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名相张居正为何不待见清官海瑞?

瀑布冰封


一代明相张居正为什么不待见清官海瑞?这是由张居正用人的标准决定的。张居正主张重用循吏、慎用清流。所谓循吏,就是一心想把事情做好,注重做事的结果,而不怎么顾及道德约束。所谓清流,则总是把道德放在第一,说的多,事情却很少能做成、做好。

对海瑞的使用就是这样的。大家都知道,海瑞是个清官,他曾抬着棺材给嘉靖皇帝上书的事。嘉靖皇帝看了万言书,很生气。但并没有杀海瑞,而是把他打入大牢里就不管了。嘉靖死后,徐阶考虑海瑞的名声,把他从牢中放出来,并给予重用。安排他到江南应天府任巡抚,管理南京周边应天、苏州、松江、镇江、常州、徽州、宁国、池州、太平、安庆,最富裕的十府。可是海瑞在那两年,就搞的乌烟瘴气,赋税减了一大半不说,有钱的大户人家都跑了,税源大幅减少。他自己却很清廉,连八抬大轿不坐了,仅骑驴上班。他这样一搞,其他官吏很不满意,因为他是头,既然他骑驴,那他手下怎敢坐轿了!所以纷纷找关系调走。有钱人都很怕他,因为与穷人打官司,无论谁是谁非,肯定是有钱人败。海瑞是个理想主义者,对管理实在是勉为其难。工作搞的很被动,所以,海瑞生气,并骂“满天下都是妇人”,愤然辞职。

张居正任首辅后,让三品以上的官员推荐人才,推荐海瑞的人也不少。时任吏部尚书的杨博,也希望启用海瑞,并找到张居正。 张居正说不打算启用海瑞。杨博大惊,问何故?

张居正说这样一段话:嘉靖四十五年,因海瑞上疏讥刺世宗皇帝迷恋方术而被关入死牢,严嵩揣摩世宗皇帝心思,让大理寺从严审判,海瑞被定死罪。折子送到世宗皇帝那,可能世宗皇帝考虑到天下舆论,一直未批准。之后世宗皇帝驾崩不久,严嵩出事,徐阶任首辅,海瑞被平反,并官升两级,一跃而为众官都想去的四品苏州知府。可是,到任后,处理公务、断案完全意气用事。官司到他手上,不管是非曲直,总是有钱人败诉。催交赋税穷苦小民交不起一律免除,其欠额均分摊到有钱人头上。因此地方士绅怨气很大。不到两年,有钱人家纷纷逃往他乡。苏州乃是经济发达之地,短短两年让他搞的经济萧条,赋税锐减。再有,官员出行,本有规定仪仗,海瑞不顾官家体面,一律撤去,出门骑驴,只带一个差人,使得同僚与他结怨生恨。一任未满而连发劾疏,海瑞干不去只好挂冠而去。论人品,海瑞清正廉明无懈可击。 基于以上考虑,决定不再启用海瑞。你启用他,他仍不能造福一方,若给他闲差,士林又会骂我不重用他。

张居正的这段话,说清楚了为何不启用、不待见海瑞的理由!

事实证明,是好人并一定是好官!好人好心也不一定就能办成好事!

请关注“下午历史茶”,共同探讨。


下午历史茶


一代名相张居正为什么不重用海瑞?那为什么要重用呢?

众所周知,海瑞是一代清官,素有海青天之称。但在我看来,海瑞是大大的配不上青天之名。所谓青天,必然是明察秋毫,秉直办案的人。可海瑞呢?海瑞办案一味的偏袒穷人,而罔顾事实真相,这样的人也配叫青天吗?

再有,人说海瑞清廉,我却说海瑞才是大贪,只不过别人贪财,他贪名。海瑞为官之时,一味偏袒穷人,不仅在刑讼上,在施政上也是如此。穷人交不起税款,没关系,税款一律免除,然后将本该穷人交的税款加在富人头上。于是乎,穷人们山呼万岁,富人们竞相奔逃。在其时任应天巡抚时,硬生生把一个富庶之地,变成了穷乡僻壤。这样的官,要他何用?他倒是功成名就了,却留下了一地鸡毛。

最后,我想说的是,海瑞这样的官,于国,于家,于百姓,都不是好事。他的思想特别容易诞生一种风气:我穷我有理,你富你该死。长此以往,律法何存?正义何存?道德何存?若是让海瑞当政,最有可能的就是富人全跑光,然后所有人一起陪着他受穷。在我看来,他只是一个程朱理学的道德伟人,而之于真正的道德,恐怕他只是个卑鄙小人。


作死先锋1


俗话说,水至清则无鱼。海瑞政治生涯,真的太符合这句话了。

张居正上台的时候,海瑞正辞职在家,内心是非常希望张居正能重新启用自己的。因为他认为张居正翰林出身,是和他一样推崇圣人之学,是同道中人。张居正在海瑞辞职后还写过信给他,表示惋惜,只不过那时还是高拱当政。

