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最厉害的猛将有哪些?

诗文教子




历史上厉害的猛将很多,最厉害的大概还要数得上粟裕将军。

要想知道粟裕有多厉害,我们不妨来看看十大元帅对他是怎样评价的。

刘伯承元帅说,粟裕是人民解放军中最优秀的将领,是中国的战略家。智深勇沉,非常优秀,百战百胜,有古代名将之风。

林彪这样评价粟裕,善于打神仙仗,能在敌人包围的态势下打冒险取胜之仗。打仗真行,他打的仗我都不敢下决心。

朱德元帅说,苏玉决心果断,不轻易改变决心,特别能领会统帅部的战略方针和战略意图,善于捕捉战机。

大将陈赓将军说,古往今来,有两种人最危险。一是功劳太大的人,一是不迎合上司的人。这两个特点你都有,你被别人整就太正常了。



粟裕将军和其他的军事将领不同的是,他没有读过军事院校,和毛泽东一样,是湖南的师范生。

在红军长征的时候,粟裕担任红军第十军团参谋长。他在方志敏的带领下,组成了北上抗日先遣队。

当时他们的任务就是吸引国民党军队的主力,为红一方面军长征作掩护。当时他们的角色就像作战时的敢死队一样,基本上都是有去无回的。


在谭家桥和怀玉山的战斗中,红十军团基本上被国民党军队全歼,方志敏也在被捕后牺牲。只有粟裕抓住了稍纵即逝的战机,突出了封锁线,建立了浙西南游击区。

当时面对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粟裕硬是用半年的时间,把自己的队伍从400人发展到上千人,还建立了自己稳固的根据地。



抗战爆发后,粟裕的部队被划进新四军第二支队,担任副司令员。

粟裕率领自己装备低劣的部队,先后在韦岗战役和水阳镇伏击战中,一共消灭了日伪军400多人,在江南地区打出了新四军的威风。

皖南事变爆发后,粟裕被任命为新四军第一师师长。他指挥自己的军队发挥一不怕苦二不怕累的精神,连续作战42昼夜,发起了130多次进攻,共消灭日军800多人,确保了根据地的稳定性。

1944年,粟裕利用日军调集重兵发动豫湘桂战役,江南兵力空虚机会,连续发起了多次进攻,共消灭日伪军4000多人,策反伪军1000多人。

1945年,粟裕将军升任华中野战军司令员,他指挥高邮战役和陇海线徐海战役,共消灭日伪军2万多人。



在解放战争初期,粟裕主动向即将向自己发动进攻的国民党中央军主动进攻,六战六捷。共消灭国民党军队5万多人,为解放军歼灭美械装备的国民党军,积累了丰富的战争经验。

1947年5月,为了打击国民党中央军的嚣张气焰,粟裕发起了孟良崮战役,灭掉了国民党王牌军中间的王牌74师。



1948年9月,粟裕在对中原地区国民党军队连续取得胜利的情况下,发起了济南战役。不久后又解放了山东全境,为淮海战役的举行准备了条件。

两个月后,淮海战役打响,在粟裕的指挥下,以伤亡13万人的代价歼灭国民党军44万人。毛泽东同志这样评价到:淮海战役,粟裕同志立了第一功。

1949年,粟裕率领第三野战军,席卷京沪杭,解放了华东和华南地区。



新中国建立后,朝鲜战争爆发。毛泽东本来打算让粟裕带领中国人民志愿军前往朝鲜战场,怎奈粟裕因为身体的原因,必须休息静养,才不得不派彭德怀去了朝鲜战场。

1955年,在评定军衔时,粟裕将军高风亮节,坚决不接受元帅封号,最后被封为大将。


虽然在后来的岁月中,粟裕受到了不公正待遇。但他坚持不辩解,不争论,他对那些不理解的人说:革命战争年代,那么多人都牺牲了。我们能活着就已经很荣幸了,没必要争取那么多。

粟裕默默承受着很多不公正待遇,他拒绝开发和批斗其他革命战友,包括那些曾经批判过他的人。

直到1984年,粟裕将军去世的时候,他的冤案都没有被平反。1994年,在他去世十年的时候,才终于迎来了迟到的公道。人民日报和解放军报同时刊登文章,为粟裕将军平反。


