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主动退出了高级职称的评定,学区校领导却背后里说我是“不适应社会”,大家对此怎么看待?

箬竹之韵


作为一名教师,如果你连高级职称都不在乎,说明你个性超脱,将名利看得很淡。且你的描述中,还对自己的个人能力充满自信。那么,又怎会在意别人背后如何议论呢?

众所周知,教师工资低、职业发展空间小,除了极少数能力强或有人脉者可以脱颖而出走上管理岗位之外,绝大多数教师唯一的人生上升通道就是评职称。评上高级职称,不仅仅代表收入的大幅提高,更是对自己长期辛勤付出的回报,对自己人生价值的充分肯定。重要性不言而喻。

但令人糟心的是,高级职称不但指标少,而且评审条件设置不科学,评审过程有太多人为因素,导致评审结果往往缺乏公正。兢兢业业干工作的人、业务能力突出的人、教学成绩优秀的人,未必能评上高级职称。而一些掌握了资源的人,哪怕教学水平极差,甚至根本不在教学岗位,却往往将宝贵的高级职称指标瓜分一空。这种现象在全国中小学校相当普遍,亦可算是教育系统中危害性最大的“小腐败”吧。

你主动退出了高级职称的竞争,也许是你根本没有信心打败对手。当然,也不排除你是那种清高孤傲的人,不屑与一群蝇营苟且之人为伍。不过,若真是心无芥蒂的退出,就不必说出“高级职称不体现高职高能”这样的怪话,这是在道德上矮化其他参与职称竞争者,当然易遭人非议。

你若真有满腹才华,有超强的学习能力,年轻的时候就应该毅然离开这个你所不喜欢的环境,去更广阔的天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如今蹉跎到了评高级职称的阶段,想必也已不年轻了。这样的年纪,还无法适应社会,一副“举世皆浊我独清”的酸腐文人姿态,讲真,是比较令人生厌的。

另外,心理学上有一个结论:但凡是敏感多疑、自尊心强、清高孤傲、瞧不起别人的人,多半骨子里特别自卑,毫无自信。


毫米


如果本人根本就不在乎职称,那也就没有必要在乎领导说什么“不适应社会”,职称评审已经严重利益化,因此,某人退出评审会存在各种不同利益立场的解读。这生动反映当前被职称评审破坏的教育生态。

有人说,退出职称评审这是个人高风亮节,把机会让给别人。但这种观念在其他人看来其实是有问题的。退出当然可以,但如果强调退是高姿态、高风亮节的话,那这会引起参与评审的其他人以及最终评上的人的不快,难道坚持参加评审的人,就争名逐利?就是因为你退出别人才获得机会?这就好比体育比赛,你自己宣布退赛,这是高风亮节吗?题主说出来的那些话,就肯定会引起其他评审者的不快。觉得是抬高自己,贬低参加评审打分者。

从这一角度看,也就不难理解学区校领导说“不适应社会了”。因为职称评审是一项重要工作,学区领导当然希望职称评审不要节外生枝,符合申请条件的人退出,对学区领导来说,并不是什么好事,而会把此理解为对职称评审有意见。另外,就是领导已经“内定”某人,也不希望其他人退出,造成评上的人胜之不武的印象。也许退出者没有想到这么复杂,但现实就是这么复杂。

简单地说,参不参加职称评审,都是教师自己的自由,参加可以说是积极自由,不参加(退出)可以说是消极自由。可退出在目前的教育管理与办学环境中,都不是那么自由的事,表明职称评审的复杂利益关系,不是纯粹从教育角度评价教师,而是有着各种利益考量。对于这种职称评审制度,已有很多教师表达不满,但是,却还不得不去适应这一制度,因为如果评不上高级职称,将影响薪酬待遇;而就是自己不在乎,也不能表达出来,而需要有迎合的姿态。退出评审,在领导看来,是在表达对这一制度的不满,这就是体制化的力量。

这样的职称评审制度需要改革了。改革的方向就是取消职称评审,实行基于职务的教师管理与评价,按教师岗位与任职教龄确定教师的薪酬待遇,并对教师的教育能力与贡献进行专业同行评价。这就不需要教师再去申请所谓职称评审,由此消除围绕职称评审的勾心斗角、利益争斗,也才能减少教育的功利化。


熊丙奇看教育


洒脱做自己,别管他人瞎叽叽!



我是教育头条号“”终将长大“”,对这个问题,我的看法是,走自己的路,让他人说去吧!

当教师的人都知道,晋过一次级就好像脱了一层皮,各种艰难心塞、明争暗斗,实在是身心深受摧残。而晋级之后涨多少钱呢?晋升到一级教师涨工资300左右,晋升到高级教师,涨工资500左右,为了这几百块前,反目成仇的有,大打出手的有,精神失常的有,唉,可叹!

但是有教师能看破晋级的魔咒,选择洒脱放弃,大写的敬佩!

