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神沈壽,她已於百年前溘然長逝,但她的繡書依舊是經典中的經典

沈壽《耶穌像》細節圖

經常在網上的刺繡視頻下看到有人評論:刺繡粗糙,我國的四大名繡才是最美!

然而假如深入詢問,評論者十有八九也不見得能說出一二。

最美的刺繡何止我國的四大名繡,幾十上百的地方繡種,其中也不乏令人讚歎的珍品。

它們形態各異,氣象萬千,說來說去都是由最簡單不過的基本針法組成,當然其中經過了精心、巧妙的構思,非有志有心之人不能成。

自遠古到明清,我國各種各樣的名繡聲名在外,然而其中操作的方法要點在哪裡,見都不容易,更何況學習?

手工藝行業向來是師承,口口相授,眼觀見習,假如遠隔個幾十公里,遠程學習,門都沒有。

直到民國,沈壽的《雪宦繡譜》出版,才讓這種局面有所改善。

在原序中,張謇寫道:“而沈壽一女子,於繡得之也,乃屬其自繡之始迄於卒,一物一事,一針一法,審思詳語,為類別而記之。”

這本書是沈壽40年刺繡藝術實踐的畢生所學,毫無保留,語言平實精確,務求“女子之易曉也”。

中國向來有句民間諺語“教會徒弟,餓死師傅”。

而沈壽身為一介女子,能反其道而行之。

她在女紅講習所認真教授刺繡技藝,並毫無保留的著書立說,真可謂是一位胸懷的君子。

此外我們國家的工藝歷來有“述而不作”的舊習,少見創新。

而沈壽能夠用包容開放的心態去審視自身,

吸納日本的刺繡長處,開創仿真繡的先河,工藝之精震驚當時世界。

她的境界與彼時盲目自大、無視外界的國人心態相比,實在是高出太多。

小編家裡至少有幾十大本關於刺繡的書籍,

歐美的立體易學,日本的清新簡約自然,也有一部分中國當代的刺繡書,

但其中的內容大都是以吸引人的圖片致勝,

雖然其中也有基礎針法,但真正的精品如何佈局繡制並沒有詳盡說明。

說來說去還是沈壽前輩的這本《雪宦繡譜》乾貨滿滿。

由淺入深,刺繡的基本針法、基本工具都有詳細說明,

刺繡精品的針法佈局也是事無鉅細的娓娓道來。

一般的刺繡diy愛好者可以學習基礎,

刺繡從業人員可以細細品讀精要。

其中的文言朗朗上口,更有一種耐人回味的語言美。

若說缺點,就是由於時代所限缺少詳細插圖,

現代版本的插圖內頁也沒有高清細節,有點遺憾。

關於沈壽先生的生平,有蘇州大學陳佐老師著《一代刺繡藝術大師——沈壽》一書,

網上也有各種各樣的說法,本號以刺繡相關為主,不贅述。

至於她本人作品的高清美圖,很遺憾,一幅也沒有。

若想瞻仰,就請移步江蘇的沈壽紀念館。

不過在如今的信息時代,一代大師的作品居然沒有高清圖供瞻仰學習,實在是有點說不過去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