新知传习阁


楚汉争霸时期;项羽、韩信、彭越、樊哙、黔布。

西汉时期;周亚夫、卫青、霍去病、李广。

东汉时期;耿弇、马援、班超。

三国时期;关羽、张飞、赵子龙、马超、吕布、黄盖、张郃、邓艾。

唐朝时期;李靖、尉迟敬德、李光弼。

宋朝时期;岳飞。

明朝时期;常遇春、蓝玉、戚继光。

清朝时期:左宗棠、


求圆4


秦:蒙恬、蒙义,汉:韩信、项羽、霍去病、三国:张飞、关羽、吕布,唐:秦叔宝、尉迟恭、罗成、李靖,薛仁贵,宋:杨延昭(杨家将)李刚、岳飞,明:蓝玉、徐达、袁成焕、吴三桂,清:多尔衮、年羹尧、曾国藩,民国冯玉祥、张作霖、吴佩孚,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十大将、55上将、225中将1008少将



大风196272470


中国历史上最利害的猛将有哪些?

通常人们都知道勇猛非凡的楚霸王,白起,常遇春,蓝玉等,他们的英勇事迹可畏众所皆知,近代建国前还有一些智勇双全的隐蔽工作者的事迹就不一定如雷贯耳了。

我国开国上将李克农并没有上战场冲锋陷阵,而他所做的工作可畏惊天动地,除与各国间谍惊心动魄的较量,还得专于那些搞暗杀,搞破坏的敌特斗智斗勇,李克农将军战斗在敌人的心脏里,每截犾一个重要情报,在战场上胜过千军万马,这就是智慧的较量,战功显赫的陈赓大将也是情报工作的领导人之一,直属周恩来总理领导。

战埸上勇猛将士就近代而言,从元帅到大将,上将,中将,少将,校官是数不胜数,就一个开国中将王近山,王疯子,那打起仗来可是什么恶仗都能打,让敌军听了他王疯子的名字都害怕的主,但是情报战线的英雄不是谁都能做,那可是九流三教,样样精通,外语还得精通几门,而要破译多国密码,一个大规模的战争,重要情报决定整过战场的胜利,所起到的作用不亚于几个师威力。

李克农上将所领导的地下工作者,于美,苏,日,戴笠,毛人风等敌特的较量不比战场上的枪炮逊色。再见!

[请关注紫气东来]



9紫气東来


按照我的习惯,我还是从每个朝代/时代都挑选出一位将军,来代表他那个时代最厉害的武士吧(由于定位是“猛将”,因此各个朝代的君主,比如刘裕、李世民等就不在讨论之列了):

1、上古时期:蚩尤。

2、前三代(夏、商、西周):后羿

3、春秋战国:白起

4、秦(包括秦末汉初):项羽

5、西汉:霍去病

6、东汉:耿弇

7、三国:吕布

8、晋(包括五胡乱华):慕容垂

9、南北朝:陈庆之

10、隋:韩擒虎

11、唐:李靖

12、五代:李存孝

13、宋:岳飞

14、元:木华黎

15、明:常遇春

16、清:左宗棠。


青言论史


我介绍一下开国上将中的一位猛将。他是一个“其貌不扬”的农民上将,他是一个“默默无名”的低调上将,他就是百战百胜,大器晚成的“旋风司令”韩先楚。

红军时期的韩先楚

韩先楚出身鄂豫皖区红军,但长期在地方部队序列作战,距离领导远,知名度和影响力不够,所以没能成名,成长进步也慢。陈锡联、陈再道、许世友等同样是鄂豫皖出身,但人家在长征结束时都是军、师级别的干部,韩先楚直到随军长征达到陕北,都一直是个营长。

韩先楚真正的成名战是红军西征,他力排众议,公然违抗西征军总指挥彭德怀“置定边于不顾,继续绕道前进”的指示,一战攻下宁夏定边城,这也反映了韩先楚的作战风格——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敢于坚持己见,这种风格伴随他的一生,获得巨大成功。

抗战时期的韩先楚

抗战爆发后,红军改编为八路军,韩先楚担任八路军115师344旅688团副团长,旅长是名将徐海东,参加了著名的平型关大捷。此后,韩先楚历任115师344旅副旅长、代旅长、新3旅旅长兼冀鲁豫军区第3军分区司令员,终于成长为独当一面的人物。

熟悉韩先楚的人都知道,他是一个真正不怕死的猛将。每当战斗最激烈时,韩先楚便眼睛发红,提着手枪直奔前线,就算送死也不怕,就像一头发怒的狮子,挡都挡不住!

