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城上瘾的“上帝之鞭”也有慈悲之心吗?屠城前放人是什么操作?



你听说过“上帝之鞭”吗?欧洲人曾经把匈奴的阿提拉叫做“上帝之鞭”,称赞他的勇猛无敌,后来欧洲人又把这个称号给了“成吉思汗”。成吉思汗的威名相信大家是知道的,征战四方,屡战屡胜,毛泽东称赞他“一代天骄”,蒋介石也说中国军人应该向他学习。虽说成吉思汗“英雄”之名远扬四方,但是小编却认为一个爱“屠城”,不尊重民众生命的人算什么英雄!



成吉思汗生前曾经杀死了3000万以上的老百姓,目的就是屠城,不留下隐患以保持他的“丰功伟绩”。但是虽说是屠城,成吉思汗还是会留下一批人供他驱使。



第一种人就是工匠。成吉思汗是游牧民族,在和平年代都要四处奔走,更何况在战乱年代。因此蒙古族很少工匠,少工匠就会少武器,在打仗中武器少可是很吃亏的事。相对于他们来说,在地大物博的中原,农耕民族就更有机会产生专业工匠,研究更厉害的武器。



在工匠很少的时候,成吉思汗就吃过武器少的亏。一般情况下,攻城需要投石器、火弩这些比较强大的武器,可是那时候蒙古族都没有,那他们是怎么攻城的呢?



堆土。

在城墙边冒着箭雨将土堆堆得有城墙这么高,士兵们就能爬上去攻城了,可是这样的代价太大了。所以在成吉思汗屠城的时候一定会先将工匠保出来,让他们给自己制造精良的攻城武器。有了工匠之后,成吉思汗攻城的速度更快了。传言成吉思汗女婿战死,成吉思汗允许女儿带上人马去屠城,报仇,可还是叮嘱他的女儿要把工匠留下来。



第二种就是身强体壮的人,用来当“炮灰“。这部分人会被称作“签军”,攻城前他们会被押去搬运兵器粮草,挖掘防御工事。攻城时,他们还是“人肉盾牌”,在大军面前挡箭当垫脚石。



第三种就是成吉思汗用来散播“恐怖”谣言的人,这些人会被放走,回到百姓生活的地方描述蒙古军的恐怖。成吉思汗这么做就是想让敌人“不战而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