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为历史文化名城,南阳为什么比洛阳襄阳强?

3B赵子云龙—宜昌水军


感谢新野的网友信任暨邀请回答本话题!关于“同为历史文化名城,南阳为什么比洛阳襄阳强?”这一话题,作为一个热爱文学尊重历史的网友,我认为这个问题与事实极不相符。也许是因为提问者对待历史没有过多的研究,所以才会出此一问。众说周知洛阳是九朝古都,中原文化核心区,自东汉开始都已成为大国之都,同期的南阳是以现在的宛城区为中心的郡级行政区,襄阳则是以现在的襄城区为中心的州级行政区。

当时的区划建制是国(东汉、国都洛阳),州(如荆州、州府所在地襄阳),郡(如南阳郡、郡府所在地宛县)、县(如宛县)。从地域区划就能初步了解南阳(宛)在历史上的地位,怎么可能是洛阳等地弱于南阳呢?
在来看看
唐朝时期的洛阳、襄阳、南阳之历史文化,从著名大诗人杜甫的文学作品《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也能看出一二。

诗文表述的杜甫在四川得知官军收复冀北而泪满衣裳,在这大喜讯来临之际心魂早已高飞,行船越江穿峡口,转渡襄阳至洛阳。

这个时候的洛阳是国际化大都市,唐朝都城所在地,杜甫老先生由四川遥想至襄阳去洛阳。此时的襄阳为山南东道城,也就是相当于现在的省城;唐初天下分十道、襄阳为山南道治所,管理的地方包括今天的四川、重庆、陕西、湖北、河南部分区域。后来朝廷将十道增设为十五道,依旧是省会级大城市,在唐时一度成为全国第二大城池,这些都是有据可查的。
不管是“硬汉”还是“盛唐”,南阳均不如洛阳、襄阳。即使到了宋朝,洛阳依然拥有璀璨的历史文化,同期的襄阳又是鄂豫陕毗邻地区唯一一个省会级城市。

据不完全统计,洛阳古城、襄阳古城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都是全国保存相对完好古城墙。


民间查访专员


这个问题本身就是一个错误。我这里只比较襄阳和南阳。襄阳比南阳强太多了。

南阳比襄阳强?你这不是开国际玩笑吗?南阳虽然面积和人口都襄阳多,但是GDP比襄阳少太多了。



襄阳可以说在经济方面是碾压南阳的。

南阳作为一个历史文化名城其实比不是南阳市有多牛,而是借着南阳的名字把以前南阳郡的各种历史说成南阳的,现在的南阳以前叫“宛”,这也是南阳市历史上最辉煌的时刻,宛当时是个大都市。

当时南阳郡是一个非常大的地域的总称,就好比现在的一个省级行政单位,当年的诸葛亮和刘秀都是南阳郡的人物,而非现在的南阳市的历史名人。到了隋朝,宛当时为了纪念南阳郡,才把宛城改名为南阳县,历史上出现南阳的记载,基本上都是南阳郡的故事,所以真正的南阳市,其实历史文化并不浓厚。



反观襄阳。襄阳可以说几千年的历史都说的是襄阳城。

襄阳城的名称几千年没变,襄阳城的地理位置几千年也没有变,可以说历史上记载襄阳的故事,都是真实的襄阳发生的事,襄阳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可以说名副其实!


襄阳甜


对于这个棒子题,我大喊一个“彩”。👍👍用时下话讲,即“赞”一个。尽管南阳笑傻了,洛阳、襄阳笑抽了。😁😁何谓“棒子”题,捧杀南阳,棒伤无辜洛阳、襄阳是也。你吹南阳呗,捎上无辜城市干嘛!

娱乐归娱乐,说正题。

一、从历史文化名城来说,南阳襄阳跟洛阳不在一个层次

洛阳,中国“四大古都”、“十三朝古都”,作为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有4000多年建城史、1500多年建都史。作为华夏文明发源地之一,南阳、襄阳怎么能比呢?

