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孟頫晚年28字,看懂他的「無法之法」!

趙孟頫 行書《七絕詩》冊 尺寸:34.7cmx35.3cm

釋文:煉得身形似鶴形,千株松下兩函經。我來問道無餘事,雲在青天水在瓶。子昂為中庭老書。

末識:“子昂為中庭老書。”有“張珩私印”、“博山”、“潘厚審定”等藏印。

此帖雖僅短短五行共28個大字,卻是趙氏晚年大行書中的典範之作。

都說“人書俱老”,很多大家老年書作都是抿卻稜角、不造繁華,一任筆遊走於心意之境。但正是這種寓法於無法中的率真,更值得我們細心研讀:在無法中看懂他們的法。

單字放大

絞絲旁的迴環轉折,剛勁有力!開篇落筆即成格調。

上挑遊絲,若蜻蜓點水,卻是“食紙”之筆哦!

撇畫無矯揉造作,卻姿態飛揚!

起筆短橫是值得玩味的。

右邊“人”的扭轉,盯住看一分鐘...

繁複的筆畫,卻在統一的筆勢中和諧落定。

和前面的“形”比較,起筆短橫有變化嗎?

豎與橫的連接,是調鋒的結果啊?

“朱”字收筆迴旋反捺,趙氏雍容之姿盡顯。

與上一次字,迴旋筆勢異曲同工。

真的是“長”橫!注意,不是提按的結果哦!

兩字之間用得極少的連帶。

所謂“秉筆直書”,此為實證。

用筆是越簡單越見功夫。

與“經”字迴旋筆勢一樣,這是書中關隘處。

“問”字的提筆,筆法的豐富性表現出來了。

“首”是如何旋擰而來的?

筆筆不落在同一平面處。

除了直來直去,書法還有“餘事”乎?

筆法的一個實例:關“提按使轉”何事?尤其左右兩個轉折處,秉筆直轉,此為晉人筆法。

“雲”是在寫在空中的。

古人寫字真的不是現在書法培訓班的講法。

這一長橫雖細,是很吃功夫的。

這個字要破紙而出了。

趙老師偶露一絲鋒脊給你看了。

大長撇,從紙那邊拉到你眼前。

這些字也回答了:為甚麼他們寫字都是斜斜的?

或許有人會說,趙孟頫寫的時候可沒想這麼多!是的,他肯定不會想這些雞毛蒜皮的細節,但是你要明白,是因為他無需再想。而你,必須要看得清清楚楚。

——單字解析:書法狗@彭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