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务派遣该不该取消?

Dichliebeichnan


我是深受过劳务派遣榨压过几年的可怜人,所以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本人的看法!

我虽然非常讨厌劳务派遣公司,但是我认为现在还有很多块方是需要它的,理由有三:

第一点:劳务派遣公司的存在是为了提高本公司正式员工的收入水平!大家应该都知道很多大公司或者国企员工有成千上万人,但是正式员工连三分之一的人都达不到,其他都属于劳务派遣公司,而且劳务工做的工作又苦又累又多,但是收入却不成正比,反而正式工工资却高出好多倍!这些都是公司为了提高正式员工收入和降低成本最好的方案,如果每个人都是正式工,工资都一样高,那么公司是养不起那么多人的,每天都会亏损,那时候公司倒闭,谁也没有饭吃!

第二点:增加市场人才竞争力度!大家都知道正式工工作很轻松,工资又高,但是这些都是有能力的人才有的待遇,所以形成了一场转正式工的竞争风波,有利于公司发展和人才的择选!那些有文化,有技术的人更容易得到重用(除了走后门以外),其实我也是奋斗了三年才得以转正式工!

第三点:增加就业岗位!大公司的正式工少了,发的钱也就少,多余的钱都会投入发展建设项目中,这时候会多出很多岗位职业!大家都知道很多劳务工大多都是农民工,他们没有技术,没有文化,想找到好工作混口饭吃有时候真的很难,特别是四五十岁的中年人更难找到工作,如果他们去应聘工作我相信很多企业都不会选择他们,但是企业又需要劳动力,所以劳务派遣产生了!让有技术,文化的人带领和指导他们去完成工作是大企业的作风!

有时候我们真的很讨厌劳务派遣,但是有时候劳务派遣却也帮助了很多需要工作的人!所以它的存在也是有道理的!





防雷检测技术顾问


劳务派遣政策,也不能说一棒子打死,其实它是一把双刃剑,用好了就是造福员工,用不好就是伤害员工。从国家层面,本意是保护劳动者,但从企业实操上,歪嘴和尚念歪经,变成了变相坑害员工利益的歪门武器。

什么是劳务派遣?因为劳资语言是最晦涩难懂的,翻译成大白话就是:你给我干活,但你不是我的人,我对你生老病死没义务负责。比如,保安公司派给你单位10个门卫保安,给你看大门,但不是自家人,他们与保安公司签订劳动合同,是保安公司的人。由保安公司派出“劳务人员”到你单位看大门。人家单位分房子、分苹果,10个保安大哥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有良心的单位,可能给你们分箱苹果,但是住房公积金、企业年金、补充医疗保险以及大额(如集资房)福利,是轮不到的。年终奖,不是一个档次的。

那么,你会说,不是要求同工同酬吗?是啊,10个保安之间是同工同酬啊,你与单位正式工,不是同工,怎么能同酬呢?那么,你又会说,这10个保安是劳务工,那还有3个正式工保安呢,怎么不同工同酬呢?人家劳资也不是傻瓜,给那三个正式工保安定为管理岗(保安队长、副队长、小组长或者是统计员),与10个保安还是不同工啊。

你有一百个理由质疑劳务派遣政策和同工不同酬问题,无良单位的劳资员就有一百二十个理由糊弄你。因为你忘了单位歪嘴和尚念歪经的初衷了,本来的目的就是,只用你干活,还不想对你负责;只想省钱,不想管人;只想保护正式工待遇,不想给劳务工开门。

但是劳务派遣制,作为一项工具,既有好的一方面,也有不利的一方面。国家出台政策,本意是好的,但企事业单位在操作中,都会选择性执行,只用对自己有利的部分。这个政策的优点:可以减轻企业人工成本负担、突破人员编制和工资总额限制、增加灵活就业的机会。

比如:一家国企银行,想招1000个柜员,但是上级不给1000个用工定员啊,也不给1000个工资总额指标啊。于是他们找一家劳务公司(如果单位足够大,甚至是他们自己注册成立一家劳务公司),银行招聘1000人,这1000人与劳务公司签合同,然后派到银行柜台上工作。

