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神话人物探源」历史中的人类始祖——伏羲

华夏文明始祖——伏羲氏

【伏羲】是华夏民族人文始祖,三皇之一,风姓,又名宓羲、庖牺、包牺、伏戏,亦称牺皇、皇羲、史记中称伏牺,在后世与太昊、青帝等诸神合并,在后世被朝廷官方称为“太昊伏羲氏”,亦称为青帝太昊伏羲。所处时代约为旧石器时代中晚期。伏羲是古代传说中的中华民族人文始祖,是中国古籍中记载的最早的王。

传说伏羲和女娲本是兄妹,或是夫妇。《路史·后纪二》(南宋罗泌撰)引《风俗通》:“女娲,伏羲之妹”。卢金《与马异结交》诗:”女娲本是伏羲妇“。汉代画像石刻中的伏羲人面蛇身,蛇身下半部与同样人面蛇身的女娲交结在一起。

《太平预览》卷七十八引《皇王世纪》曰:“太昊帝庖牺氏,风姓也,蛇身人首。”伏羲的传说渊源久远,但伏羲被当做神来崇拜却是在战国时期。

《易·系辞传》:“古者庖牺氏之王天下,仰则观象於天,俯则观法於地,中观鸟兽之丈,与天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结绳而为网罟,以畋以渔,盖取诸《离》。”

伏羲被列为三皇之一,则在秦以后。《尚书大传》云:“遂人为遂皇,伏羲为戏皇,神农为农皇也。遂人以火纪,火,太阳也。阳尊,故托遂皇于天。伏羲以人事纪,故托戏皇于人。神农以地纪,悉地力种谷疏,故托农皇于地。天地人道备,而三五之运兴矣。”

伏羲对人民贡献卓越。其一,作结绳而为网罟,教民以田以渔。提高了人类的生产能力。同时教民驯养野兽,这就是家畜的由来。其二,作八卦,开启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之源。《淮南子·要略》载,他不但作八卦,连复卦的六十四卦皆出于伏羲。伏羲八卦中所蕴含的“天人谐和”的整体性、直观性的思维方式和辩证法思想,是中华文化的原点。其三,把火种带给人民。《绎史》卷三引《河图提辅佐》:“伏羲禅于伯牛,钻木作火。”(这一点可能跟燧人氏的传说在历史流变中产生了融合。)

一说伏羲是雷神之子。《太平御览》卷七十八引《诗纬·含神雾》:“大迹出雷泽,华胥履之生宓牺。”

但是伏羲女娲最早出现于先秦文献,华胥氏是后世文献才出现的,因此伏羲女娲是否是华胥氏儿女目前学术界尚存争议,一般认为华胥氏儿女的“伏羲女娲”人属性高于神属性,而楚帛书中的伏羲为创世神,是最早诞生的生灵,与华胥氏和雷神毫无关系。 女娲最早记载在先秦的《楚辞》,也和华胥没有关系。