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五代|張少悌書法自聖教追晉法,但更具簡淡沖和的韻致

《高力士墓誌》青石質,長方形,長112釐米,寬78釐米。志蓋盝頂,厚12釐米,頂面陰刻篆書“唐故開府儀同三司贈揚州大都督高公墓誌”六行18字,四剎減地線刻四神圖案。

墓誌撰文為“尚書駕部員外郎知制誥潘炎”,書丹者為“太中大夫將作少監翰林待詔張少悌”,與神道碑撰、書者相同。志文敘述了高力士的世系、出身、為人、功績、官職、家庭情況及死因,是目前有關高力士生平的最完整、最珍貴的第一手資料。

大唐故開府儀同三司兼

內侍監上柱國齊國公贈

揚州大都督高公墓誌銘並序

尚書駕兵部員外郎知制

誥潘炎奉敕撰

太中大夫將作翰林

待詔張少悌奉敕書

事君之難,請言其壯,盡禮

者,或以為諂!納忠者,時有

不容。直必見非,謂之靡上。

嚴又被憚,不得居中。

古所為臣不易者以此。至

有排金門,上玉堂,出入五

紀近天子之光,周旋無

違,獻納必可;言大小而皆

入,事曲折而合符;恭而不

勞親而不讀,諫而不忤,

久而不懨。美暢於中,聲聞

於外,開元之後,見之於高

公矣!公本性馮,初為元一。

則天聖後賜姓高,改名力

士。馮之先,北燕人也。衣冠

屢遷,不常厥所,章甫適越,

遂為強家。曾祖盎,皇唐初

高州都督,耿國公,廣韶

等+八州總管,贈荊州大

都督 ,斡與特建,岑嶠為雄,

頥指萬家,手據千里。有三

子:曰智奎,智戴,耿玳。

耿公知而內舉,請以分憂,朝庭

許之。奎為高州刺史,戴

為恩州刺史,玳為潘州刺

史,聖歷中,潘州府君捐官

舍,子君衡襲其位焉。父沒

子繼,南州故事,且持啟

戟方俟。絲綸按察史,摧折

高標,替抉瑕璺,禍心潛構,

飛語上聞。帝昏難叩,家

逐籍沒。及公之鼎貴,恩贈

廣州大督都。公即廣州之

少子也。年未十歲,入於宮

闈,武后期壯而將之,別

令女徒鞠育,將復公候之

慶,俾加括羽之深。令受教

於內翰林。學業日就,文武

不墜。必也射乎,五善既閒。

百發皆中,因是有力士之

稱,自文林郎宮教博士轉

內府丞。至尊以公夙遭閔

兇,弱喪何怙;倍年存父事

之禮,三州有天屬之恩。帝

曰渝以汝為內侍高延福

男,由是,遂為高氏。君命天

也,天所授焉!子楚大不韋

之門,齊姜育有媯之後,兆

自真宰,成於主恩。孝和忽

其升遐,韋氏紛從以幹命。玄

宗至道大聖皇帝,中夜

堤劍,遲明登天,門杓未移,

彌氣如埽。攀龍附鳳,公實

親焉。錄其翼戴之勳,遂有

驟遷之命。特加朝散大夫,

內給事充內弓箭庫使,

尋,遷內常侍兼三宮使,又

加雲麾將軍,右監門衛大

將軍。恭以橋梓之心,居過

車馬之賜,乞迥所授,進父

之班。聖心嘉之,用獎名教,

父子並受內侍。公仍加銀

青光祿大夫。又屬萬乘東

巡。柴於岱嶽,更授雲麾大

將軍,左監門衛大將軍,申

前命也。兼充內飛龍廄大

使。公艱疚之。歲太夫人在

堂,夫人麥氏,宿國猛公之

曾孫也。復巢之下陟屺無

從,寒泉切莫慰之心,永初

無隨子之賦。德均聖善,孝

感神明。瘴海炎山,不為疵

癘。板與萬里,來就高堂,

歡甚如初,和樂且孺。兄元

進,元詿等雁行而至。當代

榮之,慶弔相隨,風樹增嘆!

無何,丁太夫人猶。絕漿之

日,恩制起奪 ,先夫人有越

國之贈,崇賜類也,累遷冠

軍,鎮軍,輔國,驃琦等大將

軍,特拜內侍監,內侍有監 ,

自公始也。王洪之亂,輦

軲震驚,禁軍一舉,玉石同

碎。公親執桴鼓,令於顏行

曰;斬級者無戰功,擒生者

受上賞。淑擾之際,人無橫

酷者,由公一言也!蜀胡羯

僭逆,天王居於成都,跋涉

艱難,扶護驚畢。蜀有南

營之叛,公討而平之。加開

府儀同三司,封齊國介公,食

邑三千戶。文明武德皇帝

再造區夏,奉迎皇胡輿。太上

高居復歸於鎬,賞從行

者,加食實封三百戶。公左

右明主垂五十年,布四海

之宏綱,承九重之密旨,造

膝之議,削稿之書,不可得

而知也。其寬厚三之男量,藝業

之尤,施捨之跡,

存於長者之論,良有古人

之風。上元初遭謗,遷謫安

置巫州,知輿不知,皆為嘆

息。寶應元年,有制追赴上

都,中路聞天崩地坼二聖

下席。長號泣血 ,勺飲不入

口,惜攀須而無及。俄易責

而長辭,其八月八日,終於

朗州龍輿寺,享年七十三。

輿櫬至京,恩制贈開府議

同三司,揚州大都督,仍陪

葬泰陵,書王命褒之也。

公以寶應二年四月十二日

安厝。夫人呂氏道備公宮,

天寶中封齊國夫人方貴

而逝,封樹已久,安而不遷。

嗣子正議大夫,前將作少

監,上柱國,渤海郡開國公

承悅,蝤子為繼,克家有光,

時稱雅才。喪善執禮,以先

父出遠,表請黜官。皇鑑至

明,俾復舊職。封章屢上,改

恆王府長史。時議多之 。養

子內給事承信等,永言孝

思,敬奉先訓。炎今之述者,

天所命焉,用刊青龍之銘,

長記黃陵之側。詞曰:

五嶺之南歌大馮,桂林湘

水神降公。君門九重閶闔

通,開元神武英復雄。雲天

雨露恩渥崇,帷衣籌謀心

膂同。五十年間佐聖躬,無

瑕遇謫遷巴東。來歸未達

鼎湖空,撫膺-絕如有窮。

魂隨仙駕遊蒼穹,託塋山

足茂陵中,君臣義重天地

終!

懋官事有嫌累微瑕有玷。

《高力士墓誌銘》的作者是張少悌,作為盛唐書碑名手,其書跡流傳較少,1999年《高力士墓誌銘》的出土以及《高力士神道碑》的修復,給我們對張少悌書法以新的認識。張少悌循《聖教序》上承晉法,其行楷取得了較高的成就。同時對我們認識盛唐大家如顏真卿等人所創造的書法高峰提供了更多的背景。

張少悌行書自聖教追晉法,但更具簡淡沖和的韻致。立《高力士墓誌銘》碑時已是中晚唐,國力已經大不如盛唐,唐墓葬也以安史之亂分為前後有別的兩大分界線,高力士墓葬的規格等級也反映了這一點。畢竟是奉敕而作,是碑鐫刻精良,頗能傳達用筆的精微之處,筆畫的起止搭截十分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