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发之涡扇15究竟有多厉害,在世界上处于什么水准呢?

大国武器


截止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任何可靠的媒体宣布涡扇15正式定型量产,关于它的各项数据也没有公布,但我们可以以国产太行发动机、俄罗斯AL31F和117S三款发动机为参考,综合各国的航空发展史和平均水平,去猜测涡扇15的技术细节。

经查阅资料发现,以上三种发动机的推力大概都在14吨左右,改良版的俄制117S甚至达到了17.7吨推力的惊人水平,已经比美军F-22使用的F119发动机15.8吨推力领先很多了。而我国的国产涡扇15会大量借鉴俄制117S,在此基础融合我国的材料和加工技术,改进而来的涡扇15的推力应该在15到18吨左右。

其次在发动机使用寿命方面,参考前面三者中最高的是太行,大概在3000小时左右,这是国产技术已经能够达到的技术成就了。而117S以牺牲寿命为代价提升推力。借用它的技术后涡扇15的使用寿命应该在3000小时左右。在这方面中俄发动机远不如美国,美制F119发动机设计寿命高达12000小时,强大的材料和加工技术让我们望尘莫及啊!这款发动机随着F-22一起诞生,已经服役十多年了。

接下来我们大概盘点一下我们熟悉的几个航空发动机的生成国,分析一下涡扇15处于一个什么水平上。首先说美国。

美军航空发动机的主力是F110,F15E和F16等多个型号的高性能战机上都有它的身影。以F110GE-100为例,它的推力可达到15吨,而涵道比仅为0.87,属于小涵道比航空发动机。借助美国高超的加工工业和材料技术,F110GE-100的使用寿命为4000小时;随着F35一起出现的F135航空发动机才是美国最杰出的的工业之花,不开加力就能打到18吨的推力,开加力简直天下无敌了。就是下图这款。

法国生产的M88-2发动机最大推力为8.8吨使用寿命为4000小时左右,还不如我国现有的技术水平,虽然都是模仿别人起家,但是法国明显已经被我们甩在身后了。阵风战机就是因为动力不足才被很多用户拒绝的,当年我们不愿意购买幻影2000也是因为它的动力水平并不是很优秀,从二战结束之后,法国就深受发动机问题的困扰,在这个领域中法算是难兄难弟了。

日本尝试自主设计生产的发动机中,最为优秀的就是为FX-91,但它的一般推力也只有可怜的11吨,加力推力勉强达到15吨的水平,下图是日本官媒给出的数据,是很好的证据了。这个水平仅相当于我们的涡扇-10而已,毫不客气的说,小日本在航空发动机领域就是个垫底的国家。

可见涡扇-15的性能处于美国之后,但并不落后于任何一个区域性大国,甚至还保持着一定的领先。随着中国海量资金和人才的投入,国产涡扇15航空发动机的前景非常光明,中国空军需要大量的高性能发动机来弥补国产战机的性能漏洞,这种需求正在强烈刺激着中国航空技术,让我们共同等待搭配涡扇15的歼20实机亮相的那一天吧!,


兵器世界


2017年,涡扇15的最后上机实验已经实验完毕,作为歼-20的御用发动机,涡扇15在国际上的定位非常先进,通过计算机的模拟系统,涡扇15和F22战斗机的发动机的技术水平已经达到了持平的水平,在最大功率、进气能力等重要指标上,甚至超越了美军,因此,涡扇15在世界上,已经处在了领先水平,但是依旧存在很多问题。

相比于美军最先进的F-35,115V型发动机来说,涡扇15还是存在很多的问题,由于体积问题,导致了歼-20在使用涡扇15的时候,不得不放弃鸭翼的布局,只能借用美军F22-B的设计布局,才能搭载的了这款功率强劲的发动机,使得歼-20在技术需要更多的时间来磨合,因为上世纪开始,大量的采用了苏制战斗机的发动机,因此,对于涡扇15来说,是我军的一次大规模的改革,首批歼-20将搭载最新的涡扇-15作为御用的发动机。

对于歼-20来说,从设计到建造,更多的采用了美军的研发设计基准,但是由于美军的设计过于超前,歼-20相比于歼-18等老式的战斗机在布局上有很大的不同,而美军对于歼-20以及新型的涡扇-15发动机得到了重大的关注,大量的数据已经从技术层面超越了F-22的发动机 ,因此,美军在未来的作战中,将中国空军的歼-20作为最大的假想敌,而大量的数据看出,涡扇15虽然已经达到了领先水平,但是该型发动机已经研发制造了将近15年,技术超前不多,将很快被西方超越,因此,涡扇-15还需要大量的改进才能最终使用。


