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军取作战胜利,这位首长突然晕倒当场,错误判断险酿大错

淮海战役可以说是决定中国命运走向的一场战役。这场战役的胜利让我们共产党政府取得了主动权,也成功的将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解放了出来,为渡江之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在这场战役之前,有一场惨烈的战斗真正决定了淮战的结局。

一九四八年十一月,华野军成功歼灭了国军的第七团,正是这场战争的胜利决定了淮海战役最后的结局。

而我军指挥这次作战的正是当时华野军的粟裕副司令,而敌军指挥则是黄百韬。黄是当时国军中的杂牌悍将,著名的皖南事变正是出自他之手,让新四军付出了惨重的损失。而这次他带领的国军第七团也让我军吃了不少苦头,让我军伤亡人数多达四万九千多人。

在经过半个多月的战斗后,我军成功将国军第七团军约十二万人全部歼灭。而国军的总指挥黄百韬在战败之后也放弃了抵抗,给蒋介石写了一封信,上面写着“黄尽忠报国”的字样,然后用手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由此,第一阶段的战斗正式宣告胜利。

当胜利的消息传来的时候,全军上下都一片沸腾,指挥作战的各首长也大松了一口气。只有总指挥粟副司令在得知这一喜讯之后竟然一翻白眼,晕倒在了当场,吓得当时在场之人手足无措。当他醒来之后问其原因,他也不愿多说。

原因在很多年之后,他和家人的一次谈话中揭露了出来。

原来据他所说,这场战役是他平时经历过的战事中感到压力最大,最后怕的一次。后怕的原因是因为他错误估计了敌军的战斗能力,没想到国军在被困之后的挣扎如此猛烈,让我军久攻不下,这样的困兽之斗让他叫苦不迭,心里本来必胜的把握也动摇了三分,可是不能和上级诉苦,也不能让下面的人有了别的想法,只能把压力全都扛到了自己的身上,加上上级希望快点将敌军拿下,更让他着急不已。

在部伤亡了数万人之多后,如果这场战斗还依然是失败的结局的话,那么后果将不堪设想。所以当取得胜利的讯息穿到后方之时,他悬着的心一下放了下来,就是这一放松,加上自己身体的劳累,导致体力不支,一下子瘫倒在地。

可见在当时首长们承受的压力有多大,每一场关键的战争都承载着无数为了新中国献身之人的期望,和老百姓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