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遼金|黃庭堅此行書創造了中國書畫拍賣史新紀錄

黃庭堅行書《砥柱銘》,紙本,書法37.6×824cm;題跋37.6×621cm。

《砥柱銘》,錄唐代魏徵《砥柱銘》,此卷長8.24米,共計82行407字,加上歷代題跋,總長近15米。僅次於現藏於美國的18.22米草書《廉頗藺相如列傳》卷和藏於臺北故宮的10米長大行楷《明瓚詩卷後跋》,比著名的《伏波帖》(8.20米)、《諸上座帖》(7.29米)還長。

《砥柱銘》卷作於1095年前後,作品經王厚之、賈似道、項元汴等收藏,長期流傳於中國民間,20世紀上半葉從廣東流往日本,為日本有鄰館收藏,直到數年前,為臺灣藏家購得,這是首次出現在拍賣場中。

此前,這件手卷因為文字內容、書法風格等方面與黃庭堅其他作品存在差異,早在乾隆時期曾經被認為是贗品,有諸多猜疑。經臺北故宮博物院指導委員、臺南大學藝術史研究所博碩士導師傅申先生研究,最終確定為黃庭堅的真跡,而且是黃庭堅書風轉換期的真跡,他還為此卷專門書寫了一份近兩萬字的研究報告。

在2010年6月3日晚舉行的保利5週年春拍會上,北宋書法家黃庭堅大字行楷書《砥柱銘卷》以3.9億元落槌,加上佣金4.368億元成交,創造了中國書畫拍賣史新紀錄。

維十有一年,

皇帝御天下

之十二載也。道

被域中,威加

海外;六和同軓(軌),

八荒有截;功成

名定,時和歲

阜。越二月,東

巡狩至於洛

邑,肆覲禮

畢,玉鑾旋

軫;度崤函之

險,踐分陝之地;

緬維列聖,降

望大河;砥柱

之峰桀立,大

禹之廟斯在;

冕弁端委,

遠契劉子;禹

無閒然,玄符

仲尼之嘆,皇

情乃睠,載懷

仰止。爰命有司

勒銘茲石祝

之,其詞曰:

大哉伯禹!水

土是職;掛冠

莫顧,過門不

息;讓德夔

龍,推功益稷;

櫛風沐雨,卑宮

菲食;湯湯方割,

極名正,圖窮

地裡;興利除

害,為綱為紀;

寢廟為新,盛

德必祀;傍臨

砥柱,北眺龍門;

茫茫舊跡,浩浩

長源;勒斯銘

以紀績,與山河

而永存!

魏公有愛

君之仁,有

責難之義。

其智足以

經世,其德

足以服物,

平生欣慕

焉。時為好

學者書之,

忘其文之工

拙,我但見其

嫵媚者也。吾

友楊明叔(州),

知經術,能

詩,喜屬文,

吏幹公家

如己事。持

身清潔,不

以諛言以奉

於上智;亦不

以驕慢以誑

於下愚。可告

以鄭公之事

業者也。或者

謂:世道極頹,

吾心如砥柱。

夫世道交喪,

若水上之浮

漚;既不可以為

人之師表,又不

可以為人臣之優

則。砥柱之文座

傍,並得兩師

焉。雖然,持砥

柱之節以奉身;

上智之所喜悅,

下愚之所畏懼。

明州亦安能病

此而改節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