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哪些战役可以称为军事奇迹?

见微而知著


毛主席领导的湘赣边秋收起义,就是一个军事奇迹。

1927年8月的八七会议虽然纠正了陈独秀的错误方针,但会议确立的“中心开花”的激进方针显然是极度错误的,而对此心知肚明的毛主席决定摸索出一条自己的路,他主动请缨,去湘赣边界领导秋收起义,但中央给他定的攻打长沙的冒进方针,还是让毛主席的这次努力蒙上了层层阴影。

这次起义的主力是隶属于铁四军张发奎部的武汉国民政府警卫团,团长卢德铭毕业于黄埔军校,出身于叶挺独立团,是我党根红苗正的骨干成员。在南昌起义时,警卫团奉党组织命令参加却未及时赶到南昌,在南昌起义失败后,这只队伍就滞留在江西境内,团长卢德铭只身赴武汉寻找党组织,群龙无首的警卫团形势不容乐观。

但代理团长余洒度完美解决了问题,他虚与委蛇暂栖赣军朱培德部,并先后收编了王新亚领导的萍乡工农武装、苏先俊领导的浏阳农军以及丘国轩率领的黔军余部,队伍发展成一个师。虽然余洒度在日后叛变革命,但本人在这里一定强调一下,在秋收起义中,余洒度居功至伟,他的功劳仅次于毛主席,在卢德铭之上。但他在这里却有一个致命失误,差点葬送了军队,幸好荧屏毛主席力挽狂澜。

余洒度收编的丘国轩部匪性不改,起义刚一发动就袭击警卫团为主的钟文璋部,钟文璋部直接被打垮,随后王新亚团亦被湘军打垮,四个团的兵力只剩下毛主席、卢德铭、余洒度所在的苏先俊团 这时中央的命令再次下来,让毛主席率军攻打湘军重兵驻守的长沙城,这无异于羊入虎口。

这时候毛主席显示了自己天才的战略能力,在卢德铭的支持下,毛主席力排众议放弃攻打长沙的计划,率军进入湘赣边界的井冈山,创立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点燃了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毛主席不愧为中国革命的领路人!


林屋公子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万里长征真奇迹,主席伟大世代传!

仅看如下一组数字,长征便无愧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奇迹,不仅是最伟大的军事奇迹,而且是最伟大的革命奇迹、意志奇迹。

美国著名记者斯诺曾统计过,从1934年10月到1936年10月,整整两年时间里,中央红军辗转经过14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突破10个军阀的重重包围,进行380余次战斗,攻占700多座县城,牺牲高级干部430余人,击溃国军数十万人,行程2万5千里,平均每天行军71里,实现了红一、红二、红四方面军三大主力会师。

万里长征过程中,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挽救了党,挽救了革命,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深远影响了中国近现代历史。

强渡乌江。

1935年1月,在朱德总司令指挥下,红军强渡乌江江界河渡口成功,占领遵义,赢得宝贵的休整时间,为遵义会议召开创造良好条件。

遵义会议。

1935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贵州遵义召开会议,会议开始确立以毛主席为代表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

四渡赤水。

1935年1月至3月,毛主席指挥红军在近3个月内6次反复穿越3条河流,转战川贵滇3省,将国军数十万重兵玩弄于股掌之中,堪称史上空前绝后的战役奇迹。

巧渡金沙江。

1935年5月,毛主席指挥红军一部到处绕圈子,牵制敌人主力,红军主力靠着7只小船在7天7夜内悄然渡江,当敌人追兵赶到时,红军早已毁船封江,逃出生天。

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

1935年5月,毛主席指挥红军在四川越西强渡大渡河。红军18勇士一马当先,飞舟强渡,一举跨越天险;红军接着又组织22名敢死队员,冒着枪林弹雨,踩着危险的铁索,硬生生夺下封锁严密的泸定桥,堪称军事史上的战斗奇迹。

翻雪山。

1935年6月,毛主席领导红一方面军先后翻越5座海拔4000米以上的雪山;红二方面军由于进军时间晚,翻越了玉龙雪山等20多座雪山;红四方面军最早进入雪山,在雪山停留时间最长,累计翻越雪山超过20次。多少红军战士牺牲在茫茫雪山上!

过草地。

1935年8月,毛主席亲自率领红军艰苦跋涉过草地。这个草地名为草地,实则是高原湿地,泥潭沼泽,到处都是陷阱,像一群猛兽,时刻择人而噬。在这个充满死亡陷阱的草地上,红军三大主力牺牲了近2万人,但仍挡不住大无畏的革命精神!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万里长征是宣言书、是宣传队、是播种机,是人类史上难以超越的最伟大奇迹!长征精神永不过时,永远激励我们前进!

我是专注历史文化的狄飞惊,欢迎关注我!


