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真纪】古代“出家”不容易。

很 多人听说现在有的寺院出家人还要求高学历,就觉得很不可思议,以为古代出家很容易, 看破红尘就可以遁入空门了。


其实,在古代出家也不容易。那时出家要经过皇帝考试,考试及格才颁发文凭,称作“度”。度牒就相当于国家 认可的出家资格证书,是政府机构发给僧尼以证明其合法身份的凭证。

唐代的度都用素,锦素、钿轴制成。宋代一度改用纸制,至南宋仍旧用绫。度上一般写明所度僧尼的 法名、俗名、身份(指明童子或行者及其职衔)、籍贯、年龄、所住或请住持寺院(人何名籍)、所通经典、师名等,并有祠部的批文、签署日期和官署名等。

有度的就算是正规僧人,留居本寺或行游他方都不会被为难,可免赋税和劳役、兵役等义务,得到政府的保护。

另外,古代出家还有更多详细的要求

1.不能太老就太小,生活能够自理

2,有坚强意志,能吃苦耐劳

3.父母允许

4.没有犯边罪

5.出家的动机纯正

6.志性坚定,信仰明确

7.没有债务在身(非负债人)

8.不是承担社会重任的官职人员

9.身体健康

10.四肢齐全,五官端正


可见,古代出家并非想象的那么容易,并不是想出家就出家的,只有达到标准才能出家,只有手持度牒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和尚,否则就是“非法”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