解放战争时期的韩先楚

解放战争是韩先楚大放异彩的阶段,主要战功是辽沈战役和解放海南岛。

1945年8月,日本刚刚投降,韩先楚便奉命到达东北,担任东北民主联军南满第4纵队副司令员,由于纵队司令员吴克华不在位,韩先楚是实际上的4纵负责人。

在东北,韩先楚的军事才能得到充分发挥,创下“三个第一”。

鞍海(鞍山、海城)战役中,韩先楚迫使国民党第184师起义,而且是允许对方带着武器投诚,创下第一个迫使1个师火线起义的记录,毛主席专门发电表扬鞍海战役打得好。

新开岭战役中,韩先楚在敌我双方兵力相当,我军伤亡很大的情况下,力排众议,坚决战斗到底,最终全歼号称“千里驹”的国民党第25师,创下第一个歼灭国民党1个师、第一个用1个师打掉敌军1个师(解放战争期间,我军几乎都是以优势甚至数倍兵力围歼敌军)的记录。

需要说明的是,这些战绩是在我军初入东北,四平保卫战失利,处于战略被动的劣势下取得的,为我军四保临江乃至今后的战略反攻夺得了宝贵时间,毛主席亲自起草电报嘉奖。

1947年四保临江战役中,作为4纵队副司令的韩先楚没有盲从级别更高的3纵队领导制定的作战方案,而是坚持自己的作战方案,最终成功说服陈云和肖劲光,让韩先楚统一指挥3纵、4纵两个纵队作战,这种安排实属罕见,充分表现了韩先楚的过人之才。

在韩先楚的指挥下,四保临江的战役取得重大胜利,东北战场上开始转入战略反攻。

东北战场进入战略反攻后,韩先楚一发不可收拾。冬季攻势中,他率3纵奇袭威远堡,全歼国民党第116师;辽沈战役中,他率3纵坚持“哪里有敌人就向哪里打,哪里枪声密集就往哪里集中”的原则,先后参与攻克锦州、歼灭范汉杰、廖耀湘兵团。 

由于韩先楚指挥的3纵勇敢迅猛,攻无不克,所向无敌,很快成为东北野战军的五大主力部队,让装备精良的国军吃尽苦头。坐镇东北的几任国军最高指挥官,包括陈诚、杜聿明等在内,都称韩先楚是“旋风司令”,他指挥的3纵也被称为“旋风部队”,

解放海南岛的不世功勋

解放东北后,韩先楚和他的“旋风部队”所一路南下,从白山黑水打到华中、华南,率部攻克武汉,解放长沙,一直南下追击,打到雷州半岛,担任第12兵团副司令员兼第40军军长。

蒋介石为了负隅顽抗,苦心经营海南岛。在海南岛,由号称“消灭日军最多的中国将领”薛岳亲自部署,构建了海、陆、空三位一体的立体防御,美名其曰“伯陵防线”,宣称一只鸟、一只耗子都别想偷渡进来。

当时解放军刚经历了金门渡海作战惨败,全军上下都对渡海作战产生了很大顾虑,打算修整一番,有了一定把握再打,基本要推迟到当年元旦、春节左右再发动进攻。

15兵团司令部的邓华要求推迟、广东军政委员会的叶剑英要求推迟、四野司令部的林彪同意推迟,中央军委和毛主席同意推迟,这几乎上下一致的共同意见,就连负责防御的薛岳也坚定地认为,解放军在金门失利后不可能很快再打海南。

但韩先楚不干:海南必须要打,宜早不宜迟,现在就要打!

从3月到4月,身为40军军长的韩先楚数次致电上级,表示“大规模渡海作战条件已经成熟”,在没有得到回应后,他甚至自己署名,分别致电15兵团、四野、中央军委和毛主席,要求立即发起海南岛战役,表示“如43军未准备好,愿率40军主力渡海作战”。

韩先楚的坚持终于收到成效,4月10日,中央军委同意强渡作战。

换做以前,上级一下令,大家都奋勇争先,冲锋在前,但这回很多人都不想第一拨上去登陆,因为第一拨几乎就是送死的,大家对金门作战的失利已经有阴影了。

韩先楚本想挨个点名,但想了想后,他决定第一拨上船登岛,怕死就不当解放军了!

