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教师评职称互告造假,校长会上大骂“评不上会死吗”?你怎么看?

潜规则为王


作为一名教师,还是一名中学高级教师,我太了解晋升职称的“辛、酸、苦、辣“啦!职称评定季,教师“互告“,校长“大骂”,并非奇葩,说一千道一万,都是“职称”惹的祸。



如今,每到教师晋升职称时,你就会看到奇怪的一幕,大家都在“忙忙碌碌”之中……老师忙着准备晋升职称材料,还得看着竞争对手。领导忙着接待“四方来客”,有“说客”,讲人情,拉关系,打招呼……有“谈客”,找谈话,倒苦水,提要求……有“看客”,挑是非,看笑话,制矛盾……就目前而言,职称评定引起教师“内讧”,那是司空见惯,见怪不怪。这位校长还真是“神算子”,前一阶段,网络媒体曝光,因没评上职称,一位老教师毅然决然的“跳楼”,真的“走了”。难怪许多人强烈呼吁取消教师职称,你如果是教师,会有什么看法呢?



时下,教师职称评定制度已经实施了32年,作为老师深知这一制度早已背离了初衷。实事求是讲,教师职称制度不但没有激励教师积极性,鼓励教师终身从教,反而成为制约教师成长和发展的瓶颈说在。教师职称名额指标有限,评定标准不一,评定过程不公……这一切让教师“寒心”。同时,职称仅有的名额直接到学校,老师内部竞争根本无法回避,没有矛盾,那是不可能的事儿。

去年,我们学校够条件晋升高级职称的老师有38名,按照指标1:40的比例,学校勉强能有1个名额。其中,一位班主任老师和一位老教师成为“焦点”和“热门”人选。平时两人“搭班”,班科任配合非常默契,关系也相当不错的。让大家没想到的是,两人之间因职称评定互不相让,“大打出手”。班主任说老教师出的书字数不够,不是编委成员,为啥加10分。老教师告班主任论文和荣誉证书有水分,不能参加考量。最后,两败俱伤,学校名额被取消,校长背个处分,闹剧才草草收场。职称不能再伤老师的心了好吗?

当下,有人建议教师职称不能取消前提下,能否像公务员职级和职务并行机制一样,让“教龄”成为职称评定的重要依据。我想即使不能完全化解矛盾,但可以避免矛盾激化,让教师安心从教,静心教书。


俺油菜


哈哈,想笑死我吗?校长自己不知道为什么大家要抢破头评职称?那他就当不上校长。

我们学校有个同事,打死不做班主任,后来为了评职称去做班主任。

有一次党员开会,做思想汇报。她说自己早上很早就来了,晚上六点45才有。我差点笑死,我们学校本来就要求班主任老师早上早自习要参加,比普通任课老师来的早,我们都早就习惯了,她偶尔当下班主任就觉得自己有多辛苦。晚上她是在学校健身房健身,才这么晚走……

现在要评职称了,事事都表现的好像很积极。

浪费大家时间听我讲故事了。


珍珠79429573


我是五年前评的中学高级,晋级的过程一言难尽。最艰难的时候我也曾经想过评不上就不活了。听起来是不是很傻。想想不就是一个高级职称,一月比一级教师多 千吧块钱吗?好好保养身体,多活几年,多领几年退休金不就赶过来了?其实,这都是评不上高级职称的老师自我安慰罢了。该评时评不上始终是心里的一块病。它不仅是钱的事,更重要的是面子、荣誉,是对自己几十年辛勤工作的交代。由于一些原因,我从二级教师晋升一级教师时间较晚,比同班同学足足晚了五六年,每当伙计们得知我还是二级教师时就会说:“咋弄的还没评上一级”我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所以我很理解这两个教师的做法和心情。早一天评上高级职称,就能早一天解放自己的心灵。


黎明2243962


评职造假,不足为怪,你校如此,我校又何不如比。就拿我亲身经历的事来说吧,当年为评高级职称,全市统考考核学生成绩排位,我当时在本村村小任教,独挡一个班,统考五科,语数思科社,我一个人上课,每天全天上课,从没请过假,生病都坚持上课,期末市统考,各科总成绩排列58位,结果职称没评成,校上要我让一下,给陪他曾天吃喝打牌的教师评,我怕得罪人就让了,第二年小升初统考,我班学生成绩排全校同年级第一,年级组给我评个优,假期里又被校长否定了,理由是我的学生提高分低些。结果学生成绩平均60几分的排第一,我班学生平均70多分近80分的排第三,因为职称名额校长可凭此捞钱,给校长钱多,教学效果和水评不好都是好的,你不给校长好处,你能力再强等于零。因此,评职称够不够资格,主要看你把校长维持得好不好。对此而言,评职称上级主管部门应严格教师教学水评和教学效果,重点应看教学效果。种田的农民亩产产量高和产量低,你不能说高产量的比低产量的好吧,统考学生平均成绩高的就该直接评职称,不应找任何借口推托,同时,严惩造假行为,杜绝评职腐败。


护密


网友真厉害,“评不上会死吗”,校长话音一落,立马拿出铁证,评不上会死。

虽然这是个案,但职称评定确实是广大中小学教师的一块心病。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教师们在“取消职称评审”的假消息中一团和气;现在又明确允许中小学教师评定职称了,这自然勾起了大家的欲望:毕竟职称和工资挂钩,钱袋子永远都是大家关心的话题。

