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中,吃祛湿化痰的药物之后痰会变多吗?这种现象是在排痰吗?

游书斌


在中医学中祛湿化痰的方法很多,有清热祛湿化痰、健脾祛湿化痰、润肺化痰,补气、行气化痰,发汗祛湿等,吃了祛湿化痰的中药材后痰会变多,这是吃药后向外排痰的现象,是表示痰湿有出处,是疾病好转的表现,一般吃了祛湿化痰的药材后,排痰量都会增多,不必担心。



痰和湿同源、热重者为痰、热轻为者湿,湿和痰的区别就在于清稀和粘稠,清稀者为湿、粘稠者为痰,大多都是脾的运化不足造成的,脾失健运是生痰之源,人随时随地都会产生痰湿,心情不好会影响脾胃的运化产生痰湿、饮食不节也会影响脾胃、天气变化、寒热不适等都会造成脾胃的功能失调,另外吸烟、饮酒也容易产生痰湿,痰湿一旦产生别无出入、大多会淤积在肺中,引起咳嗽和气喘,因为痰湿的粘稠程度不同,肺中热重的就会干咳无痰、或者黏连难以咳出,湿重热轻的就会痰多,有的会大口吐痰、也容易咳出,如果吃了健脾祛湿的中药材,像白术、茯苓、黄芪、炙甘草等,通过健脾健胃、培土生金的方法,使肺气增加,气行则湿化、湿化则痰出,所以吃了中药后咳出的痰比原来增多,这是正气增强、祛邪外出的表现,痰湿是人体的病理产物,清除的痰湿越多对身体健康越有好处,不要害怕咳痰增多、这是好事,等身体中的痰湿清理干净就不会再咳痰了。

肺中有热的咳痰就少,并且很难咳出,吃了清热、润肺化痰的中药,像黄芩、杏仁、玄参、麦冬、桔梗等,肺中的热减轻、津液增多,痰湿也变的清稀、便于咳出,所以吃了中药后,咳出的痰就会增多。

排出痰湿的方法很多,如果吃了清热和通下的中药材,像大黄、枳实生薏仁、瓜蒌等,大便会变的粘稠,有的可能会粘马桶,这也是在向外排痰湿,有的吃药后小便发涩、混浊等也是在排痰湿,吃了健脾祛湿、发散的中药后,有的人出汗粘稠、油滑,这也是在向外排痰湿,因此吃了祛湿化痰的中药后,痰会变的多、也容易咳出,这种现象就是身体在向外排痰湿。

有痰湿重的人要注意饮食,少吃油腻和肥厚的食物,多吃青菜、少吃鱼肉,鱼能生湿、肉能生痰,可以经常熬百合、生薏仁、大枣、茯苓粥喝,多活动、多运动也有很好的健脾祛痰湿的作用。


中医杂症


中医治疗痰湿一般有三种方法:祛痰、理痰、化痰。不同病症治法不同,不能一概而论。正常来讲,只要是对症治疗,痰湿应该是变少而不是变多,如果有痰郁结在胸肺难以咳出的情况下,可能先需要一用些润肺滋阴的药物,以利痰湿的顺利排出,这时会表现出来咳出的痰会比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