楠竹一


涡扇15非常先进,很厉害,在世界上属于顶尖水准。目前世界上推力最大的发动机是美国研制的f135航空发动机。该发动机的最大推力为18吨。ws15发动机的推力也同样为18吨。

图为涡扇15发动机设想图。


涡扇15发动机是我国专门针对第五代隐形战斗机研发的一款新型大推力发动机,该发动机最大的特征就是推力比较大,仅次于目前世界上推力最大的f135发动机,不过涡扇15发动机有一项技术是f135发动机没有的,那就是矢量尾喷技术。

图为美国F119发动机,这是一种二维矢量发动机。


发动机矢量推力技术是第五代战斗机必须有的技术之一,f22战斗机的f119发动机采用的是二维矢量发动机,而俄罗斯的su57战斗机使用的117s发动机则是一款轴对称三维矢量发动机,目前,我国正在一架歼10b战斗机上测试第一款三维矢量发动机,如果测试成功,将肯定会被应用到吴扇15发动机上,届时涡扇15发动机将会成为大推力和矢量推力为一体的先进发动机。

图为涡扇10发动机,是目前我国空军装备的推力最大的发动机。


wS15发动机最大的缺陷就在于它的寿命比美国的f135发动机要短很多,美国f135发动机的寿命可达4000小时。但涡扇15发动机的寿命大概只有2000多小时,这也是我国截至目前仍然没有把涡扇15发动机投入服役的原因。涡扇15发动机限制其寿命提升的主要因素就在于其材料不够先进。材料是一种很难突破的技术,其他的科学技术都可以通过反复的研发来取得突破,但是材料必须得掌握其配方,否则不断的尝试,最终也有可能走的是一条死路。

图为117S发动机的三维矢量尾喷口,我国也正在研发新型三维矢量尾喷。


对于涡扇15发动机,我们还是应该有足够的耐心,一定要吸取当初我国研发涡扇十太行发动机时遇到的教训,涡扇10发动机当初就是因为着急服役而导致其技术并不成熟可靠,在服役之后暴露出寿命短,首翻时间短,无故障间隔时间短,甚至故障种类还比较多的问题。在涡扇15的研发当中,我们一定要想办法把所有的问题都解决在研发阶段,千万不能带到部队服役之后才去解决。毕竟研发阶段解决问题更加彻底,随时都能推倒重来。

图为我国正在歼10B上测试的矢量尾喷。


不过作为我国而言,我国能从1949年建国到现在,研发出具有世界先进水准的涡扇15发动机,已经实属不易,我们还是应该给予足够的鼓励,毕竟世界上能够研发出大推力战斗机发动机的国家,已经只剩下中美俄三家。我们作为其中之一,还是要对自己的航空发动机有足够的信心的。


海事先锋


涡扇15是专门给第五代战机配置的动力,那么显然就是给歼20使用。涡扇15的出现也说明中国航发已经站稳了脚跟,前有涡扇10作为基础,那么涡扇15的研发也有了新的起点。

但两者的研发路线是不一样,涡扇10来自CMF56,而涡扇15来自R79发动机,从公开的技术参数上看,涡扇15加力推力在161千牛,推比超过10。

就仅仅数据对比,F-22使用的F-119发动机改进型加力推力在173千牛,量产型在155千牛,也就是说涡扇15对飚的就是F-22使用的F-119发动机。毕竟都是五代机,那么发动机的动力也应该跟上,从这方面讲,中国的航发技术也确实赶上来了。

缩小了与西方先进航发之间的差距,按照这个势头,再过10年、20年,我们完全有可能达到西方的先进技术水平。就像我们研发歼20一样,让西方观察家大跌眼镜,奇迹就是这样创造出来的。


川陀太空问答


涡扇15的地面试车已经完成,这款发动机主要是给第五代战斗机使用,那么很明显就是给歼20战机使用了。涡扇15的推比在10以上,涡轮进口温度1850K,这个指标已经达到世界军用航发的顶级水平。

推力在161千牛至181千牛,相当于美军的F119发动机,用在F-22上。与美军现役的F-135发动机相比,最大推力上还逊一些,但用于歼20也基本是够用了。

涡扇15预计在2020年完成研发,对我国五代战机而言是个很大的消息,意味着动力系统的问题解决了。从1990年代我们在发动机短板上的落后,到今天追上世界先进航发脚步,我们花了30年左右的时间,其实已经算进步很大的,以后还有提升的空间。

