外资企业建立地企合作机制,沟通本地外资企业建成招商引资桥梁作用的枢纽,为全市外资引进工作争取新机遇。

④加强国际合作对接一带一路国家级政策,大力发展内外资本合作共赢,有效提升国际市场占有率。

⑤加大对外文化经贸交流,以本地优质的文化教育资源率先构建鄂西北国际学术高地。引导本土特色文化资源融入世界文化,力争建成区域性多元化文化国际交流服务中心。

⑥加快时代特色之都建设,以汉江流域中心城市和中国新能源汽车之都之底蕴,配合新时期发展观,建设中部地区重要增长极。

⑦完善城市综合配套设施,将襄州区、高新区整体纳入中心城区范围。提高人民群众生活幸福感及增设配套设施,培育市区卫星镇构成襄阳都市区支点战略区。


mangmang难遇


什么时候襄阳也开始吹牛了?!中国象襄阳这样的三线城市实在太多了!离国际化(特大城市)相差十万八千里!还是撸起袖子加油干!城市靠吹是吹不大的!努力干好实事!等靠谱了再吹!!!


梦中想着你211620873


房价别搞得太高了好吧。不然下面县市怎么在市区买房定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