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里工勤人员和工人身份是一回事吗?

沧海一粟207431560


单位里的工勤岗位和工人身份是两回事!



题主的问题混淆了两个不同的概念。

一.工勤岗位,是机关、事业单位员工的岗位设置。

二.机关的工勤岗位,必须由工人来担任。

三.而事业单位的工勤岗位,可以由原工人身份的员工充任,也可以由原来干部身份、现管理岗位或技术岗位的员工转岗来担任。

四.2009年,事业单位推行“全员劳动合同聘用制”,人事管理也完成“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干部身份转为管理岗位、技术岗位员工,工人身份转为工勤岗位员工。


但是,管理岗位、技术岗位与工勤岗位是可以转岗,互相转换的。

因而,工勤岗位,未必全由原工人身份员工担任,原干部身份、现管理岗位及技术岗位员工也是可以转岗到工勤岗位工作的!


z山海


这两者不可以划等号。

工人身份是原来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一种说法,相对的是干部身份。

以前,干部身份不论政治待遇还是工资福利都会比工人身份更好,现在国家在逐渐弱化这种观念。只要大学毕业的都是干部身份,或者通过参加公务员考试也可以转为干部身份。一般情况下,工人身份退休会比较早,男性55岁、女性50岁就可以退休了,而干部身份需要男性60岁、女性55岁才可以退休。如果是在体制外,那就无所谓工人身份或者干部身份了。

工勤人员,主要分为行政工勤人员和事业工勤人员。

行政工勤人员大多都是早年进入机关的人员,现在很多地方都开始控制行政工勤的岗位数量,退休一个编制就核减一个。他们主要负责司机、打字员等比较简单的工作内容,身份都是工人身份,无法转为公务员,因此也不能够提拔到领导岗位。

事业工勤人员是指聘用在事业单位工勤岗位的人员,现在事业单位分为管理岗、专技岗、工勤岗,实行的是聘用制度,且三个岗位之间可以互相转换,所以事业工勤人员不一定是工人身份,而工人身份也可以聘用在管理岗和专技岗上。

我是职场问答达人流雷电,关注我,分享机关单位和国企的各种知识!如果有不同意见,欢迎下方评论留言!

流雷电


工勤人员是指在工勤岗位上的人员;工人身份是指任何岗位上的工人身份,区别于干部身份来讲的。一个是岗位,一个是身份,两个不同的概念。

1、工勤岗位,是指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里面的工勤岗位,例如司机、会计、打字员、后勤服务人员等岗位。

工人身份是指区别干部身份的全民工、集体工、合同工(前两者是历史遗留)等,是历史遗留的因文凭等原因未取得干部身份人员,和退役军人复员转业参加地方安置的人员。

2、工勤岗位在行政单位处于逐渐消亡的状态,行政单位的工勤岗位基本都没有了,所剩下的工勤编制,随着现有工勤人员的自然减员,随空随销。今后,政府以购买服务为主,不再存在工勤岗位和工勤编制。

2004年开始,工人身份的人员,再也没有聘用制干部一说,以前聘用的已经成为领导的,维持级别不变,逐渐退出实职和一线领导岗位。这些人员也不能成为公务员或者参公身份,极个别地方依据“解释”,依然将管理岗位上的工勤人员转为参公管理,但大多数地方是不能参公的。

3、工勤岗位在事业单位依然存在,也会继续存在。新增加的工人身份的人员,主要是退役军人复员转业在地方安置造成的。事业单位的工勤人员,按级别分为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分别对应不同的工资待遇。

事业单位实行聘用合同制管理,身份就得不是那么重要,通过转岗,干部可以在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甚至工勤岗位工作,工人身份的人员,符合条件的,也可以转到专业技术岗位和管理岗位。在事业单位只使用一种编制,那就是事业编制,不管干部身份还是工勤身份都使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唯身份论,在聘用合同制管理的前提下,成为了历史。

相对来说,不管是工勤岗位,或者是工人身份,所受的限制都比较大,想更进一步,难于上青天。只有同工同酬,取消身份论,取消人员身份限制,同一岗位,同一工作,同一报酬,才更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更公平公正。


真宁腔调


我们大家在机关事业单位里工作,经常会听说工勤人员、工勤岗位,工勤人员和工勤岗位是不是都是工人身份呢?

这个结论是不一定的。

我们的工勤人员又分为行政机关的工勤人员和事业单位的工勤人员。

行政机关的工勤人员,编制数量正在逐步控制,呈逐渐减少的趋势。一般是定编定人,退休一个,编制减少一个。相对来说,行政工勤人员多数都是工人身份。

其实原先的机关工勤人员多数就是司机,以前还有一种叫做“公务员”文件专递人员。随着我们汽车驾驶技术的不断进步,多数人都有汽车驾驶这样的技能,尤其是公车改革以后,领导干部不再配车,肯定就会减少。以前的那种公务员,实际上是没有通讯电子化的时候,将上级机关的各种文件通知发布到乡镇的一类人,现在更没有保留岗位的必要了。

至于事业单位的工勤人员,事业单位是根据三定方案要求设编设岗,存在一定的工勤岗位。但是,由于事业单位实行签订聘用合同,而且事业单位的三大岗位管理,技术和工勤可以互相转岗,因此,工勤岗位上的人员身份也不太确定了。

工人和干部的区别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现在我们大中专学生只要毕业,办理了转正定级就是干部身份,目前每年毕业的大学生都有八九百万,累积起来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字。未来工人身份很有可能成为历史。

目前来看,我们的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工勤人员或者说辅助人员,将逐渐被编外合同制人员代替。编外人员,同时也为国家缩减编制,减少事业支出,提供了有力保障。其实,这一批编外人员很多也是我们的大中专毕业生,他们也是干部身份的。


目前,我们国家的一些电话接听或者窗口服务等非涉密、非执法、辅助性岗位,都可以更换为编外合同制人员。

随着我们机关事业单位改革的推进,这一批编外人员身份地位也会逐渐明确,多数会以警务辅助人员为参考,建立行政事业单位辅助人员的管理制度和方案,规范工资管理制度。但是想转为事业编制,还得逢进必考、公开竞争。


暖心人社


看了其他人的回复,我就有点不明白了,我所知的机关单位里只有三种身份,一种是干部编制的公务员,一种是工勤人员编制的职工(工人),还有一种是没有编制的合同工(临时工)。公务员就不说了,升官发财前途一片光明,传说中的铁饭碗。在编职工,做得多,拿的少,受干部欺压,但稳定,铁皮饭碗。合同工,这个不解释了,你们大家都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