狄飞惊


战争史上能称作奇迹的,只有红军的长征。

长征中,红军进行了400次战斗,攻占700多县城,击溃国民党军几百个团,跨越14省,翻越18座大山,24条大河,雪山草地,这件事,在中国历史上世界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红军长征的这一大奇迹,是有多个战争小奇迹早就的。

用伟大领袖毛主席的诗来概括就是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1,奇迹一——四渡赤水出奇兵。

四渡赤水是毛主席重新掌握军事指挥权的第一战,他指挥中央红军在3个月内,6次跨越3条河流,转战四川、贵州、云南三省,把十倍于己的敌人玩得团团转,在运动中消灭敌人,实现了以少胜多、反客为主的战争效果。

2,奇迹二——强渡金沙显神威。

此次战役的主要指挥是红军中的战神刘伯承,刘伯承元帅在云南省禄劝县甩掉敌人,并且一昼夜行军100公里,率先控制渡口,消灭了敌人的江防大队和2个团。展现了毛主席高超的军事指挥艺术。

3,奇迹三——彝海结盟播火种。

红军到达四川西南的凉山地区,那是诸葛亮“七擒孟获”的地方,红军提出了“中国工农红军,解放弱小民族;一切夷汉平民,都是兄弟骨肉。”、“设立夷人政府,夷族管理夷族”这是我党第一次成功处理民族问题。同时,我军将领刘伯承元帅与彝族治基家首领小叶丹歃血为盟结为兄弟,彝族和汉族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成为生死弟兄。

后来,伟大领袖毛主席给彝族改了一个更好的名字,原先彝族是“夷族”,是汉代的西南夷,有贬义,毛主席“夷”改为“彝”,彑代表房子,米和丝代表吃穿,意味着彝族的兴旺发达。

长征是世界战争史上的伟大奇迹,细细说来,长征里面包含了很多勤劳、勇敢、善良、坚强、团结的故事,而知事君今天用三件事告诉你,长征是智慧的胜利,是勇敢的胜利,是团结的胜利。

永远怀念为我们带来幸福安宁生活的革命先烈们!


历史知事


历史上可以称为军事奇迹的战例可谓是数不胜数啊,就说个近点的吧,可谓是战争史上的军事奇迹,那就是淮海战役,对战双方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和国民党部队。

让我们看一下交战双方的基本情况:

人民解放军:解放军部队约66万人,装备小米加步枪、汉阳造,后勤包括部队后勤和广大人民

国民党:正规部队80万,装备大炮、美式武器,日式武器,卡车、飞机,后勤充足

我们用小米加步枪打败了装备精良的国军,淮海战役的失利,军事上使蒋介石在南线的精锐主力损失殆尽,尤其是嫡系部队中的骨干,黄维的第12兵团和邱清泉的第2兵团全军覆没,其中还包括被称为“五大主力”的第5军和第18军。(五大主力其他三支部队分别是1947年5月在孟良崮被歼的整编第74师、1948年10月在辽沈战役中被歼的新1军和新6军)从而也就失去了蒋介石赖以支持战争的中坚力量。


聚看古今


这里我想说的是1944年发生在我的家乡衡阳那场让日本胆寒的孤城保卫战。


衡阳保卫战是指1944年,国民党军和日军在中南重镇湖南省衡阳市发生的一场会战,因是中国抗战史上敌我双方伤亡最多、中国军队正面交战时间最长的城市攻防战,被誉为“东方的莫斯科保卫战”。



此战最后虽以中国战败,但第十军1.7万抗击日军10万,坚守孤城47天,以六千人的牺牲打死打伤日军三万人,这是抗战史上唯一以少抗多的城市攻防战例。



衡阳保卫战持续之弥久、战斗之惨烈、影响之深远,中国战场所有的城市防卫战,似乎没哪一仗可与堪比,战后毛泽东主席亲笔题词,国民政府统帅蒋介石赐匾。中方将领为第十军军长方先觉,日方将领为横山勇。


衡阳城我是再熟悉不过了,我觉得这座城市似乎无险可守,可为什么第十军以从长沙撤回的疲惫之师却能在面对强敌时死守这么久呢?下面我们以日军方自己来评价一下那场战争。

对于方先觉第10军在衡阳构筑的坚固阵地,日军战史有如下评价:“尤其敌人之碉堡位置,颇尽选择之能……形成有猛烈之交叉火网,于上端构有手榴弹投掷壕,我军既难以接近,也无法攀登,此种伟大之防御工事,实为中日战争以来所初见,也堪称中国军队智慧与努力之结晶。”试想抗战中,中国那么多城市如果都能建立如此坚固的防御工事,日本估计早就败了,所以此战,我认为这是一个以少抗多的战争奇迹。



