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茶的标准有哪些?

浴火的凤凰6


在我们评价一款茶的时候,

对其的感官描述一般是围绕着香气、滋味、茶汤、叶底等几个方面下进行。香气高或底,滋味的厚重或单薄,茶汤的顺滑或涩口,叶底的舒展或无活性,这些都是常能在茶桌上听到的描述,也是相对而言茶客能够比较直观体会到的品饮感受。


好茶的标准是什么?


有个万金油般的回答是「茶无上品, 适口为珍」,道理是这个道理,茶要对味没错,但过于主观,如果在茶桌上都这样聊茶,那就没法喝到一块去了。


那么好茶的标准能否客观评价?当然可以,老茶友都知道我聊茶喜欢先从工艺讲起,上面提到的评茶几个方面,香气、滋味、茶汤、叶底,它们都离开不了工艺的表达,经工艺发挥,制作到位,什么叫到位?

记住一个字:透。

通俗点讲,「透」可以理解为通透,任何茶,不论香气还是滋味,先不管香气高低,味浓味淡,都应有个前提要求,那就是清透、纯净。这是我认为茶叶品质的基本,无关山场、无关价格、无关品种。



香气的透

通常我们形容茶叶的香气,如品种香,工艺香、会用显或弱,高扬或沉稳等形容词,这是基于我们对香气识别的真实感受。在评茶时,茶叶品种香不仅要有,还要显,因为品种香反应出的是茶的特征,我们能够迅速判断出一款茶是什么品种,首先就是通过品种香。


香气有了还不够,还要纯净,杯盖香和叶底香,你闻起来是没有其他杂味异味的,香气的杂味异味常见的有“青气”、““焦气”、“闷馊气”等等,使得香气不纯不净,多为工艺缺陷造成,让人闻起来不愉悦。



滋味与口感的透

茶的滋味要入口才知道,滋味的通透它就像我们饮纯净水一样,没有任何杂味异味,能够从茶汤中感受到甘甜清爽的滋味。茶汤所呈现出的茶味与香气其实有共同之处,如果闻杯盖香或闻叶底是纯净的,滋味大致也是纯净,相反,要是闻香已经闻出杂味异味,品饮滋味同样也会有大致杂味异味。


当然还有其他滋味表现是闻香闻不出的,比如酸与苦,酸的来源有很多,此前我们也有过专门介绍,基本可分为两种,一种是陈放之后带来的酸,如茶叶受潮、返青造成酸。一种是工艺缺陷带来的酸,在制作过程中,茶叶未能及时摊凉开或及时烘干,都极易产生酸味,还有闷馊味。


而苦得分清楚是茶味泡浓了带来的苦,还是工艺缺陷的苦,因每个人对茶味适应不同,有的茶客重口味,习惯泡浓茶,而浓郁的滋味对口味清淡的茶客来说,兴许喝起来就会感觉到苦,但这种苦是正常的,跟滋味浓度有关。另一种工艺缺陷造成的苦,它是久久停留在你的舌尖,无法化开,即便冲泡到尾水,茶味淡下来了,它的苦还是存在的。



许多人习惯把苦和涩放在一起说,实际上这是两个概念,苦是滋味表现,涩是汤水口感表现。会苦的茶,不一定涩,会涩的茶也不一定苦。


茶汤的口感做透了就是顺滑,做不透即是粗涩,入口后便能感觉到舌面、口腔中有涩、麻的感觉。不同茶的涩感来源不同,但都是做工不足产生的,走水不足,焙火没焙透、茶叶返青都会造成涩感。



玩转文化生活知识,关注【东家APP】,更有有品、有趣、值得买的匠人美物等你挑选!


东家APP


虽说一千个人心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对好茶的定义不同。但好坏的定义一定是在大原则前提下,这就像每个人喜欢的菜品虽不一样,但总不会说有人说自己喜欢地沟油?

所以对于茶的好坏,我们也应该有一个标准,一把尺子在心里。

嫩茶即好茶这个说法是大家的普遍认知,尤其是对绿茶。所以才会有明前茶贵如金的现象。比如今年的明前龙井,开价都在9000元上下。以至于很多消费者不是“望茶却步”就是“望茶兴叹”。

明前代表了茶叶够嫩,但坦白讲,过分细嫩的茶叶内含物质不够丰富,大都有滋味寡淡、不耐冲泡的问题。长得固然漂亮,但茶汤却不见得就好喝。

绿茶追求细嫩,是为了保留茶叶条索的美观,爱嫩茶可以理解为是“好色”的表现。但中国茶类丰富,并不是所有的茶一嫩就好看了,若是用嫩来评判好不好,就让人难以理解了。

并且中国人饮食,讲究色香味俱全。但若真要做出取舍,我想还应该是口味为先吧?

比如黑茶,大部分的黑茶在采摘过程中都需要成熟鲜叶,因此会含有茶梗,所以黑茶一直给人粗枝大叶的感觉。

若是只以嫩来评判茶的好坏,估计这时候喝茶人一定会“梗梗于怀”。

但黑茶的梗在这里扮演了一个快递员的角色,茶梗属于茎的部位,里面的维管束负责运送营养成分,茶梗中的糖类物质和氨基酸类都显著高于芽叶。

另外,黑茶通常会经过压制这一个步骤,为了运输也便于保存。一定量的茶梗,能够增加紧压茶内部的空隙,保证氧气充足,利于后期品质的转化。

所以,才有人说,有时茶叶和笑话一样,要“有梗”才算是好茶。

评茶,要综合考虑,不能一言以蔽之。


杨多杰


有人说“茶无上品, 适口为珍”道理是这个道理,茶要对味没错,但过于主观,如果一个客户不懂茶好坏,请你解释好坏的区别,你来一句,适合你的就是好茶,不转身离开才怪。如果在茶桌上都这样聊茶,那就没法喝到一块去了。所以好茶讲究质量,在质量上讲解给你听,茶芽、口感、汤色、叶底,明明白白看得见的。不好的茶叶讲故事给你听,什么皇帝啊、贡品啊、高山、野生、无公害、手工制作、越陈越好啊、工艺复杂什么的,都是看不见的。


动植物研究院


好茶有标准吗?

当然有,茶在评茶过程中是分级的,但是那是专业人的事,对于我们普通的喝茶人怎么样来品鉴一泡茶的优劣呢?

首先,无论什么茶,干茶不能有异味,有异味最起码不是好茶。


第二,除了黑茶,红碎茶,干茶要完整,干净,无杂质,匀整。



第三,茶汤颜色纯净,明亮,通透感强。


第四,滋味纯正,有果香,花香,如果有明显的异味,苦而不明显回甘,不能是好茶。


第五,叶底柔软有韧性,树叶正,干净,舒展。


煮茶闻书香


2008国家标准熟普分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