优点:这1000人是劳务公司的人,不是银行的人,因此不需要定员指标。这1000人不是银行发工资,是劳务公司发工资,因此不需要工资总额指标。那么,这1000人发工资从哪里来呢?银行财务上还有劳务费科目(不是工资科目),从劳务费支出的啊,约定劳务费3000元,劳务公司发2000元工资,剩余1000元就是劳务公司毛利了。你看,银行解决了三个问题:用人、工资、低工资,还不用对这1000人操心负责。

缺点:正式员工中的柜员工资10000元,劳务工柜员工资2000元,正式工还管着劳务工,什么脏活累活都让劳务工做,劳务工就有意见了。工资是三等公民,奖金是五等公民,福利是九等公民,干活是一线骨干,生老病死还不想管我们,凭什么让我们这么认真工作啊?造成了员工之间的人为不平衡,影响了团结和积极性。

1000个柜员发声了,100万个柜员发声了,引起了重视。这样做,上级为你们解决了用人问题,但你们怎么惹出这么大民愤呢?你们这些单位啊,真是把好事都办坏了。于是,2016年—2017年开展整顿。规定企业使用劳务工比例不能超过用工总量的10%,且只能用在三性岗位(临时、辅助、替代),也就是保洁保安司机等最不重要的岗位,其他岗位不能用劳务工。国家一片良苦用心,就是让把劳务工转成正式工(其实是合同制员工)啊。

好政策,就得到好执行了吗?有的执行了,有的没执行。比如,有些银行把大部分的柜员转合同制了。有的企业不干啊,转给合同制,就给增加工资、增加福利、增加住房,我们企业负担不起啊。于是,这些企业有利用了业务外包政策,这招更厉害,比如,我把所有的柜台业务,全部外包给外包公司,这些柜员都是外包公司的人。我只包业务,不管用人。

其实,解决来解决去,就是没有解决同工不同酬的问题。当然,这里面也有企业的难处,哪个企业不想最低成本用人呢?况且现在人才市场供大于求。正式工8000元月薪,劳务工3000元就干,干得比正式工还好,还听话还上进,谁不想用3000元的劳务工啊。可是你让他给劳务工也8000元,企业这不是脱裤子放屁多此一举嘛!

劳务派遣政策,已经作用不大,目前主要为一些体制内企事业单位所用。一些民企外企,也大量使用,但矛盾不突出,因为同工同酬问题,民企外企不存在这个理念,体制外也没有身份福利的概念。所以,民企外企用就用吧,多用人,减少负担,可以促进民企外企的发展。对体制内,有积极的意义,更多是负面的现实,毕竟人们还是讲究身份感、归属感、安全感的。所以,对这个政策,已经有保有压,合理选择,以保护员工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就好,防止选择性使用,变相减少员工收入和剥离对员工的责任。


职场火锅


我是某国企基层职工,这个问题我发表下我的看法

劳务派遣是历史遗留问题,虽然劳动法明确规定一家企业的劳务派遣员工不能占该企业的10%,但是又有多少企业这样做了呢?况且有劳务派遣的企业一般都是大企业,这个应该无法否认。

目前劳务派遣制度解决了我国行政单位、事业单位、国企的很多人员安置,举个例子,陕西省事业单位员工110万,劳务派遣112万,1:1的比例,真的这么缺人吗,如果缺人为什么不进行招聘呢?这又要从下面几个问题说起

学历问题,现在很多县级以上单位招聘都要本科,其实中国统计出来的数据,本科生只占全国人口的4%,除去年纪超标的,除去在私企的,除去教师医生等,分到全国已经没有多少人了

编制问题,这个编制指的是单位编制,一个单位有多少正式职工都是需要上级审批的,定岗定编,没有那么多正式职工

办事效率,这个不多解释,人浮于事,累的累死,闲的闲死

经过分析,劳务派遣不是一个省市的问题,是整个国家的用人体制问题,取消不了


交通运输方振


取消了哪来那么多钱去发那么多的薪水?现在有个劳务派遣公司,虽然是个一无是处的周扒皮,但是好歹只需要喂饱一个空壳公司就能剥削一群人,出问题了也有个顶包的挡在前面。这笔账用人单位、企业还是会算的


