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晨冬放言中国职业拳击不够职业化,你怎么看?

孙经纬82692625


郭晨冬对于职业拳击的批评有一定道理。拳击是国际主流项目,甚至被认为是世界第一个人单项体育竞技(也有人说是网球),而自由搏击在欧美非常小众。为什么主流项目拳击在中国发展的反而很不好,自有其深层次的原因,比如中国拳击圈永无休止的内讧。


勇士的荣耀作为中国最出色的自由搏击赛事,第一,以拳手为本,给运动员提供国内最优渥的待遇,第二,注重赛事和拳王IP的打造,涌现了邱建良、魏锐为首的本土世界级拳手,而不是盲目的请外国著名拳王撑门面。

在给拳手提供丰厚物质条件和建立拳手知名度方面,郭晨冬说的一点错误没有。大东翔的顶级拳手出场费都可以轻松过10万,邱建良等人都开上了豪车。而中国拳击选手除了邹市明、熊朝忠等一线拳王,很多出场费就几千块钱,面临很大的生活压力。


姜华、郭晨冬、梅家祥、吴立新这些自由搏击大佬肯定存在激烈竞争,但为了中国自由搏击发展,大家都在呵护这个项目,不会公开撕破脸。但职业拳击就呵呵了,什么妖魔鬼怪、蛆虫走兽都有,还有新浪周超之流有奶便是娘吹嘘中国职业拳击,贬低体制内国家队的大内高手,搞的中国拳击乌烟瘴气。


当然了,郭晨冬的一些话也是有毛病的。比如建立中国自己的常态化赛事或者第五大组织,不再依附世界四大拳击组织。欧美人不怎么玩的自由搏击,中国可以按照郭晨冬的思路主导,拳击还真不太现实。还有邱建良跨界打拳击没那么难(大意非原话),术业有专攻,阿良拳击规则真不行,全国锦标赛肯定进不了前八——我身边很多拳击运动员朋友气不过,磨刀霍霍扬言想揍邱建良呢……


杨华评论


郭晨东说的其实也没有什么错,拳击作为国际上最火的搏击运动之一,比自由搏击更高大上,奥运会并没有散打自由搏击,但是有拳击,可见拳击的重要程度,在欧美国家拳击才是主导,有名气都是一些拳王,比如泰森等人

但是在中国呢?我们只是听说过皱市明是打拳击的,还是在爸爸去哪儿才知道有这么个人,可见拳击在中国普通观众甚至自由搏击都不是那么有名,很多人并不了解,学习的人更少,很多武校和武馆有跆拳道,武术,散打,自由搏击,但是很少有教拳击的,这就是中国拳击的不成功



而郭晨东从武林风到勇士的荣耀一直在从事自由搏击的行业,对于这一块可以说是得心应手,可能他对拳击市场也是恨铁不成钢,所以说出来这样的一句话,还有邱建良最近拳击跨界比赛后说的拳击不过如此,可把拳击界的人热火啦,很多拳击手表示要教训邱建良,但是如果双方一个用拳击一个用自由搏击不知道谁会更厉害呢?


大家好,我是一名武术爱好者,路过的朋友请点点关注,您的一个支持就是我的最大的动力,本文有什么不足之处还请多多留言指点,万分感谢


奥辉搏击


先说说拳击,中国最具代表性的,当属邹市明了!为什么中国拳击进步慢?从邹的运动生涯轨迹看,其运动生涯的三分之二是在为国家,三分之一是为自己!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他在打职业之前,都是在打体制内的比赛,其最高荣誉就是为国家征战奥运会亚运会等比赛,国家把他培养出来,不是想走就走,想留就留的!他必须接受组织的安排!等到为自己的荣耀而战时,人已经过了人生的黄金期了!已经是处于下滑的状态了!如何进步?中国像邹这样身不由已的运动员多了去了!拳击在中国本来也属于小众项目!各个武校,俱乐部都是以套路,散打,泰拳为主,拳击的相对较少!并且连专门的拳击管都少,至少在我的印象中是如此,然而纵观自由搏击,散打,泰拳等在国内甚至是国际的发展。首先,对比拳击,从人数上,就占有特大优势,并且从早些年开始,一些不属于体制内的俱乐部就可以培养自己的职业拳手,国内北京盛华应该是较早走职业化路线的!随着慢慢国内赛事也职业化,搏击对于拳击而言,更像是百花齐放,而拳击至今依旧是小众项目!更不像自由搏击运动员那样可以自由选择!虽然我分析的不全面,但这也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原因


中国男儿当自强不息


冬哥放言中国职业拳击不够职业化,我觉得言之有理。中国对职业拳击的关注度较小,很难有优秀的职业拳手出现。从中国的拳击体制看,国家主要注重奥运会拳击比赛,比较注重国家荣誉。

邹市明、吕斌等国家队拳击运动员,他们都打法都是游走型的,不像职业拳击追寻暴力美学,拳拳到肉的。他们都打法适合打点得分,很难像职业拳击手那样,可以重拳ko。

邹市明由国家队转向职业拳击,体能和抗击打都比职业拳击手差。也导致对战木村翔时,因体力不支和抗击打弱,被木村翔ko倒地。

由于对职业拳击的不重视,也难培养出优秀的拳击手来。中国职业拳击的圈子也很小,出名的职业拳击手,也很少。像熊朝忠是半路出家的,技术是他的软肋。如果中国职业拳击够职业化的话,也不会出现很多现状。

最近的某一位职业拳击手在国外赢了一场比赛,中国职业拳击的人说头等大事是带他是买一套西装。


格斗视野


说得太对了,不过拳击的没落是迟早的事情,中国应该全力发展自由搏击和MMA,,拳击能玩到哪一步就算哪一步。拳击已经发展百多年了,中国人要迎头赶上,效费比不好,而且哪天美帝不想玩了,拳击对其他国家来说就是个鸡肋。想想看,中国在高铁,量子技术,5G技术,超级计算机技术,五代机技术,都是在别人玩不转或没成熟时发展起来的,你能制定标准规则让别人去执行这才是强大的硬道理,拳击界随心就好,不要变成国足就是万幸


ABC5876


好几年以前,偶然兴趣所至,看过几场拳击和自由搏击的赛事。不可否认,暴力美学有它独特、吸人眼球的魅力。但本人文弱,加之年龄上升,不惯这淋漓血腥的场面,终于由内心排斥到彻底拒绝。

近年来,我已不再看这类比赛。因此不能详尽回复先生所提的问题,抱歉。


岁月如歌100200761


中国拳击发展不够职业化,并非如此。

如何职业化?难道奥运会拳击冠军是外国人培训出来的吗?中国的拳击总体上,大范围上的发展还是一个弱项。国内优秀的拳击教练短缺,只有各别大的城市才有能力招收象样的拳手。

这与中国拳击比赛的发展史,和人们对拳击的认识,和热爱有着直接的关系。

看看世界拳击的发展始,历史上世界第一届西腊奥运会就己经有了拳击比赛,由始至今已经百年历史了,那时的滿清政府如此封闭,国人认为那是西洋的东西,见所末见,更别说比赛了。如今改革开放,向世界接轨,百花齐放,推尘出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奥运会拳击比赛项目在向国人招手。借助中国女排的历史发展前景,引进国外优秀教练,去影响和推广国内的拳击发展很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