我的很多同学在中小学工作,为评定职称也是煞费苦心。他们按照教育管理部门出台的职称评定条件,认真准备各种材料。可到关键时刻,总会冲出黑马。比如:出版图书一项,去年某区在职称材料审核中,某校解释说著作加分,编著不加分,一个出版过编著的语文老师因没有该项加分未通过。 同在某区的某校解释说,参编就加分,一个以第三作者身份参与过图书编写的主任获得了加分。

再说一下中小学职称参评材料造假,这个在地方似乎非常普遍。在小学工作的同学和我说,发一篇文章500,出书第一作者、第二作者都有明码标价。据我了解,他们所说的价格都不够出版一本图书的成本,所以这里面的李鬼非常多。

针对两教师互告对方材料造假,显然已经闹到了鱼死网破的地步。校长在教师大会上公开讲”评不上会死吗“,显然是没有做好教师的思想工作。

如果判断标准客观,材料审核严肃,在阳光下操作职称,评出导向、评出公正,我想广大教师会心服口服的。


入青0601


职称是中国教育的最荒唐最愚蠢的设计,没有体现教师行业的特点,也违背教师教书育人的宗旨。是教育中典型突出的腐败和弄虚作假怪胎。五年十年能有三四十多个教学成果和各种荣誉证书,傻子才相信。教师应有的起码的诚信和道德都没了,靠花钱造假搞关系评职称,你说中国的教育能办好吗?为什么中国的教育培养不出来优秀的顶尖的科学家?从大学到中小学功利主义形式主义泛滥,不尊重科学,没有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没有一种实事求是科学态度,如何能办好教育?职称是教育的毒瘤,职称不取消,教育无望。


用户92764109636红岩


还能怎么看?

能让老师放下斯文互撕的,也只有职称了!

千万不要把教师评职称,看成只是为了钱!

记得当初我也曾不想评高级教师,心里认为:我不评高级教师,不代表我没水平!结果,我的一位老大哥和我说了一句话:你不评高级教师,别人说起你来,话可能很难听!“吊什么呀?一辈子高级教师都不是!”

就为这句话,我决定参评高级教师!有时候,树活一面皮,人活一张脸。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两位老师,作为同事,也许平时相处的很好,甚至可能还是朋友。可是,为何会互撕呢?

都是职称惹的祸!职称现在已经成了一个怪胎了!你说你划下道道来,大家都去努力,达到条件就晋级。这样多好?可是,偏偏要搞个限额!想评职称?对不起!没名额!这就是现状,这不是要害死人嘛?全校争这一个名额,不撕才怪呢!

忽然,我对这两位老师深深地同情起来了!

上升的口子就那么小,大家都挤着要从这爬上去,能不挤踏吗?这不是教师这样,任何行业都是如此!只不过,别的行业都有完善的上升通道,不会踩踏而已!

悲哉!老师!


姑苏讲堂


校长就会放屁,典型的嘴上一套行动另一套,台上装高尚,台下最龌龊。看看现实中,校长自己评不上职称的几乎没有,而且校长们都是早早的就给自己评上了!所以,典型的站着说话不腰疼!


轩辕战刀


关于教师职称我想说两句

本人28年教龄教师,高级职称。深受职称评审艰辛之苦。凡是说评不上能死?的没一个不是早跨过台阶的人,坐着说话谁腰疼。

君不见为评职称的教师有神经的、有上吊的、更有上访的。

要说只要条件达到,每人发一个职称不就得了呗?

那还不如取消职称评定!

要说干脆取消职称评定呗!

那还有没有激励机制?没有了上升通道,干好干坏一个样,何谈教育质量?

国家设计教师职称和军人设置军衔一样,给优者上进提供通道,让庸者靠后排队。

教师职称今年诟病颇多,那么,请您来为教师设计一套更好的激励机制,怎样?



才郎夜看书


首先肯定一点:评不上真会死的。你看前几天的这个新闻:

再看这个:
这个是江苏的老师,也是因为职称,前两年的事。

那么为什么职称对老师这么重要呢?

首先一条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教师职称是和工资挂钩的。早点评上高一级的职称,那么工资可能是刚入职教师工资的两三倍,并且每次涨工资都比低一级职称的工资涨得多。对于大部分教师而言,工资收入基本是自己收入来源的绝大部分。俗话说“断人财路如杀父母”,更何况教师这种靠工资过活的职业呢?
其次,就是尊严


脸面了。同时入职的老师,相同条件下为什么你要比我先晋级呢?我为什么要比你低一级呢?(看看职称的称谓:二级教师,一级教师,高级教师。这不明摆着分三六九等嘛!)况且这个级别还和工资息息相关,级别越高,工资越高,让级别低的老师受到双重打击,谁不愿意风光一点呢?
如果再往深层次去探究那就是评职称的条件要求了
,这个要求以及如何满足这个要求,教师同仁们都知道,所以才会出现题中所说的“互告造假”。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教师评职称晋级,并不是只要满足条件就可以的,每年一次,还有指标限制,给人的感觉就像高考,考的再好,没那么多指标也是白忙活。
就这样了。任何一个行业都不容易,但是我们只想公平一点,公正一点,还有守法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