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數20位知名作家筆名背後的故事

對於成名的作家而言,筆名就是他的招牌,讀者往往知其筆名但不知真名,可見筆名對作家的重要性。今天小編就跟大家細數作家筆名有關的那些事兒,徐志摩、瓊瑤、茅盾、海子……他們的筆名都有什麼故事呢?

1、魯迅

(周樹人)

1918年4月,他發表了《狂人日記》,在這上面他用了魯迅這筆名。他是這樣解釋自己的筆名的:一、母親姓魯;二、周魯是同姓之國;三、取愚魯而迅速的意思。

2、徐志摩

(徐章垿)

徐志摩原名徐章垿。“徐志摩”這一名字,是由他父親取的。原來詩人在“抓周”時,其父好友志恢和尚在詩人頭上撫摩一圈,然後說:“此兒將來必成大器。”這話正合徐父的心意,於是便讓兒子又名“志摩”——志恢和尚摩過頭頂之意。

3、巴金

(李堯棠)

巴金原名李堯棠。“巴金”的“巴”來自於作家一個叫“巴恩波”的同學,巴老曾因他投水自殺而十分痛苦。“金”是一位學哲學的安徽朋友幫忙取的。這位朋友看到桌子上正攤著巴老翻譯的克魯泡特金的《倫理學》,便半開玩笑地說了個“金”字。

4、曹禺

(萬家寶)

曹禺取自本姓萬的繁體“萬”,拆開便是草禺,草字不取,取曹,故名曹禺。

5、冰心

(謝婉瑩)

冰心小時候她就接觸中國古典文字,特別喜歡唐詩。她對唐代詩人王昌齡作的《芙蓉樓送辛漸》一詩特別欣賞,其中的“一片冰心在玉壺”尤為喜愛。為了表明她不與黑社會同流合汙,

6、朱自清

(朱自華)

1917年,20歲的朱自清“感於家庭經濟情況不好,為了惕勵自己不隨流俗合汙,改名自清。“自清”兩字出自《楚辭·卜居》:“寧廉潔正直以自清乎?”意思是廉潔正直使自己保持清

7、戴望舒

(戴朝宗)

筆名“望舒”取自屈原《離騷》:“前望舒使先驅兮,後飛廉使奔屬。”望舒即神話中驅月駕車的神,後來成為月的代稱。月在古詩詞中可作為愛情的象徵,月光的朦朧與戴望舒詩歌的朦朧婉曲是相合的,筆名暗示了詩人的詩歌內容和詩風。

8、瓊瑤

(陳喆)

瓊瑤出自《詩經·衛風·木瓜》:“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這是一首甜美的愛情詩,筆名正是瓊瑤言情作家身份的絕好體現。

9、金庸

(查良鏞)

金庸是拆最後一個鏞字而來的。

10、老舍

(舒慶春)

老舍拆自本姓“舒”,其字“舍予”亦拆自姓氏。

11、蕭紅

(張乃瑩)

蕭紅原名張乃瑩。蕭紅和蕭軍是一對情侶,當時他們曾和魯迅通信,並分別用了“蕭紅”和“蕭軍”作筆名。兩個筆名連在一起是“小小紅軍”的意思,表達了他們對革命的嚮往之情。

12、莫言

(管謨業)

莫言自述他從小就是一個非常愛說話的孩子,在農村叫做“炮孩子”。後來他寫了小說叫《四十一炮》,裡面就有一個“炮孩子”,其中也有莫言個人的經歷。也因為他喜歡說話,喜歡說真話,給他的家裡帶來了很多的麻煩。所以過了幾十年以後,當他要寫小說準備發表時,使用的筆名叫“莫言”。就是告誡自己要少說話。

13、茅盾

(原名沈德鴻)

來自內心的茅盾“書本上的知識而外,尚須從生活的人生中獲得知識”。故一直以來,茅盾都在用生活的體驗來豐富文學世界。取“茅盾”這個名字,也正是因為看到了生活中和思想上的很多矛盾。有心發現,有時卻無餘力解決,內心才會有所“茅盾”吧。

15、聞一多

(原名聞亦多)

來自原名改一字“聞”既可以是動詞“聽見”和名詞“新聞”,也可以是姓氏,改“亦”為變調後同音的“一”,筆名的意思是“聽見一條新聞也顯多”,一字之變,表達了作者對現實的強烈的不滿。

16、郭沫若

(原名郭開貞)

“郭沫若”的來歷 郭沫若原名郭開貞,號為尚武。他筆名、化名很多很多,有“郭鼎堂”、“麥克昂”、“羊易之”、 “楊伯勉”、“白圭”等,而用得最多的是“郭沫若”這個筆名。因為他家鄉四川樂山的兩條水,一條是沫 水(即大渡河),另一條是若水,他少年時飲二水長大,所以他後來發表新詩時,就用了“沫若”這 一筆名。

17、落花生

(原名許地山)

筆名“落花生”的來歷 許地山《落花生》中說“要像花生,它雖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不是外表好看而沒有實用 的東西”,這一句話恰如其分地表達了作者以“落花生”為筆名的主要依據。

18、孫犁

(原名孫樹勳)

筆名“孫犁”的來歷 孫樹勳沒有如父母所希望的那樣“樹立個人的功勳”,而是希望自己像一張犁一樣深深地扎進 土壤,通過犁地來發現其中無盡的寶藏。《山地回憶》《荷花澱》《囑咐》等作品實現了自己的理 想。

19、海子

(原名查海生)

筆名“海子”的來歷 海子原名查海生,既然是海生那就是大海之子了,所以筆名海子。

20、張恨水

(張心遠)

恨水”一名是他 17 歲那年,在蘇州第一次投稿時取的筆名,是從南唐後主李煜《相見歡》詞 “胭脂淚,留人醉,幾時重?自是人生長恨水東去”中截取出來的。張恨水幼年酷愛詞章,讀了李後 主這首詞,想到人生有限,不能讓光陰如流水一樣白白流逝,就取了這個筆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