(张居正)

后来有人建议启用海瑞,张居正怎么回的呢。说“海瑞秉忠亮之心,抱骨鲠之节,天下信之。然夷考其政,多未通方。只宜坐镇雅俗,不当重烦民事。”


啥意思呢,就是海瑞的人品没话说,但是做事不通达,这样的人适合当政治摆设,供着就好,不适合当官做实事。

那为什么张居正这么说呢?我们下面来大概说下。

海瑞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在官场的表现用《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里的话说,就是一个偏执狂,而且是一个很轴的理想主义偏执狂。这样的人,一味的拿心目中的理想,也就是圣人的行为作为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便也罢了,他还用这样的标准要求别人。这对其他人来说,达到这样的标准太难了。

比如说,明朝开国之初,朱元璋就对人们的房舍衣冠,像大门、轿子、衣服、房子等都做了严格的规定。海瑞眼里,这些规定虽然已经过了200年,但都不是小事,是关乎“贵贱”的大节。其他人不照做,不归我管的就罢了,归我管的,我能管的,就一定要照着办。

再比如说,明朝是官俸最薄的朝代,官员的薪水很少,想要只依靠俸禄养活一大家子人,是很吃力的,顶多就是能不挨饿。但是,还有人情呢,官场还要打点呢,有出差来的同事还要接待呢,等等,这些钱都要当官的自己出。明太祖时期,官员倒不敢贪污,但是之后,明朝的官场的贪就止不住了。像官场都知道的秘密,“常例”就是其中之一。说白了,就是靠乱收费,补贴自己钱包的。他们也正是靠着这份“常例”,让日子过得舒服的。

但是海瑞不是一般人,他是一个刚正不阿,认死理的人。既然我不能阻止所有当官的不收常例,我自己是坚决不会同你们同流合污的。于是他当县令的第一道指令,就是规定所有在他手下当差的,都不能收常例。这下可把他的下属和其他地方的同事都惊住了,没有常例怎么过活?!所以他的下属很多都辞职不干了,海瑞心想你们爱干不干,不干,我来兼职,实在不行,就找一些更穷的人来,海瑞因为身兼数职,所以一年到头都忙的不行。

毕竟还有一大家子需要养活,怎么办呢?为了解决生计问题,他干脆在衙门后面的空地上,辟出一块地,下班了就去干农活,这样才勉强让家人不饿肚子。他家里穷到什么程度呢?就是一年可能只会有一次吃荤的机会。衣服补丁加补丁。以至于他的家人对他还是颇有怨言的。

再比如说,他每到一个地方当官,当地的达官贵人都愿意自己花钱找关系,就算给他升职,也要把他调走。有一次他到了退休阁老徐阶的家乡,徐阶之所以下台,是因为在官场上失意,输给了高拱,当然徐阶心里是不会真的认输的。而徐阶对海瑞有知遇之恩,按说,在官场徐阶对海瑞恩重如山,海瑞也当以恩报恩,毕竟官场讲究的是“关系”。可是海瑞不这么想,海瑞觉得徐阶当初提拔他,是为国家办事,这里面是不存在什么知遇之恩,提拔之恩类的私恩的。

海瑞在徐阶的老家搞了个土地运动,就是让富人家把田地退给老百姓。这一政策,背后的支持者就是高拱。既然海瑞刚正不阿,一视同仁,又不会看在什么知遇之恩,提拔之恩,所以,他对徐阶家也同样下达了这样的指令。土地问题,不要说在明朝,即使放在今天,也是不得了的事情呀,徐阶心里很清楚,高拱也很清楚,这件事肯定是不会成功的。然而高拱还是支持海瑞这么搞,就是想借海瑞的手,整徐阶,然而,海瑞想不到这一层。

徐阶没有抵制海瑞,主动退了12000多亩地,然而海瑞还是不买账,因为徐阶家只退了十分之一,公文里的要求是一半。百姓们见徐阁老都这么听话照做了,便纷纷要求其他富豪们退田,还成天堵在徐阶家要求再退。

海瑞的榆木脑袋,想不到自己做了别人的枪手,他自己本身的性格也不会认为自己的做法有什么不对,还写信给徐阶,劝徐阶,认为自己在拯救徐阶。徐阶没办法,只好向高拱求和,这一行为就算是承认了自己政治上的失败,认输了嘛。

高拱的目的达到了,既然如此,那就握手言和吧,很快海瑞还便被调走了。

从这些例子里,我们也可以看到,海瑞其实是一个眼里容不得一粒沙子的人,是不懂游戏规则的人,他这样的人是非常容易被人当枪手用的,太过天真,注定是官场上的异类和失意者呀。