大理国镇南王段郎正淳


1.劳务派遣,同工同酬。你相信吗?干的活比正式员工多,什么脏累的活,费力不讨好的事就你干。2.累死累活你都不是公司的人,只是劳务公司的人。3.有转正机会,条件苛刻,有实际经验不行,必须要有达标文凭和相当的公司关系,不然轮不到你。4.最可耻的,根据劳动法规定,劳务派遣工超过10年的必须转入正式工,用人单位在工作9年后,让你重新签到另一家劳务公司,既符合劳动法规定又继续用着廉价劳动力。5.用人单位情愿花重金招聘高学历新人,再花重金培养,新人干不到2月辞职或跳槽。情愿赔了夫人又折兵,也不愿意给低学历、经验丰富的派遣工一个机会。


奋斗不止9181


劳务派遣就是转嫁劳动关系及矛盾,由原来的甲乙双方变成甲乙丙三方,乙方为甲方服务工作多年,形成了事实劳务工资关系,但并未签订用工合同,现在考虑到法律责任,甲方委托丙方管理乙方,延续正在运行的工作,不再承担乙方的任何关系。这样势必造成乙方劳务保险,劳资待遇,保险责任,工伤认定等等~~~诸多不顺。除非有政府监管部门备案后四方洽商再定酌!!!


你我有缘70961837


九十年代在我国国有企业劳动制度改革中,为安置下岗职工产生了劳务派遣制用工模式,即由劳务派遣机构与派遣劳工订立劳动合同,把劳动者派向其他用工单位,再由其用工单位向派遣机构支付一笔服务费用的一种用工形式。

该用工形式使劳动者受到来自用工单位、劳务派遣机构双重剥削,大部分劳务派遣工从事着一线劳动却与用工单位没有直接劳动合同关系,劳动者权益难以得到保障。

长期以来,劳务派遣工成为规避《劳动法》企业对员工责任的挡箭牌,很多国企用工中劳务派遣工竟然占职工总数80%,广大劳务工成为企业最底层的长期临时工。这样的用工制度一方面造成劳工权益被损害,一方面造成劳工对企业缺乏忠诚。实际上,企业节约了显性用工成本,但却因员工对企业缺乏认同感,造成技术人才流失严重,企业的用工隐性成本大大增加,基层员工队伍的不稳定制约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劳务派遣制用工打破了旧有的正式工、临时工二元用工体系,但却在三十多年的发展过程中,逐渐背离了其“临时性用工”的灵活性,演变成新的二元制用工,劳动者的称谓变了,但依然是过去二元制的老路。这样的用工制度加大了员工与员工之间、员工与企业之间的矛盾,这样的矛盾最终演化为社会矛盾。

当今大多数企业都爱标榜所谓的企业文化,在大谈“感恩”、“忠诚”的时候,哪些企业的经营者们-你们是否扪心自问:你们让员工学会感恩,你们是否对那些为你们创造了财富的工人、特别是最底层的劳务工感恩?你们教导员工忠诚企业,作为企业管理者的你们,是否对广大基层员工忠诚?

劳务派遣制度是一切用工制度中最坏的制度,它破坏了劳动者与企业之间的信任,造成员工中三六九等的地位歧视,让“同工同酬”变为美丽的谎言,让“任贤选能”变成遥不可及。

劳务派遣用工制度,正在成为经济发展的反动力,企业稳定的动摇力,此种制度已经到了不能不改、必须改变时候了!


关注醉仙一品聊天下,与您畅聊天下大事



醉仙一品聊天下


问题是我们说的不算,我倒是觉得应该取消。但我说的不算,很多时候劳务派遣并不是个社会问题,不会得到解决,如果将来企业用工超过百分之40还可能得到重视,现在算了吧,该干嘛干嘛。


Si比我帅者皆已亡


应该。一,现在的劳务派遣用工已经严重背离了临时性替代性的用工原则。二,劳务派遣成了用工单位压榨工人、降低成本的合法途径。三,劳务派遣公司成了某些利益集团的利益输出输入的犯罪手段。


独立寒秋28893413


快点取消吧!

本人就是一名劳务派遣工,我总结了有这么几点,简单与大家分享一下。

一用工单位可以用这种劳务派遣工来逃避责任,例如职工福利,工作风险,事故赔偿等

二中介公司盘剥派遣工,他们有各种借口收取中介费,劳务费,在给职工上保险上做手脚。

三劳务派遣工与企业离心离德,缺乏归属感,总感觉到自己与这个企业没有多大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