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值型理财产品怎么样?

爱好金融的小白


看了其他人的回答,感觉都是从大方向来说的,现在我从投资者的角度来阐述购买净值型理财产品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

如下:

从广义角度上讲,任何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以净值形式来表现,这类产品都算是净值型理财产品。例如股票基金,基金有净值,净值涨了代表收益,净值跌了代表亏损;

从狭义角度上讲,此处所述的净值型理财特指银行发行的净值型理财产品。(下文所述皆指银行发行的净值型理财)

从投资者角度来看,净值型理财与预期收益型理财的最大差异在于:收益不确定。银行发行的预期收益型理财虽然叫做预期收益率,但是买过银行理财产品的投资者想必都知道,实际收益率和预期收益率并无差异。

问题1:什么是业绩比较基准

净值型理财产品有一个业绩比较基准的概念,首先要明确的是业绩比较基准不是产品实际收益率。

预期收益型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就是实际收益率,银行收取的各类管理费实际与投资者无关。

净值型理财业绩比较基准主要影响的是银行收取的类似管理费的业绩报酬。

案例3:一个净值型理财产品,一年期业绩比较基准为4.9%,一年后产品实际收益率为5.3%,那么投资者获取的实际收益率=5.3%吗?答案是NO!。

投资者实际收益率=4.9%+(5.3%-4.9%)*(1-业绩报酬提取比例)

问题2: 还有什么因素对实际收益率有影响

上述公式一并不完善,影响实际收益率的除了业绩比较基准和业绩提取比例以为,还有产品管理费、托管费等因素(这类费用在预期收益型理财产品中无关紧要)。假设净值型理财产品获取的实际收益率为 X ,(其他同案例3)那么投资者实际收益率为

投资者实际收益率=4.9%+(X-管理费-托管费-其他费用-4.9%)*(1-业绩报酬提取比例)

在预期收益型理财产品中无关紧要的管理费等费用,在净值型理财产品中至关重要,需要重点关注。

小结:\t为了获取更高的实际收益率,挑选净值型理财尽量选择

1、业绩比较基准高的;

2、业绩报酬提取比例低;

3、管理费、托管费等综合成本低的

问题3: 净值型理财产品风险是不是很大?

理财非存款,产品有风险。净值型理财产品只是理财产品的一种新形式,并不是形式新就代表着风险大。银行理财都会给理财产品做一个风险评级,分为1-5级,可以作为参考。

问题4: 净值型理财产品收益波动会很大吗?

净值型理财产品的收益取决于净值的增长。因而净值的波动性也就代表着产品收益率的波动。净值的波动性主要取决于产品投资标的以及估值方法。请参见:常见投资标的及估值方法

净值型理财与债券型基金是一个很好的对比,但一般情况下,净值型理财产品比债券型基金稳定,主要原因有二:1)净值型理财产品投资标的包括“非标准化债权资产”,估值一般以成本定价,波动低;2)债券型基金投资标的多为上市交易的债券,按市价估值,波动较高。

问题5: 净值型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可以预测吗?

产品收益率取决于净值的变化,一般而言收益率是无法预测的。\t债券基金这类按市价估值的产品,收益率更是无法估计。然而银行净值型理财投资标的中“非标准化债权资产”的存在,给产品收益率预测提供了一个可能性。非标投资比例越大,收益率可预测性越强。净值型理财的一大特点是会定期发布产品运行报告(类似于基金月报、年报),从中可以看到产品投向了哪里。\t例如产品非标投资标的收益率和对应的投资比例分别是\tABCDE\t和\tabcde,\t那么非标部分收益率大概等于 Aa+Bb+Cc+Dd+Ee,再给债券部分一个一般的估计值便能测算整个产品的收益率。(下图为小编曾做的一个产品收益率跟踪表)

产品收益跟踪表

倘若产品非标投资比例很低或者不投资,那么收益率预测就有难度。另外其他的投资标的例如信托计划、产品收益权实际也可测算。(主要原因是此类产品有一个比较确切的收益率)

总的来说测算收益率是一个性价比比较低的行为。

问题6: 还有什么其他注意事项?

如果细究净值型理财产品,就会遇到一个几乎不可能解决的难题:信息不对称。因此100%的了解产品几乎不可能实现。

投资者日常选择过程中可关注以下几点:

1、同类产品过往的收益率情况:过往业绩不能代表过去,但是能做一个参考。

2、产品管理费、托管费、业绩比较基准以及业绩报酬提取比例等信息

3、投资标的及投资比例信息

4、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详见产品说明书

5、净值型理财会定期发布运行报告,可上官网查阅,了解产品具体投资情况。


大家好,我是私行小学徒,专注个人理财,诚邀关注,有问必答!


