斥資6100萬,小馬哥再次「殺入」新三板

騰訊公司近期股價的連連下挫和中報增速不及預期的事實,引起各界廣泛的關注,各類財經媒體開始反思騰訊的戰略失誤和增長乏力。

眾多分析裡,普遍擔心的一點是,騰訊現在成了個投資公司。2010年的“3Q”大戰,騰訊贏了官司輸了輿論,也促使騰訊轉向開放,投資便是開放戰略的重要一環。

論投資能力,騰訊確實出手快、出錢多。僅今年一季度,騰訊對外投資就高達540億元,投資數量比阿里多出一倍有餘,比百度多出兩倍。

在騰訊不求控股,追求構建生態鏈的“賦能型投資”中,新三板也成為了重要一環。

不久前,鵝廠參股的在線教育巨頭新東方在線在港交所遞交招股書,將於近期登陸港股。或許將成為騰訊在新三板佈局中第一個收貨的果實。

就在不久前,騰訊再次“殺入”新三板,安暢網絡(831315.OC)發佈公告:公司完成新一輪融資,以8.15元/股的發行748.20萬股,募集資金6100.74萬。值得注意的是,本次融資的認購方只有騰訊旗下林芝騰訊科技有限公司一家機構。

印象裡,騰訊已經不是第一次投資新三板公司。公開資料顯示,此前騰訊投資的新三板企業包括像素軟件、聚能鼎力等9家公司。

這一次,小馬哥看上的新三板公司長啥樣?

一、安暢網絡:懂雲,更懂服務

上海安暢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2007年6月,是國內領先的一站式混合雲服務與解決方案提供商,主要面向中大規模的企業級用戶提供混合雲服務,客戶包括民生銀行、恆大金服、餓了麼等金融、互聯網、新零售領域用戶。

2014年11月11日,安暢網絡掛牌新三板,股票代碼831315。一年後,公司完成在新三板的第一輪融資,募集資金3048.99萬元,由賽硅銀、賽聖谷及個人投資者參與認購。

安暢網絡所處的“雲計算”行業,市場潛力巨大,行業正處於高速成長期。

2010年以來,IT行業進入雲計算時代,本質上是一種按需租用計算資源的商業模式,其市場規模1.0看IT系統上雲,2.0看大數據服務。雲計算對現有IT產業鏈進行了重構,產生了新產品、新價值環節、新玩家。目前,全球雲計算正處於高速成長期,中國增速快於全球,2017-2020年CAGR為27%。

國信證券的一份研報指出:

雲時代的到來使傳統IT產業鏈中的代理商、分銷商與集成商的角色逐步被替代,雲服務商的新生態逐步崛起。基於大型雲廠產品落地困難、數據安全與分散化部署、以及IT成本集約等考慮,混合雲逐步成為主流,雲服務集成商的角色日益重要。

目前,我國雲服務集成商市場尚屬發展早期,安暢網絡正是其中的領先企業,先發優勢明顯。

在美國雲計算市場上,誕生了一大批牛股,如亞馬遜、微軟、Salesforce、Adobe、Autodesk等,A股市場上也不乏廣聯達、用友網絡這樣的優質公司。

正是這樣的產業背景下,讓安暢網絡很快成為了新三板市場上的寵兒。

儘管尚未實現盈利,但公司營業收入已連續六年保持25%以上的增長率,掛牌新三板以來,已經先後完成了四輪融資。此前,2015年10月、2015年12月、2017年6月分別以1.5元/股、13.72元/股、8.26元/股的價格募資600萬元、3049萬元和3000萬元。

自2014年11月掛牌新三板以來,安暢網絡一直採取協議轉讓(後改為集合競價)方式,二級市場上只有零星的幾筆交易。

此番騰訊以8.15元/股認購安暢網絡748.2萬股後,安暢網絡的估值將漲至6.67億元,對應2017年3.05倍市銷率。

安暢網絡表示,2018年,公司將走出能力建設階段,進入業務快速增長階段,本次募集資金將主要用於技術研發投入和補充流動資金,旨在更好地支持公司擴大業務規模,提高公司整體競爭力。

現在,騰訊正式入股後,將給安暢網絡帶來怎樣的改變?

