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小孩上奥数培训班是利大还是弊大?

一样的风


刚好世界数学大会在开,菲尔兹奖刚刚公布。说点相关的题外话。

今年4个获奖人非常国际化,一个英籍库尔德裔伊朗人,一个在美国工作的澳籍印度人,一个在瑞士工作的意大利人,还有一个德国人。

这个德国人,peter scholze,从三年前就是菲尔兹奖(4年一次)的超级热门,其在算术代数几何(arithmetic algebraic geometry)领域的开创性工作常被赞誉为“当代伽罗华”,在28岁已被视为世界最顶尖最具影响力的数学家(之一)。

这个舒尔茨,就是一个奥数传奇。曾3次摘取金牌,1次银牌。非常奇葩的,他直到20岁才上大学本科(不知道在中学耗着干嘛,为了多玩几次奥数吗?),但仅仅4年后就博士毕业并立刻得到了正教授的职位,此时他已经是名满天下的领域权威了,27岁时成为领袖级的人物,30岁众望所归的拿下菲尔兹奖。

近年来菲尔兹奖数学家很多都有显赫的奥数经历,上届获得历史上首位女菲尔兹奖的伊朗数学家米尔扎哈妮,曾两获金牌。更早的天才陶哲轩甚至在10,11,12岁就连获铜,银,金牌。同年获奖的俄罗斯奇才佩雷尔曼也是奥数金牌。

今年的候选人之一,中国的张伟也曾是奥数金牌。近二十年来欧洲最好的女数学家,俄罗斯人耶芙盖妮娅.玛琳妮科娃,更是著名的奥数传奇,首个3次金牌得主,也是我学生时代的偶像。

回到题目,小学生要不要培训奥数?其实很简单,第一,他(她)有兴趣不?第二,老师水平怎样?

孩子没兴趣的千万别去,童年很短暂,人生很漫长。

至于老师的水平,因人而异。不过据我不全面的了解,似乎绝大部分老师水平堪忧。

很多老师,也包括头条上活跃的许多“数学教育达人”,自身的数学修养远远不够,不能够高屋建瓴的理解和讲解数学,纠缠于一道道题目的那点小技巧。这样的老师,对孩子们帮助极其有限。

好学的孩子们,如何判断一个老师水平怎样?有个方法。听几堂课。

如果这老师就是眼花缭乱的讲题目,讲培训教材,照本宣科,再就是布置一堆题目当作业,这就是一个低水平的老师,上他的课浪费时间,不如去打游戏。

如果这个老师有点天马行空,擅长讲各种技巧,自己也能解答很多培训材料外的高难度问题,使用和讲解的技巧常常令人感到天外飞仙,拍案叫绝。那这个老师就是中等水平,跟着能学到点东西。

如果这个老师相反,也许会讲一点超纲的知识,但可以讲解的很好懂,解决问题时似乎没什么技巧,让你觉得似乎也不需要什么技巧。恭喜,这是个高层次高境界的老师。

很多数学老师迷恋技巧,殊不知去技巧化才是数学的真谛。比如小学的应用题,去技巧化后就是多元一次方程组。初中的平面几何,去技巧化后就是笛卡尔坐标系和线性代数。递归数列求通项求和,去技巧化后其实就是一元微积分…

重剑无锋,大巧不工。


帖木兒


第一,给小孩上奥数培训班在一定前提下,是利大于弊。这个前提是孩子在数学方面有一定的天赋,又明显对这方面的知识感兴趣,在学校数学课上又吃不饱,老师和家长可以向这方面引导,把奥数当做孩子的一个爱好来培养。同时也得给孩子提出要求,要持之以恒,不能半途而废。长期学习奥数,一方面锻炼了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养成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严谨的好习惯。另一方面也养成了孩子的吃苦耐劳精神,坚韧不拔毅力。孩子的同学小路从五年级开始学习奥数,因为在我们四线城市当时还没有比较好的奥数培训,每到寒暑假,父母就带着他到大城市学习,他从不认为这样的学习很苦,反而很享受这个过程。在高二时就被保送进了最好的大学。

