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話中秋節

農曆八月十五日是“中秋節”,

是人們一直推崇為最有人情味、

最詩情畫意的一個節日。

“中秋”一詞,

最早見於《周禮》一書,

而真正形成全國性的節日是在唐代。

之所以叫中秋,

是因為農曆八月十五這一天是在三秋制中。

是一年秋季的中期。

在我國的農曆裡,

一年分為四季,

每季又分為孟、仲、季三部分,

因而中秋也稱“仲秋”。

據說,

八月十五的月亮,月球距地球最近,

比其它月份的滿月更圓、更明亮,

所以又叫做“月夕節”、“秋節”、

“仲秋節”、“八月節”、

“八月會”、“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

“女兒節”或“團圓節”,

是流行於全國眾多民族中的傳統文化節日。

在此夜,

人們仰望天空如玉如盤的朗朗明月,

自然會期盼家人團聚。

遠在他鄉的遊子,

也藉此寄託自己對故鄉和親人的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