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彎最多的胡同——九彎胡同

衚衕,是北京特有的一種城市文化。歷史上北京的衚衕眾多,民間有“著名的衚衕三千六,沒名的衚衕賽牛毛”的說法。

北京大部分的衚衕形成於中國歷史上的元、明、清三個朝代,由於古時城建就有嚴格規劃,所以衚衕大都比較直,名稱五花八門,有的以人物命名,有的以市場、商品命名,有的以北京土語命名。

但事無絕對,在北京前門外大街西珠市口往南就有一條因彎兒特別多而著名的衚衕,二十世紀六十年代時它還叫“九道灣衚衕”,後來改名為現在的“九彎衚衕”。

據傳明代時九灣衚衕因有一小廟得名,稱般若寺衚衕,隸屬正南坊。清朝末年因衚衕彎曲多變,改稱九曲灣。民國後稱九道灣,上世紀的1965年更名為九灣衚衕,衚衕早年由河溝衍生而來,因而彎字帶有三點水的偏旁。

九彎衚衕位於宣武區東部,彎彎曲曲不太長,東口與鋪陳市衚衕相連,西口從校尉營衚衕通出,全長約390米,彎曲之處不下於13處,拐彎形式各樣,有死彎、活彎;有直彎、斜彎;還有彎連彎,堪稱北京城彎道最多的衚衕。衚衕裡最寬處不過三四米,最窄處只有一個自行車車把寬。以往常有對衚衕感興趣的愛好者其中也有外國人光顧九彎衚衕,他們有的在數衚衕裡的彎,有的拎著相機拍照,想必九彎衚衕有吸引人的地方。

其實九彎衚衕又是一條很普通的衚衕。在衚衕裡沒有像東西城那樣的四合院,但也不是人們想象中的平房大雜院,衚衕裡一個個小院兒彼此相鄰錯落有致,院內多為三兩戶人家,也有獨門獨戶的,一條衚衕不過二十幾個小院兒,五十餘戶人家,這在人口密集、車水馬龍的前門大街的衚衕群裡可以說是鬧中取靜。

在彎曲的衚衕裡還有兩座寺廟,靠近東口的那座廟前後兩套院落。解放全已為私立小學所用,後來政府辦學,起名為九道灣衚衕小學。與之相鄰的另一座廟,解放後已改為民宅,兩座廟雖然大小朝向不同,但相同的是前人都在廟裡栽了一棵大槐樹,每到春天槐樹開花時,陣陣香氣撲面而來沁人心脾。

這條衚衕,不同於有著眾多歷史痕跡的東交民巷,也不同於熱鬧喧囂的南鑼鼓巷,但它有著專屬自己的寧靜清幽。在節奏越來越快的繁華都市北京,這裡反而保留了老北京人特有的輕鬆與愜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