作为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南阳、襄阳应知斤两。

二、南阳、襄阳同源,襄阳与邓州千丝万缕

夏仲康置邓国,其境大部在今邓州南至鄢(今襄阳宜城),在今襄阳市境内老襄阳县皆属邓国。当然,邓都在哪儿,由考古、史家去辩。

出土于樊城的邓城遗址,揭示了襄阳城、楚城的建城史:






春秋初公元前678年,楚文王伐邓置邓县;678年伐吕、申,设宛邑(此为南阳城区之始),今襄阳南阳皆为楚地。楚怀王(前312年),韩袭楚,夺穰邑,南阳沦为韩国。秦昭王三十五年(前272年),大良造白起攻楚,始设南阳郡(此为“南阳”称谓之始),治所宛,原穰邑析出穰县(今邓州)、山都县(含今襄阳谷城)、邓县(构林以南,大部老襄阳县)。而汉袭秦制,襄阳城属南郡。

东汉末,设州刺史(相当副国级,高于省),南阳郡、南郡皆属荆州,治所襄阳城。自古襄阳城无西,“襄阳西门无箭地”,即指古襄阳城外属南阳郡山都县、邓县之地域。古隆中就处于襄阳城西二十里。无怪有南阳方持“躬耕于南阳”争诸葛亮之说,但“南阳郡”以汉水为界则非史实,不宜再论。

后曹操取荊州,取南郡北、南阳郡南置襄阳郡,晋袭之。南宋绍兴五年(1135年),“省邓城入襄阳”。

综上,襄阳乃鄢郢之地,宋玉、卞和、伍子胥、刘秀故里,依汉水生息,背靠十万荆山,为楚文化发祥之一。其建城史与邓州同,远早于宛邑。南阳虽曾为楚地,亦为韩国地,为楚文化边缘。历史上邓州也多为南阳郡治所,今宛城冠之,就不多说了。

三、论经济发展,南阳与洛阳、襄阳不在一个层次

洛阳1.52万平方公里,680.1万人口,2016年GDP3782.9亿元。南阳2.66万平方公里,1188.47万人口,2016年GDP3118亿元。而襄阳1.95万平方公里,559.1万人口,2016年GDP3694.5亿元。

以上数据可看出(人均GDP),南阳没什么可显摆的,它跟洛阳、襄阳省域榜眼真没法比。

四、结论

襄阳与邓州乃骨肉,只是行政变革分属两省。今襄阳口音与邓州近似,异于湖北其他地域,邓州也以“老乡”视襄人,今襄阳市生活着几十万南阳人。头条作者不宜挑斗两地人文争吵、辱骂,少出这些“韩国棒子”问答为上。


用户5722600648


说起襄樊准备更名为襄阳,原因在于据调查襄阳有更大的知名度。若此事当真,原汁原味的南阳和襄阳之争又回来了,特作此文纪念之。



被后人推崇为“智圣”的诸葛亮大概也不会料到,在他死后,围绕着他的躬耕地,南阳和襄阳间展开了一场长达千年以上的争论,并且这种争论还会无限期的继续下去。要怪也只能怪诸葛先生自己,谁让他留下一篇《隆中对》还不算完,又写下一代名篇《出师表》,说罢襄阳道南阳,才造成了这场好象永远也不会休止的争论。

其实不止是诸葛亮的躬耕地,围绕着其他的话题,南阳和襄阳间也在一直进行着激烈的争论和争夺。比如说光武帝刘秀出生地的之争,比如说宁西铁路的走向之争,比如说南水北调源头之争,而最新的则是关于牛郎织女传说发源地之争,真可谓是话题不断,热闹非凡。在国内城市之间,比较有名的争论有京沪的中国老大之争,成渝的西部老大之争,沈大的东北老大之争,广深的南中国老大之争。相对于这些城市,南阳和襄阳虽然在城市知名度差了些,但争论的内容可要比他们具体和丰富的多,水平也要高很多。因为那些城市争来争去也不过是争些虚名,最多也只能算是局部的争斗,而南阳和襄阳间则好象是全面战争,双方你来我往,寸步不让,场面那是相当的惨烈!

虽然有这么多的争论,但有一点是双方都应该承认的,那就是:在历史发展的早期,也可以说是在隋唐之前的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现今襄阳的大部分土地是被当时的南阳所管辖的,这可以说是南阳和襄阳间这么多争论产生的根源之所在。南阳和襄阳山水相连,许多人只是知道南阳盆地,但在很多专家看来,他们更愿意称之为南襄盆地,因为单纯的南阳盆地南部有比较大的开口,所以称为南襄盆地应该说是更准确一些。而在文化上,南阳和襄阳完全可以说是同根同源,早期都是楚文化的重要阵地,其后又先后深受中原文化的熏陶,楚汉文化交融的特征在他们身上都特别的明显。