什么叫以上率下,率先垂范?这就是!

4月16日,海南登陆战开始。5月1日,海南岛全境解放。6月27日,美国第七舰队隔断台湾海峡。如果不是韩先楚,海南的命运会怎样?

这就是战略眼光,这就是猛将决心!全军上下,竟没一个有如此见识和胆魄!

抗美援朝时期的韩先楚

抗美援朝战役中,彭德怀任总司令,韩先楚任副司令员、19兵团司令员。彭总坐镇后方指挥,韩先楚则是深入前线指挥作战。

面对不可一世的美国和联合国军,韩先楚毫不畏惧,越战越勇,越是强敌越让他兴奋。特别是第二次战役中,韩先楚的决策和前线指挥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韩先楚首先提出“先取德川、宁远守军,后穿插三所里,重创美军”战役策划,并作为前敌总指挥,亲自部署指挥38军、42军取得大捷,对第二次战役胜利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坐镇指挥的38军被彭德怀元帅誉为“万岁军”,彻底打出了中国军队的世界威名。

曾有人问过著名猛将许世友:在中国的众多将领中,你最佩服谁?他的回答是“最佩服韩先楚。”为什么?他回答说:“他有勇有谋。”

我是专注历史文化的狄飞惊,欢迎关注我!


狄飞惊


中国历史上最厉害的猛将,当属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上将——许世友!

许世友是湖北麻城许家洼人,不过现在这个地方属于河南信阳市商城县。

图中圆点就是许世友故乡许家洼。

许世友出生于1905年,父母都是贫苦农民,早年在少林寺出家当和尚,法号永祥。

1926年,在湖北武汉武汉国民革命军第一师第一团任连长时,接受革命思想,加入共青团。蒋介石汪精卫先后背叛革命后,革命陷于低潮,许世友这时毅然放弃军职,回到家乡参加了黄麻暴动。

许世友在红四方面军中,担任团长,是重要的作战将领。1933年7月许世友又任红九军副军长兼二十五师师长。土地革命期间,许世友曾七次参加敢死队,再次担任敢死队队长,四次负伤,是红军中最勇敢的将领。

1933年在川陕苏区反“六路围攻”时,他曾指挥三个团保卫四川省万源城,坚守三个月,是最勇敢最有智慧的红军将领。

1938年,八路军成立,他担任八路军第129师第386旅副旅长,协助旅长陈赓建设冀南根据地,成为敌后抗日战场战功最显赫的将领。

1939年,许世友在香城固地区设伏,歼灭日军一个加强步兵中队,杀敌200多,俘虏8人,击毙日军大队长一名。

后来许世友一手创建了胶东抗日根据地,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军和国民党反动派势力。

解放战争中,许世友担任华东野战军九纵司令等职位,率四个纵队又两个师参加了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胶东保卫战等重大战役,尤其是孟良崮战役,消灭了国民党气焰最嚣张的张灵甫整编74师,居功至伟。当时毛主席评价说

“陈毅打孟良崮,南边听粟裕的,北边听许世友的。”

可以想见,能全歼国民党战斗力最强的74师,许世友毫无疑问是解放战争第一名将!

许世友消灭张灵甫后,继续开始山东的攻略,济南战役中,解放军“杀进济南府,活捉王耀武”,号称“三李一王,三李不如一王”的王耀武成了许世友的手下败将和阶下囚!

不仅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许世友大展神威,保卫新中国的战争中,许世友一如既往是第一猛将!

抗美援朝战争中,许世友担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三兵团司令员,1953年的夏季反攻战役中,在朝鲜金城地区突破敌人防线,争取到了最后的和平谈判。

1974年,69岁高龄的许世友参与了西沙自卫反击战。这次战役中,我解放军击败美国傀儡南越军队,收复了珊瑚、甘泉、金银三岛,获得了西沙群岛和周边海域的控制权!

1985年10月22日16时57分,许世友因病救治无效逝世,享年81岁。

许世友是我国近现代史上最勇猛的将军,尤其是在抗美援朝战争和西沙海战中的表现,当得起“民族英雄”的称号!


