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匯市場」歐日能否聯袂「狙擊」美元?—G7匯率與貴金屬周度觀察

中美貿易戰再現升級風險,美國總統發聲“干預”美聯儲加息和匯率市場,美元回吐周初所有漲幅並收跌,歐元、日元漲;英國脫歐推進一波三折,通脹意外不及預期,英鎊貶值;貴金屬商品屬性凸顯,受中國經濟放緩和貿易戰風險影響,金銀繼續下跌。

下週關注美國第二季度GDP數據,歐央行議息以及歐盟主席容克訪美。儘管特朗普“干預”美元,若經濟增長出現超預期表現,美元依舊會保持相對強勢;歐央行議息難以進一步寬鬆,可能成為歐元多頭反攻的“理由”。

美聯儲獨立性,歐日自貿

一、一週觀點

歐日能否聯袂狙擊美元?

本週除了美國總統特朗普日常“秀存在”——不滿美聯儲加息,暗示歐盟和中國故意壓低匯率,威脅對中國5000億進口商品全面加徵關稅外,歐盟和日本簽署自貿協定,將逐步取消大部分關稅,打造全球最大的貿易開放區。這是繼此前中德、中日擴大貿易合作後,歐日在抵制美國貿易保護主義的道路邁出的又一大步。

7月末,歐央行與日本央行將先後議息,鑑於此前特朗普暗示對強勢美元和美聯儲加息的不滿。歐日是否能聯袂狙擊美元?

特朗普“口無遮攔”,鮑威爾“騎虎難下”。先有特朗普接受CNBC採訪時直言不喜歡美聯儲加息,加息可能會影響美國經濟復甦和全球競爭力,後有白宮官員透露稱特朗普擔心美聯儲今年年內再加息兩次。美聯儲若年內不額外加息兩次,可能會加劇市場對其獨立性的懷疑:聯儲可能走上類似尼克松時代被迫寬鬆的政策路線。而經濟週期回落的風險以及貿易戰不確定性的壓力,美聯儲下半年可能確實無法兌現再加兩次的市場預期。須緊密關注美聯儲官員的後續表態。

歐央行:6月之後,超預期寬鬆難再現。從基本面上看,經濟數據中的“好消息”在增多,6月歐元區CPI同比上調至2%(但核心通脹疲軟),德國PPI同比增長3%。從貨幣政策看,6月“鴿”派緊縮後,7月26日議息難以再出現超預期寬鬆——除非放棄此前退出QE的決定,這種可能性微乎其微。而對於加息歐央行內部依舊充滿分歧,部分官員屢次透露偏鷹信號。從貿易政策來看,在與中日達成重要合作後,歐盟主席容克將於7月25日(週三)訪美,可能就汽車關稅以及自貿協定等與特朗普進行談判協商,若美歐經貿關係出現緩和則對於歐元區經濟(信心)來說無疑是一種提振。

日央行:警惕市場“欲加之罪,何患無辭”。據路透社消息稱,日本央行可能在7月30日至31日的貨幣政策會議上調整利率目標和資產購買的方式,以保持寬鬆政策的持續性。日本第一季度經濟跌入負增長,6月CPI同比僅上漲0.7%,而由於長時間大規模購債導致當前市場上可供操作的流通債券數量有限,日本央行的調整的重心可能在於保持政策的可持續性。但若歐央行能先行對鷹派預期“煽風點火”,警惕市場“強行”將調整解讀為“緊縮”。

所以,歐日能否繼1月之後再次上演“反擊戰”2.0版本?有望“狙擊”但“翻身”近期難度較大:經濟及其預期上,美強歐日弱的格局沒有改變,據消息稱美聯儲預計第二季度美國GDP增速可能會到達5.3%——第一季度增速的兩倍。儘管鋒芒畢露,但這也加劇了下半年美國經濟衝高後回落的風險。在貿易戰的風險下,歐日央行當前的騰挪空間確實有,難以像1月一樣使得貨幣政策轉向的預期迅速升溫。歸根結底,當前決定美元走勢的核心因素仍然在於美國自身,關注特朗普和美聯儲官員的後續表態,9月議息會議以及會前的吹風可能成為美元的重要轉折點。

從技術分析上看,歐元兌美元“穩而不強”,20日等短期均線出現企穩,但由於此前的超預期大幅下跌,長期限均線繼續下降形成重要阻力,但均線逐步收斂,下方1.157至1.16一帶的支撐明顯,整體行情呈現收斂三角格局,MACD指標在0軸附近震盪,7月26日議息或成為選擇方向的重要時點(見圖表 1)。美元兌日元相較而言“形勢不容樂觀”,日元相對美元基本回吐了今年的全部漲幅,周線圖上美元兌日元2015年年中以來的下降趨勢線阻力岌岌可危,當前均線多頭排列,短期內難言反轉,日央行若(被解讀為)表態偏鷹,將有助於美元兌日元築頂(見圖表 2)。

二、回顧與展望

一週行情回顧

一週要聞詳解

一週數據精評

主要貨幣展望

貴金屬展望

三、美元貨幣市場概覽

離岸美元市場方面,流動性狀況依舊偏緊:3個月LIBOR利率小幅上漲至2.35%左右,而LIBOR與OIS利差繼續回落,下降至36bp之下(見圖表 5);6月美聯儲加息並未使得LIBOR 3M利率隨之大幅上升,導致LIBOR與聯邦基金利率間的價差小幅上漲至35bp左右,維持在正常溢價水平範圍。

利率互換方面,美國國債期限溢價(10年-2年)維持在25bp附近的低位,互換價格長端漲幅略微高於短端,但曲線依舊保持平坦(見圖表 6和圖表 7)。

美國國債市場方面,下週二(7月24日)將拍賣350億美元2年期國債,創年內新高;5年和7年期國債拍賣量持平年內量高位。警惕美債期限溢價進一步被壓縮。

特別提示:本報告內容僅對宏觀經濟進行分析,不包含對證券及證券相關產品的投資評級或估值分析,不屬於證券報告,也不構成對投資人的建議。

若有意購買相關報告/服務,請將姓名、工作單位、職務及手機號發送至cib_luzhengwei@126.com。

長按上方二維碼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