涡扇15之后可以再提升推力,毕竟大家都在进步,没有人会停下脚步等你追上来,歼20有望在2020年之后使用上涡扇15发动机。


军情瞭望台


额,还没出生就评价性能不好吧?不过可以从设计指标、研发进度方面来简单说下:

涡扇-15按照目前已经流传了很长时间的设计指标来看,对标的是美军现役的F-119PW-100型发动机,也就是F-22A型战机的配装发动机。该型发动机的核心机确定是624所在研发(可能得到了一定的技术援助与预先研究协助),低压段目前交给606所在匹配,研发进度目前还在高空台状态;发动机的设计与结构以及工艺细节只有细碎的描述(比如类似于F-135的锯齿形尾喷管)。

但是总体性能还是可以猜测一二的:最大加力推力不小于150千牛(也有消息说指标已经提高到了160甚至180千牛,但是笔者认为小涵道比发动机要做到这么大的推力数那是天顶星科技,不现实),最大军用推力不小于100千牛(对标F-119),整机推重比不小于9(接近整机推重比10这一第四代航空发动机的基本门槛标准),并具备较好的推力曲线,较好的可靠性与可维护性。从这些情况来看,若涡扇-15能够顺利定型,其总体性能将和F-119相当,比较类似于俄罗斯“产品-30”型发动机,落后于美军的F-135发动机。饶是如此,这也是当今世界上仅有的四款第四代大推力航空发动机之一了。

但目前的问题在于,涡扇15进度非常不乐观,远没有达到可以上机的程度。比如某位大佬就在公众号里隐晦地提到,“涡扇15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来重新调整提高”;此外还有一些或真或假的消息,甚至一度传言说涡扇15“已经处于半停工状态”、“濒临下马”。总的来说,军武菌相信,“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作为工业皇冠上的一颗明珠,第四代大推力军用航空发动机这座珠峰我们必须要拿下,也应该被拿下。


军武次位面


中国航发涡扇15一点也不厉害,整体指标处于美国上世纪90年代的水平,甚至还不到。到现在也没有定型生产,实在是效率太低,耽误了整个空军的发展。

航空发动机最重要的参数是推重比,没有之一。比任何参数都重要,脱离推重比谈推力毫无意义。WS-15推重比应该能达到9+,达到10很困难。在这一代发动机WS-15肯定是垫底的,毕竟实力摆在那里的,爱幻想的先把脑洞关一下。美俄欧,咱们能比过哪个?

F-119 11.7(1990首飞,97年装F22)

AL-41 11.1(1985开始研制)

F-135 10.5(2006年飞行测试)

EJ-2000 10.2(1991年原型机试车)

WS-15 9+(研制中)

国产WS-15还在研制中,估计还得一段时间才能完成。该发动机推重比设计是9,想努力达到10。WS-10推重比8,还不成熟。WS-15想达到10是非常困难的。

涡扇15还在研制中,人家都用了多年了,F119用了20年了。

使用寿命比美欧的要短很多,能达到人家一半就已经很了不起了。比俄罗斯的肯定也不如,人家毕竟世界前排就座。

可靠性差的就更远了,这个就不多聊了,全是眼泪。看看汽车发动机吧,就知道了。

世界上能生产军用发动机的国家,就那么几个。同级别发动机,WS-15垫底。能生产出来,好用就行了,别谈江湖地位了。

上级为什么把航空拆分了,独立成立了发动机公司?是因为航空发动机发展速度缓慢,花了那么多的人力物力和金钱,一事无成。上层怒了!

比人家落后30年,还迟迟拿不出来,还有人说多厉害,不可笑吗?!

人家是厉害,咱们落后15年不行吗?!


微凉云意


涡扇-15预计和F119处于同一水平,这也是美国第四代隐身战斗机F22“猛禽”搭载的发动机。最大推力为90多kN,最大加力推力150多kN。

上面的猜测是空军装备研究院军事专家张文昌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所回答的,涡扇-15如果装备部队的话,解决了我空军歼-20最严峻的“心脏病”问题。此前,歼-20公开亮相时,曾有专业人士特意用声纹分析其搭载的发动机类似,经比对是俄制AL-31的某款改型,尤其是核心机声纹特征完全相同。

