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狼牙山五壮士的领导,为国立下无数战功,子女一个比一个牛

​抗日战争期间的英雄难以胜数,有无数的先烈牺牲在了保家卫国的过程中。提起狼牙山五壮士,在中国是无人不知的,我们为这五位掩护部队撤退而牺牲的英勇的战士而激动不已,但是更值得我们尊敬的其实是这五人上级,也就是杨成武上将。


在日军对华北进行大扫荡期间,集中兵力打击了河北保定区域,我们的主力部队为了保存实力日后再战,进行了大范围的转移,为了掩护主力,仅留下十几名战士与上千的日军在狼牙山附近依托地形反复周旋。战斗进行了几十个小时,双方围绕山头阵地连续争夺,八路军的战士快要打光了,仅剩的5名同志也已经没有了武器弹药。面对蜂拥而上的敌人,完成了牵制任务后的弟兄们,毅然决然的结伴从悬崖上纵身跳下,写下了一曲英雄悲歌。


这五位战士的当时的直接领导就是杨成武,后来的开国大将。杨将军是福建人,十几岁的时候就加入到红军革命的队伍,是忠诚度很高的老红军。在三十年代的时候已经成长为师长级别的干部,我们知道日本的名将阿部规秀是最早在侵华战争中丧生的日本中将,原来将他击毙的部队就是杨成武当时率领的华北八路军部队。


不仅仅是在抗日时期战功卓著,杨老还分别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他带领的部队曾在一次战役中歼灭美军和伪军将近两万人,是当时歼敌成绩最好的部队,这样的功绩是杨老带兵有方,面对优势兵力和装备的美军采取灵活作战战术的结果,体现了他很强的军事指挥能力。只有发挥出中国军队的机动性强,打法灵活变化多端的特点,我们才能在与美军的对抗中不落下风甚至多次取胜,杨成武将军的指挥调度发挥了决定性的关键作用。


在新中国发展期间的多次对外反击侵略过程中,杨老都是临危受命,创造了不世之功。包括在西南边疆的几次平叛行动,维护了国家的稳定。


杨老最难得的一点是,他不仅仅军事指挥能力出众,事实上他还是一个难得的文官,无论军事知识储备,和写作文笔,在部队里面都是出类拔萃的水准,在杨老去世之后,人们总共找到50多部关于他生前带兵打仗的心得,由于这是杨老成功实践和科学总结的结合,这些著作被奉为现代兵书,对于解放军的进一步发展和战法现代化摸索有着很深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