我们学校有一位教师,姓刘,女教师,晋了一级已经15年,早就不准备晋级了,她说:不如安安心心多活几年!这话我认同,

在我们这,要想晋级,各项积分必须连续两年综合排名第一,这些积分里,包括学生成绩、考勤、工作量、教师评价、学生评价、班主任工作、作业、教案、课外活动、办公室卫生、值班等等,非常细致,你必须各方面都做到最好,才有机会排到第一 。

即使你是第一,还得过证件关,晋级要有各种证件,优质课证书,模范证书,论文,课题研究,继续教育证书等等。

关键还有一点: 很多教师明明很努力,但就是敌不过有人暗箱操作,辛辛苦苦努力两年,还是排不到第一。

假如挺过层层厮杀,排了第一,也不一定能晋!还要看你们学校是不是缺这个岗位,如果不缺这个岗位,那就甭想了,再优秀也是白搭!

在这种严格的条条框框以及明争暗斗下,有的老师就放弃了晋级,不再为这事闹心,在我看来,一方面应该为这种晋级制度悲哀和反思,另一方面也为这样的教师点赞: 与其伤心伤身受尽折磨多挣那几百块钱(说不定还得花在治病上),不如健健康康舒舒心心多活几年!


终将长大


首先,评职一般程序是自己先申报,学校审查资格与证件,审查过关的再打分。不报名的当年自然放弃。一般是估计自己能评上的那一年才申报。

其次,评不评都无所谓,说它干什么!愿意就请,谁爱说什么就随他去,不愿意评,别说那么多废话,好像你很超脱,没必要,更不用在意别人说什么!

最后,看看网友们对此事的看法:

1 教龄4O年,中一,要退了,什么也不要了,什么也不写了。再见!

2 我们这里有许多都主动放弃了职称的评定!原因你懂的!

3 五六年之内,评职称根本没戏,退2补1,高级职称超标7,8个!即使评上,再过一两年就退休了,主动退出,一身轻松!

4 我不会这什么论文,也不会得到什么县级,市级,省级先进,无奈退出职称评审,任你东南西北风,只能……

5 你不差钱当然可以放弃。若你父母要你养老,你的子女等你工资吃饭,你能放弃吗?

6 今年高级职称只有一个名额,参评报名的就有十九个,还有一群四十岁左右的根本报都没报,因为报了也没有用!我已经对评高级不抱有任何希望了,但工作我一定会好好做!

7 职称只是假花,没用!!课杠杠的,学生就是喜欢,让高级职称羡慕去吧!我就是我,从不用眼角看你们这帮领导!我只在乎学生渴望的眼神!

结束语:主动放弃是出于无奈。


游戏大咖王


现在部分省份将职称评审的权限下放。职称评审越来越失去了人心。强烈建议取消职称评审!按照教龄和岗位,参照公务员管理,直接晋升。


feny78192592


对于高老师在申报高级职称中选择“退出”与“放弃”的做法我不是很赞成,但对高老师的人格、态度与境界(尽管也是无奈)我还是比较佩服和敬仰的,也有同情与不平之感。

这不是唱高调。因为我也长期在中小学工作过,也参与过教师的职称评定工作,更耳闻不少教师在职评中遭遇的不公平的事件。

关于中小学教师职称问题永远是一个难题。正是因为在评审中存在一些违规、关系、不公开、不透明等弊端,加之,指标永远有限,很难满足所有人的欲需,所以,出现了一些人提出干脆取消职称制度的呼声。

现在的问题是,职称职数指标有限,大家似乎都知道也能理解,教师能最为不满的是什么?可能是在基层学校评审过程中依然存在的违规失范的权力与关系的任性作为,就像题中所说的老师一样,条件够了,且比较硬气,业绩也不错,理所应当晋升高级,但由于有自己无法所控制的因素等原因,就是没门,评不了。

出现这样不公平的事情,有的教师不言放弃,而是进行抗争,向上级申诉,也有成功的案例,但由于教师职业特点的原因,不少人选择了放弃。

我认为,职称制度亟待需要改革、改进,因为不是中小学教师有意见,大学教师也有不满意的地方。现在,国家已开始进行改变,如下放大学职评权限,有大学自行评审,中小学高级职称评审下放到市级等。这固然可喜,但问题还在于,权力下放后,学校的权力更大,本来以往在学校的评审中就有问题,现在怎么去监督学校公开、公正、民主、科学地去评审呢?

看来,要让大部分教师满意,上级主管部门要改进设计、完善制度、增加指标是一个方面,怎样解决基层评审的程序过程做到有序、合规、科学可能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杨永厚说教育



领导没有你想想的那么高的觉悟,同样如果像你一样的认识和觉悟,在这种体制下,也很难当上领导。他可能觉得你是在刻意的表达不满,对大家习以为常的认识看不惯,或者说装清高,另类,不世故,不适应社会。

说实话,我和你有点像,今年也面对同样的职称竞聘经历。和你不一样的是,我没有放弃,因为我在所有竞聘者中资历最老,硬件材料也最多,但结果还是撞得头破血流,悔之晚矣。因为我们不世故,心底太注重那个底线原则,不想太为难领导,也不想做些损人利己的事。

我在我们学院的评审中,评审组以第一名的成绩推荐出来了,领先第二名7分多,结果领导说别的同事质疑材料,让我们去找有关部门界定。可悲的是我自己的一本著作,明明符合文件里对著作界定任何一条标准,领导就说不是著作;而别的同事明明不在评审期限内的成果却可以加分;买来的专利也可以加分;找别人挂名和专业不相关的论文也可以加分;甚至于文件里规定的年度绩效考核也被解释成了年度综合奖励去获得加分。最终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换人上!简直是非不分,令人无语。

这次经历,让我觉得应该向你学习,坦然面对吧,没有能力改变的就随他去吧,做自己喜欢的自己!