我们知道AL-31是俄罗斯苏-27搭载的发动机,也是三代机中的典型代表。由俄罗斯“土星”科研生产联合体股份公司制造,具有加力燃烧室的涡扇发动机。曾帮助苏-27创下多项世界纪录。而AL-31也具备发动机尺寸小、推力大、稳定性高、维修简单,耐用等特点。这也和美制F100和F110处于同等水平。随着F22和F35搭载的F119和F135的问世,也让AL-31与之形成代差。而歼-20和F-22相比最大的短板就是发动机,搭载AL-31的歼-20还不能算真正意义上的四代机。

对于涡扇-15我们需报以乐观的态度,但是也需要极大的耐心。目前世界最强战机发动机是F35搭载的F135,其最大推力124.5kN,最大加力推力191.3kN,这比F119超出许多。美国为了研制F135,耗时20年时间,而且还是建立在非常雄厚的航空工业基础之上。发动机决定一款战斗机的性能高低,涡扇-15必将成为我空军里程碑式的发动机,它不仅摆脱了我国依托俄制发动机的窘境,更是保障歼-20批量生产的基石。


航空之家


涡扇15是专为歼20配置的发动机,现在是由我国独立研制。航空发动机可以称为一个国家工业皇冠上的明珠,从理念、设计、材料、锻造、金工、组装、高台试车、风洞试验,缺一不可,达不到要求不可,发现问题又要通盘考虑,修改、重试⋯

以前我们都是仿制歼七係列,七十年代的成都四二0厂,每晩上发动机的轰鸣声犹如电厂开闸放汽的声音,响彻夜空,所以记忆犹新,也仅仅搞了一个涡扇10。

我国发展航发动机也是改革开放中后期才规模性启动,也不过二、三十年,在设计,材料与金加工上与其它老牌工业国家相比,差距是较大的。

歼15发动机就是比较美国F22战斗机使用的F119发动机在性能上持平并且超越。

按照设计要求,五代机的隐身、超音速巡航、超级机动,这就要求发动机要大推力、低油耗、小涵道比,这对涡扇15的难度提高不少!

歼20的庞大身躯的确比F22重一些,推力相应要达到17T,而F22的F119发动机推力为15.5丅。

所以涡扇15发动机的总重限制在1700千克。

低涵道比是照顾战机在高空、高速的性能,苏27升限为2000M,歼20则要求达到25000M。F119涵道比为0.27,涡扇15涵道比为0.3,我们研制的涡扇10发动机为0.68,降低O.38,理论上油耗不增加。
与美国的F119与俄罗斯的苏30处于同一水平。

我们期待涡扇15发动机的早日诞生。


良人执戟2


我是“麻辣战争”头条号主编龙舞风行,大推力军用涡扇发动机制造难度之大,要求至高,堪称是军事航空工业皇冠上的明珠级别。

其研制难度超过核武器,超过洲际弹道导弹,超过核潜艇,虽然它仅仅是一台重量一吨多,直径不过一米的钢疙瘩。

目前能够研制大推力军用涡扇发动机的国家只有美国和俄罗斯,我国算是第三个挤进这个阵营的国家。即使是航空工业一直保持先进水平的英国和法国,都没有能力研制这样级别的涡扇发动机。

我国正在研发的涡扇15是第四代军用小涵道比大推力涡扇发动机,目前其性能参数是严格保密的,根据网络传出来的消息,大概推测其性能为:推重比达到10的级别,加力推力约17-18吨。

这样的性能指标,和之前的国产涡扇发动机相比,已经非常了不起的水平,但是,和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然有差距。

涡扇15如果能在2020年按时交付,标志着我国涡扇发动机勉强跻身世界一流水平,但是在一流中是垫底的,既不如俄罗斯苏-57即将装备的产品-30发动机,也不如美军的F-22战机装备的F-119发动机,更不如F35最新装备的F-135增推版发动机。

目前最先进的大推力涡扇发动机是F35即将使用的增推版F-135发动机,据说其加力推力到达了20.4吨,这个数据令人有一种望尘莫及的感觉。

歼20如果装备了涡扇15,由于涡扇15是三维矢量发动机,超音速巡航的能力就没什么问题了,近距格斗能力显著增强。

但是,我国的发动机技术毕竟底子太薄,涡扇15即使能够服役,从技术上看也不会很成熟,会有一个漫长的不断改进过程是肯定的,根据服役暴露出来的毛病,涡扇15再出涡扇15A、B等型号。

因此,对于刚刚服役的涡扇15,大家不能一下报太高的期望,缺陷肯定很多。据未经证实的网络消息来源,涡扇15油耗比较高,还有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是油门响应速度很慢,据说油门响应速度超过10秒,而苏35装备的F117S发动机,油门响应速度是2.1秒。

关注“麻辣战争”头条号,关注世界军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