此役不仅打破了日军三天之内占领衡阳城的神话,大大延缓了日军对豫湘桂沿线的占领,而且还导致东条英机内阁垮台。但遗憾的是,国民党几十万援军就在衡阳城外,眼瞅着第十军苦守孤城47天,却无一援军攻入城中,这种战役也只有国民党那种只顾自保,不管别军死活的援军才做得出来。

前年在衡阳市政府相邀下,本馆差不多就建在衡阳市区的抗战纪念城了,本馆的直观形象展示近代史爱国主义馆,如能与第十军的忠勇军魂融为一体也是本馆的幸运,后因场地不够等种种原因最终迁往珠海,但方将军及74年前那场可歌可泣视死如归的衡阳保卫战精神永远留在我心中。


湘平古珍邮馆


通过湘江战役,红军损失惨重,在无望的前提下是毛主席站出来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侖,奋笔写下《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光辉篇章。辉煌的指挥了四渡赤水,领导红军爬雪山过草地,胜利的到了陕北与刘志丹,徐海东等会师。并明确地指出北上抗日的思想方针。


胡光远77


可称为军事奇迹的有:红军长征,四渡赤水,保卫延安,抗美援朝等,唯有红军长征和抗美援朝最为出名!红军长征经历了千难万险,前有雪山草地沼泽,后有追兵围追堵截,历时一年多时间,最终胜利到达目的地~延安!抗美援朝是中国建国之初打的最漂亮的一仗,凭自己的实力独自作战,这一战打出国威,让世界刮目相看!从此中国屹立世界强国之林!


多情反被绝情误


毛主席指挥的有几个不是呢?例如指挥手无寸铁学生军击退溃败军阀,反围剿斗争,长征。。。。。。太多太多了


杂谈五味天下交友


能被称为军事奇迹的战役,首先需要具备一个条件,那就是必须是以少胜多。因为只有打胜了这种仗的人,才能堪称不世处的军事天才将领。

说到军事奇迹,就不得不说韩信的背水之战,项羽的巨鹿之战,曹操的官渡之战,周瑜的赤壁之战。

先说韩信的背水之战,背水之战韩信是带领着三万老弱病残,对抗赵国的二十万精锐的。在战事开打之前,赵国的统帅陈馀认为此战自己必定会胜,因为自己的兵力差不多是韩信的十倍呀,再加上他自幼熟读兵书,他以为打败韩信易如反掌。

当陈馀的手下,著名的军事奇才李左车劝解陈馀前后夹击韩信的时候,陈馀对李左车的这一想法很是鄙视,他告诉李左车你那叫玩阴谋诡计,不是大丈夫所为。大丈夫打仗就应该打的光明磊落,让敌人心服口服。

陈馀之所以说的这么冠冕堂皇,就是因为他手里有二十万大军。

韩信也知道自己的这三万士兵根本不是赵军的对手,但是,他很会利用心里战术,他和赵军交战之前,他告诉手下,打仗的时候,一定要假装败逃,然后把旗子锣鼓全部给丢在地上,这样赵军就有可能来捡这些旗子和锣鼓,毕竟捡了这些战利品后,拿回去是有奖赏的,只要赵军抢这些战利品的时候,他们的队形就会乱,我们趁着他们乱的时候,在去打他们就很容易了。

结果两军开战的时候,事情的经过果然如韩信预料的一般,赵军为了争功,开始捡战利品,在加上韩信列了一个背水而战的队形。这就激发了军队的斗志,毕竟退无可退的情况下,只有死拼才能活命,所以,他们打起赵军来也格外的卖力。

结果赵国统帅陈馀被杀死,军事奇才李左车被俘虏,韩信军大胜,赵军大败,不得不称这一战是军事史上的奇迹之战。

项羽的巨鹿之战,丝毫不比韩信的背水之战差,毕竟项羽带领的五万楚军,打败了秦国王离统治的二十万精锐。

项羽之所以能打胜这一战,他也玩了一个心理战术。

因为在大战之前,他让士兵们包餐了一顿后,就命令士兵把锅给砸了,把渡河的舟给烧掉了。

这种作为是在告诉全体士兵们,此战只需成功,不许失败,失败了就是死路一条。

为了打胜仗,楚军每个人都像一个亡命之徒一样,在战场上厮杀,他们竟然让秦军胆寒了,最后他们竟然奇迹的打败了秦军,战争中秦军的主将王离竟然下落不明了,因为没了主将,秦军很快也就溃败了下来。