大雷教育杂谈


既然你愿意做老师们心中的“好人”,你就做吧,何必在乎领导的评论。

一,咱们先从领导分析:

领导能说出这样的话包含两层意思:

1,你和领导关系不错,领导也对你满意。故而说出这样的话。

2,有条件晋级却主动退出。常人不可理解,领导抱着惋惜的态度说出这样的话。

如果你和领导关系一般,而领导背后说出这样的话,这只能说明:领导是好领导,没有内定,没有暗箱操作。

这里边有一个问题没弄明白:

你们的学校对晋级有决定权吗?

如果你们的学校对晋级有决定权,你可以说你做了“好人”,校领导也算是好领导。

如果你们的学校对晋级没有决定权,你做哪些老师心中的“好人”?

因为晋级,都是通过层层审查,都是一个地区的所有学校老师,只要符合条件,都可能参评。

你如此退出,谁说你的好?谁承认你是“好人”?谁让你退出了?几个学校的老师共同竟争,何谈“退让”二字?外校的老师认识你吗?

如果仅仅在本校晋级,僧多粥少,本校老师符合的多,你主动退让,算你为了同事关系,做了“好人”也就算了。学校没有这个权利吧。

从领导话语来看,好像校领导对高级职称的评定,根本没有决定权。正因为没有决定权,才说这样的话。

如果评模范,你学校里有一个名额,你符合条件,但你退出了,你可以说是做了“好人”,领导决不会说出这样的话,也不为难了(碰到这样的证件,很多老师想要,领导也是为难,有时也想给亲信,但又怕老师们不服)

但高级职称评定,与学校无关,主权在上级部门,高级职称评定面前,人人平等,竟争是各学校老师之间的竟争,谈不上给谁做“好人”。

所以,你的主动退出,标榜自已“好人”有点不成立。

二,咱们再分析一下你本人的问题。

如果你不想浪费费精力疲于奔波,懒得去争,想轻松一下生活,那就直接说清楚好了,但何必说自已主动退出呢?

如果主动退出,当初何必创造符合高级职称评定的条件呢?

如果开始就看淡名利,想轻松生活,也不屑高级教师的含金量,那你根本就不创造条件。老师都明白,想拿够那些符合高级职称评定的条件,还非得下一些功夫不可。就算那些基本条件,也真不容易拿到。

况且就算评上了,也不见得能聘上,还得等名额。

三,再分析一下职称名额问题。

高级职称评定名额,各校区都有一定的名额,有的虽然符合这个校区的条件,被推上去了,但不见得能通过上一级的审查。

白白浪费一个空头名额。

如果你有真实的证件,符合条件,你就要参评,避免其它老师证件不全,或者遗漏什么材料,硬被推上去,结果上一级通不过,白白浪费一个名额。

对于等待高级职称评定老师们来说,争取早评上一个,以备缓解来年的竟争压力。

如果你今年不参评,下一年符合条件的老师越来越多,谁知道你下一年还主动退出不退出了?你不是给其它老师造成压力吗?你今年被评上了,下一年就少个竟争对手,其它老师也不再考虑你了。你偏偏主动退出,什么意思?明摆着下一年给其他老师添堵。

因为每年就那几个名额,每个老师都要察看本年符合条件的老师有多少,以便算计自已的胜算有多大?你这倒好,年年成为别人的竟争对手。要真的做好人,你就向外宣布:永不再参加高级职称评定。省得别人为你担心了。

再说,哪个学校不想拥有更多的高级教师来打招牌呀(虽然你认为高级含金量有水分)

你对谁做“好人”?学校不领情。

最后两句如果这样说:要我在挖空心思,四处求证,寻求加分和活得轻松,过得快乐做选择的话,我宁愿放弃高级职称评定。

这样说起来才符合知识分子的思想。但像题主那么说的那样,实在不敢苟同。让别人看起来有点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味道。

要争就去争,别说主动退出,如果主动退出,也别说做“好人”。没有人承认你这个“好人”


左析右洞


看得您在纠结,是纠结于放弃,还是纠结在放弃后的评价,如果是后者,说明您更渴望活出自我的同时,还能得到周围人的认可,这与您的初衷似又矛盾,其实选择了放弃,就踏实的过属于自已的日子,选择了不甘,那就明年再来过。


那一片灯火


学区校领导够混得,俺们这里高级职称都是官跟官斗,互咬!关键是评职称的眼瞎,优秀证书都是靠留,课不上,业绩都是靠造假,跟俺这比。你确实不适应社会,人社部的政策是好,但都让那些不学无术的寄生虫给吸干了老平民教师的血汗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