第二,奥数可以作为敲门砖,在小升初、高校自主招生等方面有明显的优势,但是对此进行普遍的扩大宣传,家长再互相攀比,功利性较强,在孩子没有任何优势的情况下,强迫孩子去学,只能增加他对这门课的反感,那就弊大于利。那我自己的孩子来说,他就是一个比较感性的孩子,对数学没有特别的喜欢,初中时学校组织数学、物理奥赛班,把年级排名前五十的孩子都选进去培养,再逐步淘汰,确定选手。孩子去上了几次数学课后,发现自己做题慢,喜欢钻牛角尖,几次淘汰赛打击挺大,几经考虑,我们认为他动手能力强但不适合数学,尽早向学校申请退出,选择了物理奥赛,最后拿到了很好的成绩。

总之,奥数学习一定要因人而异,适合别的孩子的不一定适合你,尽管奥数教育高烧不退,但满目的攀比,追逐大流,利就变成弊,从而影响孩子的自信心。

这只是个人观点,欢迎指教。


谷子8868


对别人可能有用,对你却有可能一点用没有;

对别人可能没用,对你却有可能有点用。

学奥数的好处多了去了,学奥数的坏处也多了去了!这里的问题不在于奥数本身而是在于学奥数的人怎么学!

任何直接告诉你“不要学”和“要学”的,我觉得都是不负责任的建议!

孩子基础如何

我每年都会遇到有家长因为孩子课内数学学的不好,但是看到那些学奥数的孩子数学成绩好,就认为提高成绩的“秘诀”在于学奥数!然后就打听奥数机构给孩子报名。

别惊讶!我每年都能遇到几个这么认为的家长!

我想说,这些人如果真的带孩子去学奥数的话,很快他们就会成为网上喷奥数的主力军之一了!

不是“奥数”有问题,而是学习奥数的人有问题!

只有那些已经把课内学的很扎实的孩子才适合入学奥数!如果孩子课内成绩不好,奥数只会让他更加讨厌数学,如果孩子基础不牢奥数往往只会让他“难题得分,容易的丢分,总成绩还是不理想”……

“奥数”≠竞赛

总有人把学奥数和搞竞赛搅和在一起!认为学习奥数的就是为了搞竞赛!我想说,竞赛能够出成绩的人毕竟还是少数!但是能学奥数的人却是多数!

假如我们把奥数题的难度分成1—5星,那么搞竞赛一定要学5星难题、练习5星难题,而那些不搞竞赛只是为了提高一下又或者是训练一下孩子的数学思维能力,那么1—3星难度的题目就足够了!事实上1星、2星题目的难度跟课内的大题难度没什么本质的区别————唯一区别就是课内有些方法不讲,但是我们都知道,数学题多数时候不会依赖于一种解法的!而现实中,有很多孩子即使不学奥数,考试时的大题他们也一样能解的出来。

别听什么“只有不到3%的孩子适合学奥数”这种误导人的话,人家说的是只有3%不到的人有能力冲击杯赛一等奖!难道我们学什么都是为了“一等奖”?难道就因为我们得不到一等奖就放弃学习?那么生活中我们可以放弃的东西太多了!

先别说能力的问题,咱们单说一下“时间投入”问题。之前还有杯赛的时候,为了让孩子在杯赛拿个大奖以便择校,在一线发达城市(部分二线城市)有一批孩子每周要上三个难度不一的奥数机构。并且要做大量的难题(4、5星)!说实话,能做到这种难度题目的孩子,已经不存在喜不喜欢的问题了!

报班vs自学

都可以!能力好的孩子最好报班,因为各种难度的班总有一个适合自己的,而用符合自己水平的教学、练习才会对自己有最大化的帮助。如果能力一般那么也可以报班,这样理解起来会更好一些。

但是如果父母有能力那么不报班而是选择一本奥数书让孩子做也是可以的。

你做做就知道了,不是所有奥数书都是满本的难题!

比较经典的目前已经绝版的(某宝有影印版)仁华学校奥林匹克数学这套书虽然历史久远但是依旧经典,题目大都不难!当下销量最好的举一反三分了ABC三个版,前两个以及C版的大部分题目都是比较容易的(1—3星,难度),还有学而思的各种秘籍系列、高思的课本、高思导引的“基础篇”、“提高篇”大都也是比较经典且难度并不大的题目,老牌经典奥数教程也是从基础讲起……

如果父母能力还行,那么选一套书给孩子坚持做做,那么对孩子的数学能力提升一定是有帮助的!

