猕猴桃需肥规律要掌握!根、叶、果实>茎吸收

1、对土壤条件的要求:

猕猴桃适应温暖较湿润的微酸性土壤,最怕粘重、强酸性或碱性、排水不良、过分干旱、瘠薄的土壤。因此,可采取改土培肥措施,改善土壤理化性状,为其生长创造最优生态环境。

2、氮素营养与施肥:

氮素在猕猴桃树的根、茎、叶、果及皮层和木质部的分布为:根、叶、果实>茎;皮层>木质部;冬季氮的贮存部位是根和茎的皮层,并且主要贮存在茎的皮层。

产量2000千克/667米2的猕猴桃园,年周期猕猴桃树体总吸纯氮量为14.45千克/667米2,进入果实收获期以后和结果前共吸收2.25千克/667米2,整个果实生长期吸收12.2千克/667米2,分别占总吸氮量的15.57%、84.43%。缺氮多发生在管理粗放的果园。因此,定植时结合定植穴,施足氮肥至关重要。

3、磷素营养与施肥:

磷在猕猴桃树的根、茎、叶、果及皮层和木质部的分布表现为:根、叶、果实>茎;根和茎的皮层>木质部。萌芽期(3月28日)到果实生长始期(5月18日)猕猴桃叶生长所需的磷素78.89%来自于从外界的吸收,4.44%来自根的上年贮藏磷,16.67%来自茎的上年贮存磷。

果实生长始期(5月18日)到果实迅速膨大末期(7月9日)猕猴桃树吸磷量为全年总吸磷的55.40%,是磷素营养最大效率期。年周期猕猴桃树体吸收磷素的总量为2.64千克/667米2(猕猴桃产量2600千克/667米2)。按照果树合理施肥量=(肥料吸收量-土壤天然供肥量)/ 肥料利用率(%)公式计算,推荐年施纯磷6.16千克/667米2。

钾素营养与施肥:

钾含量在猕猴桃树体各器官及部位近似表现为:果实>叶≥一年枝皮层≥两年枝皮层≥三年枝皮层≥主干皮层、根皮层;皮层>木质部;根木质部、一年枝木质部>两年枝木质部、多年枝木质部、主干木质部;细根>粗根。年周期猕猴桃树体吸收钾素的总量为11.19千克/667米2(猕猴桃产量2600千克/667米2)。果实收获期(9月8日)以后和结果前5月18日前共吸收2.88千克/667米2,整个果实生长期(5月18日到9月8日)吸收8.31千克/667米2,分别占总吸钾量的25.72%和74.28%。

从萌芽期(3月18日)到果实生长始期(5月18日)猕猴桃叶累积钾素1.14千克/667米2,其中53.15%来自于从外界的吸收,22.84%来自根的上年贮藏钾,24.01%来自茎的上年贮存钾。果实生长始期(5月18日)到果实迅速膨大末期(7月9日) 是猕猴桃吸收钾素的高峰期,达到5.91千克/667米2,吸收钾素的97.71%供给了果实。

在生产上应该重视钾素的应用,由于猕猴桃生长需要较高的氯素含量。因此,使用氯化钾较好。

4、微量元素营养与施肥:

猕猴桃对氯、锰、铁、硼、锌等微量元素比较敏感,适量的锰能保证猕猴桃各生理过程正常进行,可提高维生素C的含量;铁在蛋白质的合成、叶绿素的形成、光合作用等生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硼能促进花芽分化和花粉管生长,对子房发育也有影响,适量的硼能提高维生素和糖的含量,增进品质,促进根系发育,增强吸收能力;锌是某些酶的组成成分,还与生长素的合成有关,也是果树的重要营养元素之一。

综上所述,猕猴桃对各类矿质元素需要量大,同时,各种营养元素的吸收量在不同生育期差异很大。早春萌芽期至坐果期,氮、磷、钾、镁、锌、铜、铁、锰等在叶中积累为全年总量的80%左右,果实膨大期,氮磷钾营养元素逐渐从枝叶转移到果实中。据叶分析,猕猴桃对氯有特殊的喜好。一般作物为0.025%左右,而猕猴桃0.8%-3%,特别在钾缺乏时,对氯有更大的需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