曾经的工商业重镇南阳如今给外人更多的印象是一个农业大市,工业上好象并没有多少亮点可言,而曾经的军事重镇襄阳城虽然随着冷兵器时代的结束军事价值消失殆尽,但依靠较好的交通和区位优势,发展成为一个小有名气的汽车工业名城,汽车整车及零配件工业相当的发达。在南阳和襄阳的争斗中,襄阳目前已经占据了领跑的位置,南阳应该抓紧整合现有资源,同时发挥文化和人才方面的潜力,加快发展,迎头赶上,才能使得南阳和襄阳间高水平的竞争继续精彩的进行下去。


图文直播


南阳是谁告你说比洛阳襄阳强的,洛阳是十三朝古都,与北京,西安,南京并称四大古都,又是河南省副中心城市,这怎么会南阳强呢,提的问题也太有才了吧。


wgaljx


历史的转換,放在历史的长河中,南阳的辉煌超襄阳,在冷兵器肘代南阳地理位置、粮食产量是襄阳难以比拟的,到了近代,尤其是六十年代后期,全国进入三线建设,襄阳沾了地形的光,国家级大企业建了不少,GTP自然就高了。可以这样予测:如果再有百年的和平时期,南阳还会重现历史的辉煌!


丁丁134719114


朋友,襄阳南阳确实是兄弟。这可能是1960年,河南灾荒,南阳人到襄阳逃荒 襄阳人把最后的米给了兄弟南阳人的原因。你如果认为我是假话,你可以问你家长,还可以问你左右邻居的65岁以上的人。当然兄弟间都可以帮助,都应该。关于襄阳南阳之争。其实早有定论。不相信可以看《辞海》,这书可是毛泽东在1957年拨款100万元给主编舒新城编书用的。这个书里前言说:“对认定的词条,都予介绍,对不认识的,不放入《辞海》”你是文化人,你完全可以查一下。为什么《辞海》认定襄阳隆中是诸葛亮故居,是诸葛亮的躬耕地。而为什么不登南阳“武侯祠”,书的前言说不登是不要传播错误知识。既然这样你干嘛挑起襄阳南阳的愁恨?请你回答。


岘山石头


我是土生土长的南阳人,这二十多年看到南阳这个城市发展的速度,让我觉得看不到曙光,可是因为家庭原因,我无法去外地定居,只能留在南阳,让我觉得很憋屈,就算憋屈我也只能忍着,生在这个破地方,也算是我的不幸! 有些时候就在想我父母为啥要把我生出来,把我生到这个破地方,有些时候我在我大城市的同学面前,根本抬不起头,我觉得很自卑,我现在就是有再大本事,连出去的资格都没有。


南阳小董


南阳也好,襄樊也罢,吵了多少年,还没结果,纵观形势,我国已有几个大城市 合并,也许真有一天,南阳人和襄阳人会合并一个市,本来距离也就一百多公里,如果合并成南襄市,甚至超越郑州和武汉,让我们这两坐兄弟城市成为最灿烂的一座大都市,


阳光灿烂2144388


问这个问题的人肯定是南阳人吧,作为历史文化名称,说南阳比襄阳强我还勉勉强强能接受,南阳居然能比洛阳强,估计是个中国人都有意见吧,洛阳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世界级别的文化名城,南阳除了喜欢和襄阳争三国文化还有什么是家喻户晓的.......

洛阳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四大古都之一,世界文化名城,有着5000多年的文明史、4000多年的建城史和1500多年的建都史,夏朝、商朝、西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朝、唐朝、武周、后梁、后唐、后晋等十三个王朝在洛阳建都,有十三朝古都之称。

洛阳是华夏文明和中华民族的发源地之一,是东汉、曹魏、西晋、北魏及隋唐时期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隋唐大运河的中心枢纽,被誉为“千年帝都,牡丹花城”。

洛阳的历史文化请问南阳拿什么比??就算是和襄阳比,我也感觉襄阳略占上风。

襄阳是楚文化、汉文化、三国文化的主要发源地,已有2800多年建制历史,历代为经济军事要地,素有“华夏第一城池”、“铁打的襄阳”、“兵家必争之地”之称。闻名中外的《三国演义》120回中,有31回发生在襄阳这片大地上,诸葛亮在襄阳隆中躬耕10年,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襄阳还是中华民族的始祖炎帝神农氏和东汉汉光武帝刘秀的诞生地。宋玉、杜审言、孟浩然、皮日休、张继、李白、杜甫、米芾等一大批文人名士使襄阳大地更具人文底蕴。

南阳在古代是南阳郡,当时管辖的地区很多,包括今天襄阳的大部分都属于南阳府管,随着历史的推进和辖区的更改,现在的南阳其实历史文化氛围并不是很浓厚,怎么敢和洛阳相提并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