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县对革命贡献重大,为国家培养了223个将军,光荣改名

“两百个将军,同一个故乡”。抗日战争时期,我国有个别的地方参军人数量众多,出了很多抗日英雄,也出了很多抗日名将,其中有9个县的将军数量比较多,被民间喻为"将军县"。最厉害的就要数出了两位国家主席,223位将军的湖北红安县。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诞生过两位国家主席的县,也是全国将军最多的县!被称为“中国第一将军县”。


“小小黄安,人人好汉。铜锣一响,四十八万。男将打仗,女将送饭。”这首传遍红安大街小巷、至今仍为人熟知的歌谣,生动地传唱着群众对革命的热情。

红安县座落在鄂豫皖三省的交汇处,地处豫皖苏区的中心地带,是鄂豫皖苏区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此地紧邻大别山,风景美不胜收。

红安原名黄安,初设于明代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一方面红安位于大山之中,地形复杂,交通蔽塞,不容易暴露;另一方面,它距离繁华的武汉又非常近,可以第一时间接触到最新的革命动向和形式。因此,红安县就顺理成章的成为了革命的摇篮。

民国十五年,黄麻起义在这里爆发,当时的红四方面军和在黄安百姓的支持下,黄安战役取得了胜利。也就是在这次起义中,涌现出了很多后来我军杰出的将领。



在红四方面军队的列里,每3个人中就有1个红安人,每4位英烈中就有1个红安籍。在整个战争年代,这里一共牺牲14万人,光登记在册的就有22552人,这不仅在中国是罕见的,在全世界也是不多见的。新中国成立后,只有剩下600多位红军老干部。在抗战期间,国共双方统一县名,称为黄安。到了1952年9月,为了表彰黄安人民革命斗争业绩,将黄安县正式改名为红安县。

在这片传奇的土地上还诞生了两位国家主席,董必武和李先念。他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也是中国第一代重要领导人。他们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同时也赢得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崇敬和爱戴。



授衔将军上将有8名,分别是韩先楚、郭天民、王建安、周纯全、秦基伟、王诚汉、谢富治、陈锡联。授衔将军中将有12名,分别是刘昌毅、刘飞、詹才芳、聂凤智、吴先恩、张仁初、徐深吉、王近山、胡奇才、李天焕、徐斌洲、张天云。还有授衔将军少将52名,张志勇、涂锡道、张竭诚、詹少联、程儒珍、韩卫民、袁克服、金世柏、陈美藻、李定灼、江波等。

如今的红安,已经成为了著名的旅游景区,在那里,人们能够了解到革命年代的英雄们是怎么样生活成长的,也能去体会当地人对于革命的理解,更重要的是,那里所具有的独特的爱国主义气氛,有着无可替代的崇高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