这些也正是张居正不会启用海瑞的原因。


密斯时


很多人都说海瑞贪名而已,这把一个人想的太简单了,我觉得海瑞是真正了解当朝百姓疾苦的人,也是一个理想主义者,是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嘉靖年间,狼心狗肺之徒汹涌当朝,大明国势日颓,民间小老百姓苦不堪言,大明官吏无人不贪,乡绅世族为富不仁,民生何以维系,这时候海瑞就是蚍蜉撼树的唐吉坷德,一个孤愤而悲天悯人,固执到不揉沙子的理想主义者。贪名之说,未免太小瞧了他,大明文官贪名者如过江之鲫,言官为博贤名而骂皇帝者不计其数,皆以被皇帝处罚为荣,而并不能有一丝一毫的作为,这些败类才是真的贪名!贪名何须做封疆大吏?贪名何须得罪乡土豪绅?贪名何须置国家赋税政绩不顾而免穷人之赋?他不知道国家舆论是掌握在他们这些人手里吗?一味地讨好都要活不下去的百姓,这能贪得什么名?君不见史书之上,野史之间有多少人在黑他?然而是非曲直,百姓自有公论,海公所为,无愧天地百姓! 看了很多人的发言,是把明朝那些事儿的观点完全接纳了过来而已,其实缺乏自己的辩证思考,忘却了当时血淋淋的人吃人的社会环境。同样一件事,不同的人出于不同的立场得到的观点是不一样的,在张居正看来,能为国库敛财就是能吏,因为国库充盈,国家才能强盛,国强民才能相对安稳,这有错吗?没有。而海瑞呢?他是一位深受儒家熏陶的理想主义者,站在百姓的立场,面对如此不公的现实,国库算个屁,他只是凭一己之力做他认为对的事,缓解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阶级对立矛盾,从这个角度看,海瑞就是一个孤独的斗士,一个悲情的侠客,一个孤胆英雄,那么,你觉得海瑞有错吗?其实两个人都没错,只是立场不同而已,道不同不相为谋,仅此而已吧。


潇潇雨夜593


首先,历史对于两人的评价都比较正面,一个是大明的有为之臣,辅佐年幼的万历皇帝开创了万历新政,整顿吏治,进行赋税改革,大大增加了明朝财政收入,同时他在军事上重用戚继光等大将,为大明巩固了国防;

而海瑞是历史上有名的清官,他刚正不阿,作风清廉,甚至还上书明世宗,批评明世宗迷信巫术,不理朝政等等,是在百姓中很有威望的清官;

然而两人的做事原则和立场不同,张居正是一个以办事结果为导向的人,他知道官场不可能有绝对的清廉,正所谓水至清则无鱼,真的太较真的话没有人会为国家为百姓办事,为官的目的不是为了自己的清廉,而是为了替皇帝治理好国家,使国家昌盛,百姓安居乐业,要想达到这些目标就必须有人替他办事,对于这些人太较真的话估计没有人愿意为政府卖命,这是多年来亘古不变的道理,至今也是如此,而海瑞恰恰相反,他不管结果如何,为官者必须清廉,他强调的是过程,哪怕结果不是那么的理想但过程绝对不能发生贪腐,两者有明显的区别,所以就不难理解张居正不是很待见海瑞了。


东风就来


张居正算是一个有能力的人。有能力的人聪明的人他就知道该怎么处事。也许海瑞是清官可是水至清则无鱼。

也许有人贪可是贪官更会做事。

看过一本小说 摄政大明 里面的贪官也做好事,反而那些清廉的更是让人恶心。


荒漠道


为了摸着石头过河,把大奸臣张居正打造成英雄,把千万老百姓爱戴的海瑞嗤为笨蛋。哪一个享乐的官僚都不喜欢海瑞,但如果海瑞有机会主政,没人跟着李自成张献忠做乱民。利益集团容不下海瑞,不是人民。


Oys3162


海瑞在高拱的支持下捅翻了徐阶,徐阶的三个儿子在松江横行乡里,欺男霸女,抢夺他人田产,土地兼并数十万亩。张居正作为徐阶最得意的门生会用海瑞才怪。有说海瑞种种不是,在我看来都是政敌泼的污水,从张居正死后,重被起用,先后任南京吏部右侍郎、南京右佥都御史,江南官吏蜂蛹而逃,百姓夹道欢迎可见一斑,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


痛并扛着


水至清则无鱼,尤其在官场,清官总是显得非常特别的存在。海瑞是大明官场极其少见的清廉,又以天下为任,心系百姓民生的官员。然而这与当时大明的官场是格格不入的,这样的人,在官场里上下级乃至皇帝都不喜欢,虽然大家都清楚,要想长治久安,需要的是这样的官员。

而张居正深受阳明心学的影响,一切都以快速高效,实用性为基础。他在实行改革的时候,需要的也是能和他站在一起,需要听话能切实执行的官员。在官员任用上,只要能达到目的,可以容忍官员存在缺陷。而海瑞嫉恶如仇,即使张居正想重用海瑞,海瑞也跟他尿不到一个壶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