奕歌+欧蓝德打起组合拳,广汽三菱销量能否重回春天?

欧蓝德可以说是撑起广汽三菱销量的一片天,欧蓝德倒下天就塌了。在去年欧蓝德成功打出“2047”营销口号后,创下了8.47万辆的年销量,占广汽三菱销量的72.16%。然而好景不长,“2047”营销口号一石激起千层浪,合资品牌SUV市场纷纷强调20万元级、四驱、7座大空间。此外该细分领域的竞争愈加激烈,老对手换代,新人崛起,让欧蓝德今年的处境略显难堪。



据乘联会数据显示,欧蓝德2018年1-9月累计销量仅为3.76万辆,同比下滑36.59%。在这个时候迎来了奕歌,可以看出广汽三菱想要依靠更多的力量,而不是全部押宝欧蓝德,那么这套“欧蓝德+奕歌”的组合拳能否击中要害,助力广汽三菱销量重回春天?不妨接着往下看。

丰富产品矩阵,细分市场

在奕歌到来之前,广汽三菱的10-25万元SUV产品矩阵中,主要是以售价11.48-14.98万元的劲炫和售价为15.98-22.38万元的欧蓝德为主,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其实在劲炫和欧蓝德之间是有一定的产品空挡。不久前上市的奕歌官方指导价12.98-18.58万元,刚好填补了这块空白,也使得三菱的产品矩阵更为立体。



市场细分战略也是当下比较时兴的举措。例如马自达CX-4、CX-5都是紧凑型SUV,但两者的定位还是略有区别。同样的道理,奕歌和欧蓝德虽然都是广汽三菱旗下的紧凑型SUV,但前者尺寸、售价、定位都会低于欧蓝德,奕歌存在的目的是吸引年轻消费者,欧蓝德则是偏重家用消费者。



此外由于劲炫这款车的上市时间已经很久,其车型设计也相对比较传统,所以它目前的市场竞争力并不强,这一点从最近下滑的销量便可以看出。在奕歌进入市场之后,它将填补广汽三菱在个性化SUV产品上的不足,因为目前中国主流消费人群对于15-18万元SUV的需求就是以个性化的产品为主。所以奕歌的到来,也让我们看到了广汽三菱在销量上能够拥有更大突破的可能。

颜值升级,迎合年轻人

奕歌前脸采依然采用家族标志性的设计语言,只不过在细节处做了更加激进的处理。比如平行四边形形状的前大灯锐利个性,横拉式镀铬条为奕歌增添了一丝质感。



前脸都如此有个性了,侧面当然得保持犀利。前低后高的俯冲姿态,侧面尾灯侧裙看上去像一道闪电。纵观奕歌全身,几乎没有任何圆润、柔和的线条、曲面。取而代之的全部是直来直往,干脆利落。



如果你觉得前脸和侧身已经够激进了,那么车尾简直是对传统的颠覆。尾部扰流板式的贯穿式尾灯造型,再配合模仿跑车的双尾翼造型,虽然营造出很强的运动感,但是车叔觉得这与整车的协调性方面有点出入。



总体而言,虽然三菱奕歌全身上下似乎都在强调个性。但是相比同类型竞争对手,例如丰田C-HR、马自达CX-4,三菱奕歌似乎更像是为了个性而个性,有些丢失传统意义上的美感。我个人觉得马自达CX-4均衡且时尚,丰田C-HR个性夸张却也值得玩味。

姗姗来迟难以后发制人

相较于马自达CX-4与CX-5搭载同一套动力系统,三菱奕歌与三菱欧蓝德还是很有“心机”的。回顾“大哥”欧蓝德,其动力总成为2.0L/2.4L+CVT组合。而三菱奕歌搭载的则是1.5T+6MT/CVT组合。奕歌这套动力总成可以说是广汽三菱审时度势之举,迎合当下小排量涡轮增压趋势,拥有不错动力表现的同时油耗也符合年轻人预期。只不过选车不仅是关注动力、油耗表现。空间是否够用啊,科技配置是否丰富,人机交互是否智能都是目前消费者选车时考虑的问题。



目前入门紧凑型SUV细分市场早已“人满为患”,奕歌才姗姗来迟可以说已经错失了“出名要趁早”的先机。更加尴尬的是,倘若是“好饭”也是不怕晚,遗憾的是从目前信息来看,奕歌没有明显强于竞争对手的卖点。

车叔总结

由乘联会公布的广汽三菱9月份销量信息可知,三菱欧蓝德销售8543辆,占比广汽三菱9月总销量的78.89%,三菱劲炫销量为2284辆,占比21.11%。由此可知,目前广汽三菱的销售来源也太过于单一。至于“临危受命”的三菱奕歌,虽然很好的丰富了三菱品牌产品矩阵,对于销量或多或少也会有些帮助,至于很大起色,车叔觉得难。毕竟三菱奕歌这款车并没有明显强于竞争对手的卖点,且步入市场较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