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七事变”81周年,从经济角度看中国和日本的实力差距

2018年7月7日,是中国全面抗战爆发"七七事变"的81周年。

1937年7月7日,日军在卢沟桥附近夜间军事演习中,以一名是日本士兵"失踪"为由,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遭到我国拒绝后遂下令攻击宛平城,民族危机!

卢沟桥

中国人民从此拉开了艰苦卓绝的抗战大幕,无数中华儿女挺身而出,为保卫祖国河山浴血奋战!

1937年,中国人口是四亿,GDP是136亿美元,日本人口约七千万,GDP是67亿美元,但日本的工业产值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的80%以上,而中国仅占10%,当时的中国是一个完全的农业国。中国人民的识字率不到20%,而日本超过了80%,当时的日本普遍实现了电气化,89%的家庭用上了电,而在中国,电灯只是极少数资本家和政府高官才有。另外日本是个资源匮乏国家,当时从国外进口大量的粮食,石油,铁矿石等矿产资源,对比经济数据如下表:

当年的中国是何等的贫弱落后,这是一个工业化国家对落后农业国家的侵略,但是中华儿女在民族生列存亡的关键时刻,团结一致,同仇敌忾,共赴国难,历时八年,从白山黑水到热带丛林,中国人民以3500万同胞伤亡的代价,换来了来之不易的和平。1945年9月2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此役也最终奠定了中华民族从弱变强的基础!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毛主席宣布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中国人民历经战争创伤,百废待兴,而日本因远离本土作战,并在中国东北掠夺了大量的矿产、物资,综合国力仍远远强于中国,我们看一下面1949年中国和日本的主要经济数据对比:

中国从1949年到1978年,期间经历了各种自然灾害,政治运动和国际封锁,但以全国之力建成了一批举世闻名的项目,如大庆油田,万吨水压机,万吨级远洋货轮及5万吨远洋油轮,10万吨水力发电机组,百万伏高压标准电容器,三门峡等水利工程,以及以"两弹一星"为代表的一批世界高科技产品都是在那个时候,这一系列成就,对经济发展起了巨大作用,而且为改革开放的建设积累了重要经验和奠定了重要物质基础。

大炼钢铁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

截止1978年底,全国人口为9.75亿人(包括台湾),国内生产总值2683亿美元,世界排名15位,全民所有制职工平均工资为644元(人民币)。

而战后的日本,经济得到了迅速的恢复和发展,特别是在于1955年以后近二十年,经济以年均10%左右的速度进入高速增长时期,并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1978年,日本全国人口为为1.14人,国内生产总值10553美元。

中国1978年改革开放,邓小平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到现在40年来,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世人瞩目,1978-2016年的平均年增长率为9.7%,远超同一时期其他主要经济大国的增长率。

2010年,中国GDP便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之后中国一直维持GDP总量"世界第二"的位置不变。2010至2016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达到27.6%,超过美国、欧元区和日本贡献率的总和,居世界第一位。

但是需要清醒的认识到,中国人均GDP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依然有很大差距,2017年,中国与日本在人均GDP上的相差约3万美元,中国与美国在人均GDP上的相差约为5万美元。

就在7月6日,美国对340亿美元中国商品征收进口关税的决定正式生效,全球这两个最大的经济体已经走上了贸易战全面爆发的危险道路,这家必将严重影响全球经济。

最近美国总统特朗普频繁"退群",退出了一系列重要的国际协议,其单边主义倾向愈发严重。"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仿佛是一条无人可以逾越的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