总结,学奥数好不好对个人而言取决于个人能力水平,只要基础够,那么知识选择方式学的问题而已!


随便看看微笑不语


作为数学老师,我是非常反对小学学习奥数的,更反对全民奥数。

小学奥数,东拼西凑,没有系统性。一些奥数题,用的是老太太卖小菜的方法,根本不能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并且影响孩子进入中学后的数学学习。比如,中学阶段用方程思想很容易解决的数学问题,那些学过奥数的孩子总是局限在他的思维定势中,而那些没有学习奥数的孩子,反而能更快掌握方程的方法。

之所以很多人对小学奥数趋之若鹜,是当年中学数学竞赛风起云涌,好多中学数学工作者通过辅导、出书等获得相当利益。于是,一些小学数学工作者心理不平衡,就把一些小学的偏题怪题难题拼凑起来,搞起了小学奥数。另一方面,一些初中为了招收优质生源,用常规方法已不能区分学生,就通过奥数来区分。这就是全民奥数的原因。

中学数学,学生已经掌握了比较系统的数学知识,有了一定的数学思维,所以,中学开展奥数,对孩子的数学能力的培养,还是有一定作用的。

但不管哪一阶段,都不应该把奥数作为普及的内容,而是要作为孩子的兴趣内容,只有孩子对数学兴趣特别浓厚,才能让孩子去学习奥数。更不能用功利思想逼孩子学习奥数。

千万别信小学奥数老师的吹嘘!


非优秀教师


我觉得主要看孩子的意愿,孩子如果愿意去哪就继续去,多学点东西没错,如果不愿意,还是算了吧,小心适得其反,强迫孩子做他不喜欢的事情他会很痛苦,到时候把抗拒奥数的情绪变成抗拒父母就得不偿失了,所以一切以孩子的意愿为主,毕竟不是什么大事,大事情上父母该强势还是要强势的,毕竟孩子的判断力容易出问题,


小沫儿沫儿


特别小升初,如不想要择校,确实可以不上,否则,你想择校,很难。四年级前我从没有想过择校或课外补习,但四年级孩子自己要求上课后,由于接送,所以也慢慢了解到升学的一些潜规则,因此上奥数似乎成了必须,无论负面舆论多大,还是很多人义无反顾去上。


红嘟爱老小王哥


既然是兴趣班,那就要看孩子的兴趣。有的孩子逻辑思维能力特别强,上奥数课不费劲,也乐于学,那就要坚持。很多数学天才特别喜欢做奥数题呢!

但是如果孩子的兴趣点不在数学,而是在艺术、写作或者其它课程上,那就不要浪费钱和时间了,受益不大。

最后有一类孩子,没有特别偏好,也不抗拒奥数,那就姑且听听,也是没有坏处的,启发一下逻辑思维,对考试也是有一定帮助的,至少比看电视强。


qqhbc2014


这个问题必须要根据孩子自己的实际情况来看:如果孩子成绩不是很好,平时数学都学得不是很好,你让他去学奥数,他可能会越学越没有信心,对数学产生恐惧甚至厌学。如果孩子平时数学学得好,接受能力又快,那就必须要去学,将思维拔高,这样的孩子越学越觉得有意思,成绩会越来越好。对今后初中高中的数学思维将帮助很大,今后数学学起来更容易掌握。

所以奥数是一把双刃剑,有的孩子学奥数利大于弊,学后数学成绩会非常拔尖。而对有的孩子却是非常残忍,对孩子是一种身心摧残。总的来说,只要孩子基础还可以,不反感且有些兴趣,就应该坚定的学下去,肯定是利大于弊!


闩小二


对于小孩的培养,还是以小孩身心健康为重。从古至今已经有很多例子表明,刻意去培养孩子往往会失败,给培养者和孩子都造成很大的痛苦。

所以还是以孩子兴趣为主。孩子如果喜欢奥数,鼓励他学,如果不喜欢,也不要强迫。他奥数不好,可以在别的领悟发挥才能。一个身心健康的人走到哪里都不会太差。


八零年代的土土


反正我不会让孩子上奥数班,因为我小时候对奥数有恐惧感,别人在玩的时候我却在上枯燥乏味的课,自觉童年就没怎么玩过,而且奥数对我以后的学习貌似没有什么卵用。童年就该有童年的样子,循序渐进的学习对孩子才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