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道學的發展史與生命力,生命不息,道學不止

在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的歷史長河之中,有一門直 接關於人體生命和人類生存的傳統學術,雖然古老,卻 青春常在,充滿生機,只是由於長期以來,人們對此缺 乏瞭解,未能得到足夠的重視。在提倡人類和平與發展 的今天,理應挖掘整理,發揚光大,為人民群眾健康事 業服務。這門學術,就是中華民族流傳五千年的道家修煉學。

中華道家修煉學之由來,起源於遠古先民對於征服 自然、維護生命的可貴探索。據《莊子》栽,中華始祖 軒轅皇帝“問道於廣成子”,始將這門學術推向社會, 中華道家修煉學由此肇基。在中華民族的古老文化典籍 《老子》、《莊子》、《周易》、《黃帝內經〉之中,就有許 多關於天人合一、長生久視的學說。由於以上典籍均源 於上古先民的原始文明,說明這一思想由來以久,足與古老的中華文化同根同源。

秦皇、漢武之後,神仙方士失去上層統治者的扶 植,勢力大減,但是默默修煉的隱士們依然潛心修煉。 由於受到方士們狂詞替說的負面影響,使得中華道家修 煉變得愈加隱秘而且困難。在這種不利的環境之下,追求修煉成真的人們,需要保障自己的社會地位和生活條 件,僅靠神仙學術本身已不足以立世。為了尋找自己的 生存空間,只有謀求新的出路。 這時佛教傳入中國,老子在東漢時代就被逐漸神 化,儒家本身亦傾向於宗教化。

當此時代,道家、神仙 家、修煉家、隱士和方士等等相互皆有關聯的群體人士,沿著中國古代黃老道、方仙道之沿傳,以中華道家 思想為旨歸,以老子為教祖,發展組織了道教。 但是,道教成為一門正式宗教之後,卻與道家修煉 的宗旨有所不同,逐漸走上了宗教神權的道路。這一特 點,造成中華道家修煉學在以後的沿傳之中,既相關於 道教亦無關於道教的極大發展空間。

出入於道教內外,蔓衍於中華大地。在充滿神權思想的古代中國社會,中華道家修煉之士為了得到人們的認可和生活的保障,同 時也為了道家修煉學的普遍傳播,因而和道教唇齒相依。道家修煉的中心是“道”,成仙的目的是為了得道; 道教信仰的中心是“神”,信神的目的是為了保佑。道 家修煉不信天命,講究“我命由我不由天”;道教信仰 崇拜神權,是以神的意志駕馭個性的自由。道家修煉之 士,他們注重本我生命的存在與價值,道家修煉所講的 “神”,也是生命的心神、元神、陽神等,不是天上的神 靈。由此可見,道家修煉與道教信仰,畢竟有所不同。

道教的文化

從古至今就是中國的傳統瑰寶,由你傳承,由我傳承,對此你有什麼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