私行小学徒


简单来说,跟之前银行的理财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

根据相关规定,银行理财产品今后将全部转为净值型,但对于银行来说,有些换汤不换药的感觉,投资方式、投向等要素跟之前的产品并无太大的区别。

按照某银行理财负责人的话,这次发售封闭净值型产品是按资管新规对我行理财产品的一次换代,理财资金的运作和原有封闭式产品是一样的,大家在宣传推广中要向客户说明只是产品的收益表现形式的变化,产品归集资金的运作和原有产品模式一致。

那么净值型理财产品跟以往的银行的理财产品有什么区别呢?最大的区别在于,以前是发售前有一个预期收益率,最后结算时有一个实际收益率,就是一头一尾有年化收益率的概念,而净值型的理财产品和基金一样,每天都要有业绩基准比较,可以理解成和支付宝等货币基金一样,每天都看到收益率情况的变化(如果有变化),更加直观和有知情权。

所以我认为,净值型理财产品是顺应潮流的变化,仍然是值得投资的。



鑫财经


随着金融监管政策的落实,净值化成为银行理财转型的重要方向,净值型银行理财产品逐渐成为各大银行的主推产品,相较于之前预期收益型产品,净值型产品有哪些不同呢?汇商所小编将两种产品进行对比介绍,帮助大家了解。

不同点1、资金流动性

净值型银行理财产品的申购赎回会比较灵活,每月会有开放日;而预期收益型产品没有到期的产品无法提前赎回。

不同点2、信息披露程度

众所周知,投资人选择理财产品有必要了解资金的走向,判断其投资的风险大小,而之前预期收益型产品却不包含信息披露这项,只是告知投资人一个预期收益,产品的有关信息披露较少,投资人无法准确的判断理财风险和所获收益, 可以说投资人的立场比较被动;而净值型银行理财产品的信息披露要求较高,披露频次也会与产品的开放周期匹配,投资人可以根据了解到的相关信息选择贴合自身需求的产品。

不同点3、投资风险

净值型银行理财产品与公募基金相似,不存在预期收益,银行更不会承诺固定收益,投资者在缴纳了管理费或手续等费用外,投资收益的涨跌自己承担;预期收益型产品是银行付给投资人预期收益后,投资收益的盈利和亏损是由银行自己承担的。

净值型银行理财产品基本都是非保本理财产品,一般风险等级在2级或3级,风险相对可控。不同银行推出的净值型产品还是有很大不同的,理财风险仍是投资人不能忽视的重要因素。

综上,汇商所小编从流动性、信息披露程度、投资风险3点不同对比了净值型银行理财产品和预期收益型产品。银行理财产品的转型是国家出于金融市场长期稳定发展所规定的。因此,投资人与其花时间缅怀、感叹没有稳定的收益可得,还不如顺应市场变化,及早转换投资策略。


汇商所


题主所问的“净值型理财产品”,应该是资管新规中,银行理财产品打破刚性兑付,向净值化转型这件事。

所谓净值就是理财产品的当前价值,而净值型理财产品是指投资者获得的收益与产品净值有关。

我国的银行理财产品以前打的是刚性兑付牌,意思即是,银行推出一款理财产品,为该产品承诺一个预期收益,如6%。那么到期之后,基本上都能实现这样的收益,即使没有达到预期收益,有的银行也会为产品兜底,保障投资人的利益。


此次资管新规要求银行理财向净值化转型就是打破以往这一常规模式,净值型理财产品不再设定预期收益,银行也不再承诺其固定收益和本金的安全,用户实际获得的收益只与产品净值相关。

简单举个例子,假设用户购买时产品净值为1,到了下一个交易开放日,产品净值若变为1.5,收益则为1.5-1=0.5;但如果因为种种原因净值变为0.8,那么收益则是0.8-1=﹣0.2,也就说明产品亏损了0.2.


而这些产品的净值,会根据投资者选择的不同产品所协定的时间,定期由银行向投资者公布。那么在这种情况之下,选择净值型理财产品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吗?

① 注意理财产品的风险等级

与固收类理财产品一样,净值型理财产品同样会标注风险等级,投资者可以根据自身需要进行购买,较低风险等级的净值型理财产品安全度还是比较高的。


② 注意运营机构的过往业绩

优选资质较高的金融机构,专业性强的管理团团队会使收益更加稳健。


③ 注意资金的合理配置

净值型理财产品应当只是投资品类的一部分,投资者可适当配置一些其他产品,如货币基金等低风险产品,用于分散风险。

打破刚性兑付已经是大势所趋,闭着眼赚钱的时代已然成为过去,这就要求投资者需要提升自身的理财水平,挑选适合自己的理财产品,结合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来配置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