二、Plus騰訊,從合作到股東

雖然投資行為發行在最近,但騰訊與安暢網絡的“眉來眼去”卻持續了很久。

早在2017 年6 月份,安暢網絡就與騰訊雲正式達成戰略合作,成為騰訊雲首家MSP(管理服務提供商)合作伙伴、混合雲合作伙伴和華東區授權技術服務中心。今年4月,公司正式公告與騰訊雲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騰訊雲是騰訊公司打造的公有云平臺,在社交、遊戲和其他領域都有多年成熟的產品,其在雲端的部署旨在為開發者及企業提供雲服務、運輸局、雲運營等整體一站式服務方案。2016 年上半年騰訊雲就發佈了25 項新產品並在同年8 月升級推出了雲服務器、數據庫等10 款IaaS 產品和服務。與阿里雲相比,騰訊雲的服務市場更加細分化。

這一次,騰訊能夠揮斥千金入股安暢網絡,或許還和最近的一起數據丟失事件有關。

8月5日,前沿數控在微博上發表長文《騰訊雲給一家創業公司帶來的災難》,文章中表示,“2018年7月20日,我們近千萬元級的平臺數據全部丟失,包括經過長期推廣導流積累起來的精準註冊用戶以及內容數據,這瞬間將一家創業公司摧毀”。

隨後,騰訊雲迅速向“前沿數控”接口人說明情況,表達歉意,並制定“賠償+補償”方案。從“前沿數控”8月8日發佈的微博中可以看出,雙方很快達成了和解意見。

一個微小的數據丟失事件,可以看成是一個警示:雲應用提供商應該多注意安全保護,確保用戶購買可靠平臺服務。

如此深刻的教訓,也再次讓騰訊重視在雲計算領域的佈局。儘管起步略晚於阿里雲,但騰訊雲從2017年開始,正在發力追趕。有人戲稱,“目前國內雲計算市場的格局,就是馬化騰緊追馬雲,大家都跑得很快,都在縮短與國外巨頭的距離。”

在資本市場上,騰訊佈局雲計算的動作也頗為壯大。除了入股安暢網絡,不久前還斥資3億入股主營智慧城市業務的上市公司常山北明(000158.SZ);再往前,還曾傳出將以30億元入主國內CDN龍頭網宿科技(300017.SZ)。

通過加速生態佈局,騰訊攜手合作夥伴共建雲計算行業的生態效應。

三、騰訊系新三板企業

此次入股安暢網絡,又是騰訊在新三板上的一個落子,據三胖哥不完全統計,目前新三板市場上騰訊及其下屬投資基金參股的新三板公司共有11家。

騰訊在新三板的佈局,主要是通過騰訊創業、騰訊計算機、騰訊產業投資基金、林芝騰訊和利通產業投資基金這五大主體進行投資。

從上述的新三板騰訊系企業中,可明顯看出“計算機出身”的騰訊,對於互聯網技術企業的偏愛。11家企業中,除上海寰創外,全部為互聯網行業,涉及遊戲動漫、企業服務、社交、生活消費、互聯網金融等領域。

業績方面,已經向證監會遞交IPO申請的華清飛揚2017年盈利最好,實現淨利潤1.1億元,騰訊旗下深圳市利通產業投資基金有限公司持有公司17.69%的股份。

另一家遊戲公司像素軟件也毫不含糊,剛剛公佈的2018年半年報顯示,公司上半年實現營收1.12億元,歸屬於掛牌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6442.15萬元,同比均大幅增長。

在佈局產業鏈的同時,騰訊也悄悄地賺得一座“金山”,這些新三板公司給騰訊帶來了豐厚的投資回購。

以好買財富為例,騰訊於2014年2月和2015年4月分別出資6500萬元 20,233.50萬元,合計取得公司25.69%股份。如今,這家國內領先的第三方投資顧問公司目前市值27.17億元,騰訊持倉市值約7億元,三年半時間浮盈達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