结果是这一战,楚军大胜,秦军几乎是全军覆没。不得不说这又是一个中国历史上的军事奇迹。

三国的时候,以少胜多的战役也有两个,而且这两个也是最为大家所津津乐道的。

第一个就是曹操和好哥们袁绍所打的官渡之战,当时袁绍将兵十万有余,曹操也就是两万人马。

在这种极其不对等的情况下,曹操想战胜袁绍真的是太难了,两军虽然是打起了持久战,但是,袁绍一直是处于上风的。

就在曹操被打的抵挡不住,他想撤军的时候,这时候袁绍军队里的谋士开始内讧了。袁绍的高级谋士许攸因为对袁绍不满,就逃到了曹操这里。

许攸告诉曹操,要想战胜袁绍其实很简单,只要烧了袁绍的军粮,袁绍必败无疑。

曹操听了这个消息后,大为高兴。他亲自率领士兵到了乌巢把袁绍的军粮给烧了,袁军因为没了军粮,将士们没有了吃的,这时候他们的军心开始动摇了。

曹操再率兵打过去,袁军就如同一盘散沙,被曹操轻而易举的打败了。就是这个以少胜多的胜利,奠定了曹操在北方的霸主之位。

曹操在官渡之战风光了一把,但是人不可能一辈子走运的。赤壁之战就是曹操的耻辱之战,这一战曹操号称带领八十万水军去灭东吴的。

孙权这边只派出周瑜带领的三万大军联合刘备的两万大军开始迎战了。

两军开战的时候,由于曹操的大军多是北方的士兵,在南方的水上交手,曹操的士兵很明显是吃亏的,再加上他们远道而来,水土不服,士兵竟然很多都生病了。

为了防止士兵晕船,曹操就把他们的船给用铁链子链接在了一起。因为这样船就足够大了,大到他们就如同平日在陆地上一般。

可是,这样也就漏出了他们的破绽,因为周瑜手下有一个叫黄盖的人,他告诉周瑜,曹军可破也,你看他把船连在了一起,我们只要放他一把火,曹操就会不战而败。

周瑜采纳了黄盖的这一提议,黄盖假装投降,把船上装满稻草,用布给掩盖住,到了他们快靠近曹操的船队时,他们一把火把驶向曹操装有稻草的船给点着了。结果船借着风力烧到了曹操的连船上,曹操船上的士兵要么被烧死,要么被淹死。

就这样东吴轻而易举的战胜了曹操,就这样中国历史上又一个以少胜多的战役诞生了。


史学达人


长平之战:此战是中国古代军事史上是早、规模是大、最彻底的围歼战。

官渡之战:曹操击败袁绍,奠定统一北方的基础。

赤壁之战:公元208年,曹操率军南下,与孙权和刘备联军战于赤壁(今湖北武昌县西赤矶山),曹军大败。

吴蜀彝陵之战:也称"猇亭之战"。公元222年,刘备为报吴杀关羽之仇,率军攻东吴。吴大将陆逊在猇亭(今湖北宜都长江北岸)决战,用火攻大破蜀军。

淝水之战:前秦苻坚于公元383年举兵攻晋,被晋相谢安于淝水打败。

黄天荡之战:公元1129年冬,宋将韩世忠与夫梁红玉率军在黄天荡(今江苏南京附近)大败金将兀术。

襄樊之战:公元1267年,元军首领阿术率军进攻南宋重镇襄阳,继又进围樊城;此战相持五年,为宋元间最激烈的战役。

压山之战:公元1278年,南宋张世杰等退至崖山(在今广东新会南);次年宋军战败,陆秀夫负帝跳海,南宋至此灭亡。

十二翼之战:公元1190年成吉思汗把所部三万人分为十三翼迎战札木合等;成吉思汗败。

三峰之战:公元1232蒙古军大败金军于钧州(治今河南禹县)的三峰山;1234年,蔡州被攻破,金亡。

萨尔浒之战:公元1619年,后金在萨尔浒(今辽宁新宾西浑河南岸)败明主力杜松部三万人。

宁远之战:公元1626年,明将袁崇焕坚守宁远(今辽宁兴城),击败后金十余万大军。

赤嵌之战:公元1661年,郑成功击败荷兰军于赤嵌楼(在今台湾台南境),荷兰总督投降,台湾重回祖国怀抱。

雅克萨之战:公元1685年,清政府军队驱逐沙俄侵略者于雅克萨(在今漠河东、呼玛西北黑龙江北岸)。

甲午海战:中日甲午黄海之战是日清战争(1894年)中一次激烈的海战,也就是通过这次战争,日本从中国版图上割占了台湾。甲午战争历时9个月,战后双方签订《马关条约》,规定中方向日方割地赔款,中国清政府因此背负沉重外债,国力日趋衰退,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北伐战争:1924年初,国民党"一大"在广州召开,以推翻北洋军阀反动统治为目标的革命统一战线正式形成,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运动拉开序幕。...北伐战争首创了国共合作的新形式,同时在中国彻底铲除了封建势力;基本推翻了北洋军伐的统治,在形式上完成了中华民国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