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吨转基因豆油假冒非转基因豆油准备灌装,你中过招吗?

关于转基因食品,尤其是转基因食用油的争论,可以说基本上已经尘埃落定。转基因食用油是不是存在潜在的不确定的安全因素,目前有关各方各执一词,既是科学界内也无统一说法,世界各国对引进转基因食品大都持谨慎态度,中国也有多地禁止种植和销售转基因农作物。做为大众消费者,虽然无法判断和识别转基因食品和非转基因食品的区别,但法律赋予了消费者知情权,消费者有权知道自己购买的食品是不是转基因食品。

为此,国家明文要求在售食品,尤其是食用油都要在包装的显著位置,明确标识是转基因食品还是非转基因食品。

如果您在超市的食用油专柜前选购的话,只要留意,就会发现几乎所有的食用油的包装上都会标有“非转基因”或者“原料中含有转基因”等字样,只不过“非转基因”一般都比较醒目,而“原料中含有转基因”的字样则较小较隐蔽。所以,如果消费者一个不留神,就可能会买了转基因食品回家。因为转基因食品的成本一般要低于非转基因,再加上大多数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是持抵制态度的,所以很多商家就会挖空心思地把转基因食用油包装成非转基因食用油,或不在显著位置标注“转基因食品”字样,意图能够浑水摸鱼,使消费者在马虎大意中“中招”。

新晚报7月27日消息,2018年5月初,黑龙江警方获悉,有人从大连某公司购买近40吨转基因大豆油,通过哈尔滨一运输公司运至哈尔滨市南岗区红旗满族乡进行灌装,再假冒某品牌的非转基因大豆油进行销售。涉案的两名犯罪嫌疑人是兄弟。哈尔滨市南岗公安分局 " 食药环 " 大队随即组织民警前往,在南岗区红旗满族乡将正在押运车辆的犯罪嫌疑人王某涛抓获,同时将运输的转基因大豆油及车辆扣押。

据王某涛交代,2016年9月王某涛与其哥哥王某波合伙开办了一家油脂有限公司,为牟取暴利,两人密谋去大连购进转基因大豆油,回哈哈尔滨进行灌装,假冒某品牌大豆油进行销售。民警在其厂房内当场缴获大量的假冒某品牌大豆油商标(数量28000 张)、假冒的油桶 3000余个、假冒的油桶盖10麻袋(共18000个)、假冒的某品牌大豆油成品25箱(共计100 桶 ) 。

因为出警迅疾果断,这些大批量的伪装非转基因食用油才免于流入市场。然而这只是一个公开的案件,只是食用油市场的冰山一角,别以为你就因此没有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吃过转基因食用油!一是转基因食品的标注相当隐蔽,难免你会被动吃;二是大街小巷的饭店小摊,所采用的食用油一般都是20kg以上的大桶装转基因食用油,更难免你会被动吃。笔者曾亲自到一家饭店的操作间查看过,所使用的白色塑胶大桶大豆油,桶面标签上明确标识“原料:转基因大豆”。但超市里所售的家用食用油的转基因标签则一般比较隐蔽。

大桶装转基因大豆油

2014年8月16日,昆明退休市民楚先生在沃尔玛超市挑选食用油时,因见“一级菜籽油”的金菜花菜籽油广告宣传,就选购了2升包装的菜籽油,售价27.9元。回家后,他仔细观察发现,所买的食用油是转基因食用油。楚先生认为,如果厂家在外包装上明显标注“转基因”,他可能就不会选购,称厂家对“转基因”标识不够显眼。于是将超市和厂家一并告上法庭。这就是一起典型的因“转基因”标识不明显而导致消费者被动买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