历史知事


明朝末年,天下纷争,猛将、名将、宿将、良将辈出,当时的杜松杜太师、祖大弼祖二疯子、吴三桂、祖宽都是难得一见的猛将。

1、杜松杜太师

《绣春刀修罗战场》刚开局就描述的萨尔浒战场,陆文昭是杜总兵麾下守备。杜总兵就是杜松,这位在明代边疆作战多年的名将,在萨尔浒几万人像割草一般的没了。

(杜松)

杜松,是西北榆林宿将,杜桐的弟弟。在这里,尤其是这些军功世家,基本出路与前途都是当军官。杜松也不例外,舍人从军。因为长得黑,所以外号“杜黑子”。在边境上经常率领骑兵与蒙古军作战,勇往无前,故而有“杜太师”之称。

(萨尔浒之战)

当时明朝上下公认的猛将有刘挺刘大刀,排在第一的就是杜松。

2、祖大弼祖二疯子

祖大弼是祖承训的儿子,祖大寿的弟弟,这一门在崇祯年间有祖家军之称。相对于祖大寿的老成持重,祖大弼更喜欢跃马冲阵。

(祖大弼)

以前有人说关于祖大弼的故事是民间传闻。其实《清实录》有多处记载,比如天聪八年有“明总兵祖大寿弟祖二疯子(祖大弼),率兵往援陕西甘州 ,遇流贼截战,祖二疯子兵俱败,祖二疯子仅以身免。乃奏于明国崇祯帝言欲破流贼,必得臣兄大寿所统宁锦兵方可,其他皆不堪用”。

(松锦决战)

清朝也是承认祖大弼作战如疯子一般的风格,大凌河之战斩杀清将穆克谭、大同之战斩杀清将但是图鲁什。这些清将都是《清史列传》中有传的人。

3、吴三桂

吴三桂是祖大寿的外甥,也是祖大弼的外甥,吴襄的儿子。相对于自己的战略、战役指挥能力,吴三桂的战斗素养也非常好,从小接受严格的骑兵训练。

(吴三桂)

在登州作战中,吴三桂每战先登;在援救大同之战中,也是多次冲锋;在决定命运的山海关之战中,更是亲自摧锋陷阵。在保宁战役中,主动率领精锐骑兵出击,击败刘文秀所部。

(山海关决战)

这里主要介绍这三个,明末的猛将还有曹文诏、曹变蛟、白广恩、祖宽等等,乱世出将。

欢迎关注、点赞、吐槽,我是一枚明粉,给你不一样的史学评析,期待你的评论,期待你的分享

一枚明粉


年轻的贺龙出于对黑暗社会的痛恨,凭着勇气和智谋,在1916年聚义造反,率众持两把菜刀搗毁盐局,杀了盐局的人,夺了10多支枪,树旗起义。参加了讨袁护国军。

1923年被孙中山任命为联军旅长26年参加北伐战争,历任师长、军长。27年参加领导八一南昌起义,并任起义军总指挥。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长征途中任红二方面军总指挥。拥护毛泽东和党中央领导,与张国焘分裂党中央的行为进行了坚决的斗争。

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八路军第120师师长,军区司令员、总指挥等职。参与领导创建了晋绥抗日根据地。

解放战争时期历任第一野战军副司令员、西北军区司令员,中共中央西北局第二书记等职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国务院副总理,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家体委主任等职。

贺龙同志多次陪同毛主席参加国务活动,为西藏和平解放,为中国体育的发展和人民军队的革命化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卓越的贡献。1955年被授予共和国元帅军衔,中共八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




周勇华2


古人说:”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此不足为勇,天下有大勇者,骤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能做到这一点,能称为有大勇,是猛将的人我知道一个。那就是解放军著名战将王必成。

王必成个头不高,两眼炯炯有神,虎虎有生气;不善辞令,简单几句话,掷地有声;不 苟言笑,待人诚恳,谈话中很少讲自己过关斩将之事。见到王必成的人,谁都不会把他与能征善战的猛将形象联系到一起。

但就是这样一个貌不惊人的人,命令一出,威震军中。他的命令中非死拼、既死守;不是枪毙、就是杀头;提头来见更是口头禅。他不但严格要求别人,自己也是身先士卒。天目山战斗,他到离敌人二三百米的距离指挥战斗。敌人的子弹打到树上,树叶纷纷落在他的身上,他一动不动;子弹从他耳边鸣叫着飞过,他依然不动;他的警卫副班长中弹倒下,他还是不动;弹片打歪他的望远镜,他岿然不动。真应了上面那句话:“天下有大勇者,骤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真正是大将风度,让人钦佩。不愧是军中猛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