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金陵明城牆城門之神策門

南京 是座歷史悠久的城市,所謂六朝古都,十朝都市。古城就有古城牆,有古城牆就有古城門。。。

南京 明城牆修築於明朝,建於1366年到1386年,歷時21年建成,是世界第一 大城 垣,由內向外形成了皇城、宮城、京城、外城等四重環套的格局。

南京 城牆不僅是 中國 的第一 大城 牆,更是世界第一 大城 牆,併入選世界紀錄協會世界第一 大城牆。 南京 城牆“因天時就地利”,依山傍水而建,是 中國 禮教制度與自然相結合的典範,是古代都城建設的傑出代表,是人類共同的文化遺產。

在城北中央門附近有個神策門,神策門旁邊有個神策門公園,沿明城牆一條小道,綠地小河,風景優美,空氣新鮮。有遊人在裡邊散步。走走坐坐。。。很是愜意。

接近城門有處拐角。有一個這個建築,不知何物,是否民國時期的碉堡?

有城牆就有城門, 南京 城牆初建。建有兩道內外城牆。城門有內十三外十八說法。清末開始因城區擴大,交通需要。陸續又開了十一河城門。內十三變成了內二十四。歲月流逝。城市變化。很多城門已不復存在。很多城門以有名無門。(我每天坐的地鐵三號線上元門就是其中之一)還有些城門名稱也發生了變化。聚寶門改中華門。這個神策門叫 和平 門。現在保存較好的還有中華門,挹 江門 ,玄武門,中山 門。。。還有這個神策門。

在 南京 城內眾多的城門中還有很多民國時期建築的城門。給 南京 城內又增加了城門數量。這是我住在大橋南路附近的 新民 門,屬於牌坊式城門。據說此城門建設初期就因資金原因擱淺。未建成城門大門。一直至今。現在城門還在。旁邊都是居民樓。城門上爬滿爬山虎,很滄桑,很歷史。很有藝術感。可是沒有引起多少人得注意。住在這裡的居民過來過去熟視無睹沒有人正眼看它一眼。

新民 門,面向城外的一面有槍眼。城裡的一面沒有。

城門的邊緣有裸露的青磚。鹽倉橋附近的街道都在按照民國建築的風格出新。旁邊這樓也在出新。

好,話歸正傳,說說神策門。公園不收門票。進城門,上城牆要收三十元門票。學生老人有優惠。

神策門有點奇怪。有兩道門,兩道門還不在一條線上,左右錯開。外面是個甕城。這裡曾經做過 日本人的油庫。解放後也曾做過部隊的軍用油庫。

神策門的發展歷史。看看這塊牌子上的介紹。

城門的介紹。

這是那道上下啟動的城門的槽子。

這是內城門。城門上有城樓。

沿階梯而上。到城樓。

城樓裡面有簡單的城門歷史的介紹。

一座太平天國時期的大炮。

城門簡單的介紹圖片。從我進了第二道城門。裡面就一個人也沒有了。天以黃昏。又是陰天。城樓裡沒有燈,昏暗。只有窗戶裡透進來的暗淡的光。有點陰森。趕忙拍了兩張片子下樓。

從城樓裡出來上了城牆。靠城樓附近的城牆有鐵欄杆保護。

沿城牆邊的小道,一邊是城牆。一邊是野草樹木。

走了一段看到了外甕城的門。

這段城牆還是老城牆。斑駁滄桑。

有些地 方城 牆是新修的。不遠還有一個打開的鐵門。有一隻小貓趴在鐵門旁。想接近拍張照片。誰知道這野貓的脾氣。怕惹毛了它。。。遠遠的拍了一張。

從城牆口子看城外。樓房,小路,綠地,河流。

天已經很暗了。城牆上一個人也沒有。我心裡有點發毛。

遠望玄武湖。有山有水,有紅有綠。在一座城市裡能有如此美景。足矣!

城牆上走了很遠。就我孤零零的一人。有點失落。甚至有點恐懼。天漸漸黑了下來。城牆上的風很大。終於遠處看到了一個人影?慢悠悠的走近了。我心裡似乎有點激動。一箇中年漢子。我和他打了個招呼。一個外地遊客。一口外地口音。我們交流了一下。他從玄武門過來。他問我前面還有什麼?我問他玄武門還有多遠?他說還有兩三公里。我們兩個招手再見。分道揚鑣。這是哪位老兄的背影。。。

城牆兩邊的風景。

有些地方的城牆看的出來是重新整修過得。

天黑了。城牆的燈亮了。玄武湖。

看玄武湖。

模範馬路。

從這裡可以下城牆到模範馬路。但是我的任務沒完成。我要到玄武門。繼續。

這是玄武門對面的什麼廣場?

可以看到紫峰大廈了。

這邊的景色有點令人陶醉了。我的恐懼感也沒了。

城磚上的字。

蜘蛛網。

歲月,滄桑,百姓,汗水。。。全寫在上面了。

頑強的活著。。。儘管沒有讓它活著的土壤,水分!

這塊城磚,這株小草。。。是有生命力的!

到了玄武門了,似乎一下有了活力。攜兒帶女的家庭。嬉笑打鬧的情侶。挎著炮筒子的漢子。匆匆行走的婦女。。。

玄武湖大門前的遊客。

玄武湖的大門。我完成了神策門到玄武門的穿越。到了玄武湖的大門我才發現我真的落伍了。原來玄武湖已經不要門票了。遊客們魚貫而入。城裡的人門相約走湖。各種口音的遊客舉著手機自拍。揹著炮筒子的再找目標。遊客中不乏老外的身影。。。

熱熱鬧鬧的情景我也沒興趣了。我進了玄武湖的大門晃了晃。表示我也進了不要門票的玄武湖。然後出來找地鐵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