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中國大學最尷尬的羣體

又到一年開學季,校園裡多了許多青澀的面孔,從他們的滿臉好奇和不安分中可以得知是初來乍到,對大學生活充滿期待。

我去年考取某211大學的專業碩士,經過一年的洗禮,終於明白研究生是大學裡最尷尬的存在。

擴招貶值的研究生在擇業時要和本科生搶飯碗,因此剛入學導師們都建議學生考博士,出來直接做高校老師或搞研究。

本校的多數年輕老師就是這樣上崗的,去國內名校鍍一層金然後回母校執教,一不熱愛研究,二從來沒有深入過社會,他們的見識實在狹隘。

​相比本科生教育的系統化,博士生的專業化,研究生教育基本上是無章可循。

傳播學老師上課從不備課,坐在學生面前做促膝談心狀,自己能吧嗒吧嗒尬聊三個小時,聊到學生紛紛逃課,但即使他後來的課堂上只有兩三個學生出席,他也不以為意,頗有境界。

創意課老師呆板又緊張,知識卡在喉嚨裡經常詞窮,和學生面面相覷,抱歉地微笑,他後來找到了上課訣竅,挑起一個話題讓全班每個同學都發言,他稍作點評,這樣一輪下來兩節課輕輕鬆鬆就熬過去了。

如果不能以學識服人,只能以情商來湊,老師們經常以知心大哥大姐的姿態和學生相處。

傳播學老師坦誠地分享如何找熱點、洗稿,一個月連發四篇論文;小說課老師說起自家的老婆孩子,婆媳關係,吐露生活如何艱難,引來學生的同情;新聞學老師則對高校現狀極其不滿,醉心於古幣收藏,談起一個走運的朋友激動道:“他月賺五萬啊!五萬啊同學們!”

以上那些高校老師是普通家庭出身,唸書的目的也從陶冶心志到養家餬口,對學術的熱愛都虛耗在論文和職稱裡,在庸碌和有骨氣,市儈和清貧之間掙扎,才有這麼多擰巴的地方。

既然老師都這麼佛繫了,學生就不要太野心勃勃。

有些學生希望通過學業出人頭地,還念著昔日大學精英教育的榮光,對師業師德都眼帶批判,心裡有一股不平之氣,希望知識能立刻變現,這種急功近利的勁兒是老師最忌諱的,踏實低調成了衡量一切的標準。

有的學生並不那麼咄咄逼人,他們沒有經濟之憂,雖然對學業設置心懷不滿但不擺在臉上,老師倒很欣賞他們的寬容。

有的人讀研是為了逃避社會,有的人是想投身學術,有的人是為了混張文憑,有的人是因為喜歡校園生活,無論哪種,開始都是滿懷希望。現狀卻是:上課玩手機,課後抄論文,男生打遊戲,女生追綜藝,歡天喜地來,垂頭喪氣走。

總之,處在中轉站階段的研究生是迷茫盲目的,研究生在學藝上不如博士生精進,在精神面貌上不如本科生有朝氣,實在是一個尷尬的存在。

在如今的大學體制內,想要過一個的有意義的研究生生活,有以下建議可供參考:

1、經濟自由。蔣方舟說:“並不清貧的獨身女(男)學生,真是一種最理想的生活了。”讀書,旅行,交友,都需要一個有金錢做基礎的從容心態,沒有經濟來源的同學必須做兼職,靠著一點獎助學金過活的可憐日子實在無益於健康發展。

2、有目標有執行力。入學之後儘快想清楚畢業是要工作還是繼續考博,然後圍繞選擇做準備,打磨自己。在讀研的兩三年裡,專心做好幾件事大事就算圓滿。

3、平常心。這點針對學校教育和人際關係,相信初入學校有許多落差和疑惑,進而消沉或浮躁,鑽牛角尖。持有平常心可以防止被這些浮沫情緒困擾,然後專注於解決問題。勿忘初心,方得始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