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陈仲明翻译官资料

这是一批珍贵的抗战时期翻译官的个人资料。这批资料包括:

1.中央日报有关军事委员会外事局考选翻译官的启示的剪报

2.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外事局公函

3.中央训练团译员军事训练班差假证

4.军事委员会外事局翻译官考试成都招考处公函(之一)

5.军事委员会外事局翻译官考试成都招考处公函(之二)

6.军事委员会外事局昆明办事处军用差假证

7.军事委员会外事局高级翻译官考试准考证

8.美国盟军总部签发的乘车证

9.美国盟军总部发出的工资单共三份

10.签字画押的手续单和说明单

以上这些资料的主人公是一个叫陈仲明的暨南大学学生,是浙江缙云人。抗战期间响应国家号召,手持中央日报有关选考翻译官启事的剪报,前往位于四川成都华西坝华西大学事务所内的翻译官招考处报考,并成功考取后,被派往云南昆明从事翻译工作,随着抗战胜利翻译工作结束,遣散回籍。

以下图片为网络转载。(援华美军飞行员)

这里我们来了解一下当时的情形。上个世纪40年代,由于来华美军日益增多,对军事翻译员的需求不断增大。“教育部”就向内迁大学发布征调外文系三、四年级学生为译员的命令,就连时任西南联大校长的梅贻琦都发出通告凡不服从征调者,即予开除学籍。由于翻译人员仍然不足,后来还征调四川、云南、贵州专科以上学校学生充当翻译官。1944年初,民国政府为配合盟军对日作战,弥补军队翻译人员的不足,征调大学的应届毕业生到部队当译员,服役期满后,方可发毕业文凭。这些学生经过短期培训后分派远征军、战地服务团、航空委员会、交通部等机构,所有学生译员均定为三级译员,底薪按陆军少校每月200元发放,穿军装,戴军帽,但没有佩带表示军衔的领章、臂章、符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