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温自己聪明一世,可是他的两个儿子下场却很凄惨,这是为何

说道刘伯温这个人,想必大家对他那时无比熟悉吧!他帮助朱元璋成就一番霸业,没有他,朱元璋不可能一统天下,在当时刘伯温被人们成为诸葛在世,可见刘伯温的能力之强。不过说起刘伯温的后代,那就不尽人意了,基本上没有多大的名声,就是泯然于众人的那种。刘伯温一生只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名为刘琏,二儿子名为刘璟。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刘伯温的这两个儿子具体是怎样一个情况吧!

刘琏这个人曾因为刘伯温的原因担任过御史和江西参政的职务,甚至在地方上做得不错,得到了朱元璋的认可,可是所谓的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刘琏跟随刘伯温一起受到了胡惟庸的迫害,最后跳井身亡,可谓是可悲可叹,本来朱元璋只是想要对付刘伯温一个人,可是最后却连他的家人也迫害了。

后来朱元璋在刘伯温死后几年之后,深感刘伯温的好处,为此为了补偿刘伯温,于是允许刘伯温的后代继承原本刘伯温的爵位,实际上刘伯温的爵位是不可以世袭,朱元璋这样做只是为了补偿刘伯温而已。于是刘琏的儿子刘畾继承了原本刘伯温的爵位,不过好景不长,刘畾没有多久就被朱元璋给赶回了老家。之后,作为朱元璋的后代建文帝和朱棣想起了刘伯温这个人,都想启用刘畾,但是刘畾已经深感官场的凶险,所以他坚决不前往朝廷为官,声称自己要守墓。

说完了大儿子,接下来来说一说刘伯温的二儿子,刘伯温的二儿子也不错。刘璟这个比较喜欢谈论军事方面的内容,也曾给朱元璋部下将领唐胜宗出谋划策,取得了胜利,为此朱元璋还特意的夸奖了刘璟。最后刘璟因为不是嫡长子的原因,被朱元璋安排做了阁门吏这个官职,只要的职责就是纠正大臣们的不当言行。

在历史上,朱元璋还为此给刘璟一块铁尺,上面写着除奸摘佞,意思就是刘璟可以拿着这个铁尺去打一些不法官员。据历史记载刘璟还真的那这个铁尺打过一位于是的头。后来刘璟就被朱元璋安排做了自己第十九个儿子朱橞的左长史,这个官职一般都是没有多大前途的哪一类。后来朱棣造反,刘璟作为建文帝的铁杆,自然是帮助建文帝对方朱棣了。

刘璟先是去劝服朱橞前往南京,自己也同样跟着去,而且刘璟到达南京之后,向建文帝献出了十六条计策用来对付朱棣。建文帝一看,这个刘璟不愧是刘伯温的儿子,有点能耐,因此派刘璟与另一位勋贵之后李璟隆起义讨伐朱棣,可是他们两人案例是朱棣的对手,没过多久就被朱棣打败。

从这以后刘璟不再受到建文帝的重用,就拉着自己的儿子回了老家,隐居了起来。可是朱棣登基之后,却没有忘记这位曾经与自己作对的刘璟,便派人把刘璟给抓回了南京。刘璟见到朱棣后,也没有丢刘伯温的脸,仍然是不卑不亢,说朱棣是篡位,不认可朱棣这位皇帝。

朱棣听后,便把刘璟关进了大牢,刘璟明白自己难逃一死,于是便在牢中自杀,因此没有让家人受到牵连。那么刘伯温两个儿子为何下场都不怎么样,这原因是什么呢?有网友就给出了答案,这位网友是这样说的任你有经天纬地之材,但凡踏入政治圈,三代富贵的家庭都很少,诸葛孔明也是如此,你在帮主子谋画运筹之时,你可知道有多少生灵死于你手,因果何曾绕过谁?你曾经的辉煌,也恰恰是你家族衰败的起源。人生,平平淡淡最好。多行善,积德方能子孙昌盛。

还有网友说刘伯温的智慧太足,几代人的智慧都被他提前开发。即使后人才智双修,都会有不遇的结局。你对此是什么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