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險秀幽·巴山蜀水——百年大師岑學恭國畫展

縱論中國畫,有一個顯性的特色是,師承考辯。而中國畫的傳承在很大程度上體現在師承的延續上,可以說一部中國美術史就是一部中國美術的師承史。蜀中畫壇岑學恭先生正是近百年中國美術現代思潮中一個典型的縮影。

20世紀的40年代,岑學恭先生求學於中央大學藝術系,受到了幾乎是同時期中國最好的美術教育。因為抗戰,中央大學、國立藝專等紛紛內遷重慶。在陪都重慶,日益高漲的抗戰氛圍和濃郁的抗戰文化激勵著年輕的岑學恭,他跟隨徐悲鴻、呂斯白、傅抱石、黃君璧、陳之佛諸先生學習素描、色彩、筆墨、美術史,探究西畫的造型、色彩與傳統筆墨的創新,接受大量的理論滋養,從而練就了紮實的基本功,具有了一種現代的審美眼光和寫實的功夫。

今天回過頭來審視,1949年至1966年建國17年時間的藝術之所以具有純粹、理想、單純、高貴的美學特質,真正是和岑學恭這樣一批藝術家的真誠分不開的。這種真誠不僅僅是對藝術創作的真誠,更是對於這個國家和民族的真誠。

百年四川畫壇,像岑學恭一樣,接受過“民國”時期完整專業的美術教育,經歷了1949年以後創新中國畫的洗禮和改革開放後現代化的表現,經歷三個時代,在大歷史的沉沉浮浮中一直能夠獨立潮頭,甚至能夠開宗立派,四川是唯一,全國也是少有。

岑學恭自立足巴蜀後,用自己對大自然的感悟,堅持走寫實的道路,用筆墨記錄了祖國發展。是離不開堅實的筆墨基礎的。

現實主義理論之所以影響深刻,是因為它有一套完整的話語體系。真實客觀地再現社會現實,這是現實主義這一術語最為根本的含義。現實主義客觀再現當代社會現實的理論含義,在盧卡契的論述裡得到了最深入闡釋。這位為現實主義理論作出巨大貢獻的忠誠信仰者寫了大量論著,以回應現實主義在20世紀所遭受的挑戰。他明確地認為:“藝術的任務是對現實整體進行忠實和真實的描寫”。而且,只有把人物置身於一個政治、社會、經濟的具體的總體現實中刻畫,才能達到“充分的現實主義”的高度。

正因為這樣,岑學恭創建了“三峽畫派”,希翼站在現實主義的高度,表現祖國的大好河山。由於他畫的三峽,獨具一格,深受人們的喜愛,人們甚至送他雅號為“岑三峽”!

創立三峽畫派其目的在於:弘揚中華文化藝術,最大限度地發現培養書畫界中青年優秀人才,讓他們同岑學恭一起探索藝術奧妙,持之以恆地用畫筆描繪三峽壯景,以書畫藝術形式將中國三峽景觀推向世界。

岑學恭的山水畫創作,無論大幅鉅製,還是方寸小品,都注重小中見大、大中見強的“三峽氣象”,粗放處大氣雄偉,細緻處蒼茫蔥鬱,對雲水的處理既能體現波濤洶湧雲飛渡氣勢,又能展示風和日麗、寧靜清幽的安詳平靜。無論是青城山的“幽”,峨眉山的“秀”,劍門關的“險”,三峽的“雄”,岑學恭在創作中都抓住它們的本質,看到傳統山水畫的勾、勒、皴、擦、點、染的靈活應用,因為這既有他對自然景物的深入觀察,更有他因景而悟,因悟而感的提煉,因此,他超越了注重“形似”的現實主義的表現方式,轉而追求一種傳達筆墨神韻的意向表現。在岑學恭的創作中,我們時時可以感受到他所追求的一種精神境界。

這次,我們為了紀念岑學恭先生一百週年誕辰而舉辦的畫展,精選了岑學恭先生各個歷史時期的代表作品。以求觀眾朋友們全方位地瞭解先生的藝術成就,以答謝喜愛先生人品和畫作的觀眾朋友們。

“畫如其人”。觀岑學恭先生的畫,信之然也。

四川省文聯主席鄭曉幸宣佈展覽開幕

四川省美術家協會主席阿鴿致辭

四川省美術家協會常務副主席、四川美術館館長梁時民主持開幕式

岑學恭親屬代表致辭

展覽現場

部分展出作品

大渡河放筏 66x46cm 1973年

大渡河放筏 66x46cm 1979年

杜甫詩意圖 97x59.3cm 1985年

青綠三峽(黃高彬上款) 57x83cm 1975年

瞿塘峽 95x58cm 1981年

三峽 67x44cm 1987年

三峽 97x61cm 1981年

三峽 虛谷同志方家惠教一九七六年學恭畫 鈐印:學恭 22.5x17.3cm

巫山巫峽氣蕭森 83.2x49cm 1964年

巫峽景色 69x56cm 1976年

無題 106.5x64.9cm 1954年

忠州石寶寨 94x121cm 1976年

雄險秀幽·巴山蜀水——百年大師岑學恭國畫展

主辦:四川省文化廳、四川省文學藝術聯合會、四川省文史研究館、四川省美術家協會、成都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

承辦:四川美術館、四川新財印務有限公司

地點:四川省美術館(成都市青羊區人民西路6號)

展覽時間:2018年1月14日至26日

四川美術網(www.sichuanar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