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乾隆喜欢《洛神赋图》?

乾隆皇帝是历史上著名的业余收藏家,名震书画界的“盖章狂魔”,历朝历代无数奇珍异宝都被他以题词或盖章的方式毫不留情地赞美过了。

仅一幅《洛神赋图》上他就留下了“松雪斋图书印”“群玉中秘”“明昌御鉴”“神品”“乾隆宸翰”各种玉玺印章,还把自己的四字点评“妙入毫巅”(妙到极致啊,上天入地无可匹敌)装裱在了整幅画卷最前端。

乾隆在《洛神赋图》图卷引首御书“妙入毫巅”

《洛神赋图》得到资深鉴宝人乾隆皇帝的青睐,不仅是因为有了富察皇后的加持。作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首,《洛神赋图》开创性地在二维图像中表现出三维空间,并营造四维的时间流逝,为后世的中华美学奠定了众多“源代码”。

《延禧攻略》富察皇后cosplay洛神

送《洛神赋图》为乾隆贺寿

“中国名画绘本”系列编著者、艺术圈资深推广人曾孜荣老师,就从这幅诞生于1600多年前的《洛神赋图》开始,带我们一一走进这些“源代码”,破译藏在中国画里的秘密。

曾老师海绵演讲现场“中国美学的‘源代码’——从《洛神赋图》说起”

“中国名画绘本”系列《洛水寻仙》

(晋)顾恺之 绘

曾孜荣 编著

顾恺之是中国艺术史上第一位有名、有姓、有图像流传后世的画家,被后世画家奉为“画祖”。七步成诗的大才子曹植写过一首华丽诗篇《洛神赋》,讲述他从京师返回山东封地,途经洛水,与洛水女神相遇、相爱的故事。顾恺之按原赋的情节创作了图像版《洛神赋》。

第一幕:曹植离开京师返家,跋山涉水,人困马乏。

第二幕:曹植行到洛水岸边与女神不期而遇,惊喜至极,需要侍从搀扶才能保持王侯的尊严。

第三幕:“女为悦己者容”——女神时而清流嬉戏,时而山林漫舞,不断变换衣衫。

第四幕:曹植看着洛神,沉醉其中;洛神笑靥如花,眉目传情;美好感情得到众神赞颂。

第五幕:女神告别式——人神有别,终须分别。洛神驾车远去,云水沸腾之间,旌旗飞扬。

第六幕:曹植不愿放弃,驾船直追,心情如波涛一样急切地翻腾。

第七幕:曹植告别式——没能留下女神,曹植万般无奈踏上归程……

二维图像中构架三维空间

展现四维时间流逝

《洛神赋图》为中国美术史贡献了许多经典样式,最伟大的一项就是采用了连续的叙事图像,用山水区隔情节,让画面不再是一张定格的照片,而更像现代电影,有场景变化和时间流动贯穿其中。

这种手法在另一幅国宝《富春山居图》中也可以见到。画卷前段如春夏时节繁华葱荣,后段又如秋冬季节肃静苍茫,一幅图中展现四季流转。

(元)黄公望《富春山居图》

太阳出山:常寓意故事的开始

在红日衬托下,女神一出场便皎若朝霞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

以”太阳出山”的舞蹈开场

鬼神加持:

象征伟大人物事件的不同凡响

风神、水神、河伯和女娲一起赞颂

曹植和洛神的真挚感情

道教中五岳山神之一西岳大帝下巡,

天龙、鬼神一同侍奉守卫

烛台夜景:

中国画表现夜晚的符号

告别式:

回顾之前的故事,向观众告别

不住回望的洛神与曹植

韩熙载夜宴结束,宾客依依不舍,回头张望

中国美术灿烂辉煌,中国画里藏着的小秘密几千年间不断得以传承和发扬,最终塑造了华夏民族独有的美学基因。

其实,和孩子一起看懂传统艺术并不难。

由曾孜荣老师编著的这套中国名画绘本《洛水寻仙》和《汴京的一天》,就用娓娓道来的故事语言,给小朋友们讲述传世国宝《洛神赋图》和《清明上河图》上的情节,带孩子逐一发现中国传统长卷画中的趣味和美好!

长按识别下方小程序码,即可购买中国名画绘本《洛水寻仙》和《汴京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