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谈25:宋仁宗赵祯,第一位“仁宗”,狸猫换太子被换掉的太子

仁宗皇帝赵祯,十二岁(虚岁13)登基,五十四岁时去世,在位四十二年,

宋朝在位最长的皇帝,众观历史,在位时间超过四十年的也只有六位。

仁宗皇帝,知名度可能不及太祖赵匡胤,但仁宗事情的故事“狸猫换太子”,名臣“包拯--包青天”,应该是耳熟能详的,另外范仲淹、欧阳修等等,都是仁宗时期的。

狸猫换太子的小太子

“狸猫换太子”,应该都非常熟悉,小编再啰嗦一下,简单说一说,故事发生在父亲赵祯时期,真宗赵恒皇后去世后。当时真宗膝下无子嗣,而此时两位妃子:刘妃和李妃都怀孕了,真宗皇帝说,谁先生下皇子,就立谁为太子。(当时本身就是立长不立贤,故事是后人编纂的)。

刘妃不地道,害怕李妃先生儿子,于是和郭槐商量,在李妃分娩时,把剥了皮的狸猫,换走了先出生的皇子,并杀死这位皇子,李妃因此被打入冷宫,没多久刘妃也生下一个男婴,被封为太子。

六年后,这位太子却夭折了,赵恒又没了子嗣,就将八贤王之子(实为当年被换走的皇子)收为义子,并立为太子,就是这位仁宗皇帝赵祯。

后来在包拯的保护性,李妃才能勉强苟活,到赵祯继位后,才和儿子相认,包拯也深得皇帝赏识。(《少年包青天》里面演的不是很正确,影视不代表历史)

登基为帝

赵祯和他父亲赵恒一样,改了好几次名字,赵祯原名是赵受益,(为避免混乱,均已赵祯统称)。

真宗赵恒去世后,13岁(周岁12)的赵祯继位,改元天圣,由当时的刘太后处理政务,就是上面的那位狸猫换太子的刘妃。

仁宗皇帝的故事实在太多了,关于履历,小编也只能略去了。

圣明有道唐虞世,日月无私天地春

无论后世怎么评论赵宋,在仁宗时代,经济发展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甚至说千百年来,整个封建王朝,仁宗时期是最好的,“远超盛唐”“德比汉武”

仁宗时期全国共有一千二百多万户,仁宗皇帝恭己无为,宽仁明圣,四海雍熙,八荒平静,士农乐业,文武忠良,汉唐以来真正的盛世,以至于后世元明清全盛时期,都没有超过仁宗时期的。

第一位仁宗皇帝

中国历史上“仁宗”皇帝不是很多,总共只有四位(大一统王朝,地方政权不算):宋仁宗赵祯,还有一个元仁宗,不提名字了,明仁宗朱高炽,另外有一位清仁宗,就是乾隆儿子嘉庆。这个是庙号,去世之后,后人评价的,“为人君,止于仁”能够配称得上“仁”字的皇帝,必然也仁。

没儿子

仁宗皇帝赵祯,一共生有三个儿子,三个都夭折了,仁宗皇帝去世后,只能让堂兄赵允让的儿子赵曙继位,也就是后来的英宗。不知道仁宗皇帝什么原因,三个儿子都早亡,生下13个女儿,九个也夭折了。期间还发生了一起冒认皇子的案件,有人自称是仁宗皇帝的私生子,后来被包青天查明,处死。

仁宗是大宋第四个皇帝,回顾一下,太祖赵匡胤去世后,弟弟赵光义继位,后真宗赵恒,在后仁宗赵祯,仁宗去世,继位的英宗赵曙和仁宗是一个老奶奶的,都是赵光义的重孙,算是四服了吧。有点替太祖皇帝惋惜,南征北战、戎马一生,开创大宋万世基业,弟弟当了皇上,自己的后辈儿孙却无缘九五。

仁宗朝官

仁宗皇帝在位期间,不仅仅社会发展,百姓富足,另外也涌现出很多、很多名人志士,小编简单举几个:

1,包拯、包青天,包青天相信没有不知道的,就是仁宗皇帝事情的正臣。

2,《岳阳楼记》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3,《明月几时有》苏东坡: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4,王安石: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仁宗皇帝事情,可圈可点的实在太多了,篇幅有限,小编也不能一一列举,电视、电影里面演的也很多,不过有个疑问,为什么包拯的电影里没有其他人,就像纪晓岚里面没有刘罗锅,刘罗锅里面也不会有纪晓岚。

结束

咱们中国人,说到皇帝,总能想到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总是崇尚英雄,岂不知一将功成万骨枯啊,相对于那些开疆扩土,王朝开创者,仁宗皇帝,知名度太低了。

仁宗在位四十二年,真正的守成贤主,在位期间:国家安定,社会繁荣,百姓富足,难得的太平盛世,真正的小康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